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宗法制度,在中国古代是用来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它可以凭借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施展它对整个社会的统治。通过对作者陈忠实在《白鹿原》中所描述的20世纪初中国民间法制社会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研究,让人们看到了白鹿原这一典型的宗法制度社会,准确的展现了白鹿原上宗法制度的存在与变迁,阐释了宗法制度两面性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封建礼法在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广,构建了封建社会基本的人伦生态,约束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文章从世袭制度、宗法制度、婚姻制度、礼仪规范等方面分析了封建礼法在《红楼梦》中的丰富体现。  相似文献   

3.
<正>宗法制度牢牢占据了中国古代世袭统治的核心地位,而核心中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第一继承权必须属于正妻所生的儿子,所谓"嫡子",庶子即使年长也不得立。如果有多名嫡子,那么必须由最年长的继承,嫡次子即使更聪明能干也不得立。  相似文献   

4.
<正>宗法制度作为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西周的宗法制度是西周时期统治的核心,对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宗法制度是以血统远近来区别亲疏的制度,只允许嫡长子继承王位,通过家族组织与国家制度相融合来确保世袭统治,稳定和巩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因此宗法制度对当时社会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本文将对西周宗  相似文献   

5.
宗法制度是以父权权族权为特征的、包含着阶级对抗内容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对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影响深远。周代(主要指西周春秋时代)的宗法制度和政治统治结合,宗法统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整个世界古代史上所罕见。研究和探讨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首先是它的原始形态周代的宗法制度,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学术界对周代的宗法制度的看法向有分歧,笔者根据自已对周代宗法制度的多年研究,将主要的看法和观点简述如下,欢迎学术界朋友和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宗法制度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他们的著作中曾多次指出古代和中世纪的世界很多民族存在着宗法制的家庭和宗法封建关系。然而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观点并未引起史学研究的足够重视,传统的观点是要么就承认东方世界有宗法制度,西方世界没有;要么就是游牧世界有,农耕世界没有。这种各执一说的史学研究传统极大地影响了宗法制度研究的深入,使宗法制度研究的不少领域至今还是片空白。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发展以及成熟于西周。确立于宗法制度基础之上的礼乐文化,几乎渗透到了西周社会的各个阶层,并对古代中国社会以及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昭穆之制历来被看作是我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历来研究晤穆者皆囿于宗法制度特别是庙制的考察,而不知宗法制度本有一个“层累地造成”的过程,“昭穆”的产生却要早得多,在宗法制度的形成中,它只是被用来作为一种形式并被加以改造,所以,研究“昭穆”的本义及其制度的演变,对于了解宗法制度及其形成,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校历史系钱宗范教授的学术专著《周代宗法制度研究》,由我校出版社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受到普遍好评。早在本书出版前一年,《光明日报》在《史学》专栏的“新书预告”中就作了报道,称本书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学术观点,澄清和纠正了宗法制研究中很多模糊错误的认识。本书出版后,国内著名史学学者接连发表书评,对本书的学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史学家王贵民指出,本书是值得关心宗法制度、研究古代历史的人们一读的好书;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古代史专家杨善群指出,它的出版填补了宗法制度研究方面的空白,是一本近年出版的较有份量的学术著作。 宗法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关系极为密切。周代是中国宗法制度最典型最发达的时期,宗法制度的统治和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对中国几千年来历史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研究和探讨宗法制度,首先是它的原始形态即周代的宗法制度,说明它在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真相,它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规律,它和世界其他国家宗法制度的异同,实为解开中国历史文化之谜的钥匙和探索中国历史文化特点的关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宗法,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共同祖先,内部区分尊卑,长幼,亲疏,并以此规定继承顺序以及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在西周时期,宗法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宗法制度。西周以后,宗法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逐步瓦解,但宗法思想以及遵循宗法思想的家族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却历来起着重要作用。本通过探讨孔子的思想与周代宗法制度的关系,分析了孔子思想对周代宗法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论证了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思想。  相似文献   

11.
宗法制度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他们的著作中曾多次指出古代和中世纪的世界很多民族存在着宗法制的家庭和宗法封建关系。然而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观点井未引越史学研究的足够重视,传统的观点是要么就承认东方世界有宗法制度,西方世界没有;要么就琏游牧  相似文献   

12.
宗法 ,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尊崇共同祖先 ,内部区分尊卑、长幼、亲疏 ,并以此规定继承顺序以及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在西周时期 ,宗法与政治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宗法制度。西周以后 ,宗法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逐步瓦解 ,但宗法思想以及遵循宗法思想的家族制度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却历来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探讨孔子的思想与周代宗法制度的关系 ,分析了孔子思想对周代宗法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论证了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思想。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古代声训,能够获得大量的古代文化信息。文章通过对《白虎通义》声训的研究,探寻和发掘我国古代宗法制度、教育制度、政治制度、音乐、婚丧、阴阳五行说等方面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论世界古代中世纪宗法制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世界历史上宗法制度存在形态的研究后认为。宗法制度和宗族奴隶制、宗法封建制既有密切关系又属于不同的范畴;宗族奴隶制在古代东西方的农业、游牧、工商民族均存在,并非为古代东方所特有;宗法封建制亦在欧亚各国的农业、游牧民族中长期存在而各具自己的特点;宗法制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但可以和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说文解字·女部》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说文解字》以据形求义为务,在训释字义的同时,也传播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女部》字用以形表义的方式展现出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传统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意识及古代的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登记制度;二是管理制度.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发源于商周时期,秦汉时期封建户籍制度逐步确立,唐宋时期不断发展,到明清时期趋于成熟.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具有地域性、等级性、世袭性等特点,被赋予治安职能.  相似文献   

17.
东方专制主义的共同基础应为生存范围的狭隘,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社会在春秋战国之后形成了独特的生存斗争的社会生活方式;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对于经济生活的高度干预以及宗法制度的长期存在,都是这种生存斗争派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禅让与世袭是我国古代社会政权传承的主要形式。世袭制对原始禅让的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建立在亲亲原则基础上的世袭制,由于摒弃尚贤原则,使封建王朝的发展缺乏持久的智力支持与保证,成为中国封建时代自身无法解决的政权频繁更迭的深层原因。王莽禅汉,复活了禅让制度,创立了王权专制制度下政权更迭的禅让新制,让尚贤原则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禅让为集权制世袭王朝开辟道路,集权制世袭王朝借助禅让除旧布新而获得不断的存续。  相似文献   

19.
提倡早婚多子女是我国古代剥削阶级的婚姻观,与之相反,我国古代还有另一种晚婚和少生子女的婚姻人口理论。研究历史上这两种对立的人口理论、政策,揭示各自的阶级实质,对于提倡晚婚,推行计划生育和只生一个子女的风尚是大有好处的。也是研究历史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的一个新的内容。一早婚多子女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婚姻人口理论,是剥削阶级维持世袭特权的统治地位的产物。奴隶主阶级由于维持世袭地位后继有人,都是广蓄妻妾,因而都是子女众多的。《诗经·大雅·假乐》向最高奴隶主祝祷时,既祝愿他们“千禄百福”、又祝愿他们“子孙  相似文献   

20.
古代教育分层意识的考察 氏族首领的民主推选转变为世袭,形成最初的部落显贵。这些显贵把权力和财富集中在手里,不断增强其特权。反映在教育上就是部落显贵逐渐垄断了文化教育。部落首领需要管理生产、指挥战争、协调内部关系、主持宗教仪式等方面的专门知识。他们利用特权,用世袭的方式把知识垄断起来,使之成为巩固自己显贵地位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