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的传播学研究作为学科建设来说,是起步较晚的,但是,自兴起以来,其发展的势头却非常之快。尤其是在20世纪末的近十年间,已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鼎盛。而作为一个科学的学科建设来说,对于本学科的思想历史资源的整理和发掘显然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一个新兴的学科就很可能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近年来先后出版的《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和《中国传播思想史》两套传播学术史专著,不仅及时总结了近一百年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全面发展状况,而且全方位深入研究了中国有史以来的传播思想的历史演进。可谓中国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的开拓与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2.
谢丹 《新闻前哨》2005,(12):78-78,76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传播学在中国成为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从西方舶来的传播学理论如何联系中国国情服务于实践,成为传播学界探寻的目标,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命题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张娜 《新闻知识》2006,(5):58-60
调查性报道是以记者调查为主要形式,对被遮蔽的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理论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美国新闻界。调查性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是报纸媒介扬长避短与电子媒介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媒介开始尝试将深度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媒体经历着由“纯新闻”向“泛新闻”转变、表达方式日趋平民化的转变,信息源多样化的转变以及由“重节目”向“看品牌”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视节目的编辑策划以及创作的原则和取向。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同传媒业受商业化的侵蚀而产生的负面效应日趋严重.随着西方媒介批评理论的引进,媒介批评逐渐成为我国新闻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媒介批评观念逐渐获得新闻界广泛认可的背景下,在对媒介批评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部分新闻学刊物和学术专业网站等尝试开办"媒介批评"栏目,开展较为专业的媒介批评实践.  相似文献   

6.
柴志芳 《新闻界》2005,(5):87-88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在经过2004年的小试牛刀后,在2005年引起了更大的关注与追捧.与此同时,从网络媒体到纸质媒体,纷纷对超级女声说三道四,莫衷一是.不少是厚道之语,更有不少棒杀之声.但超级女声走红,收视率猛增,广告费飞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央视索福瑞的收视数据调查表明,超女决赛期间的平均收视率超过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它之所以能如此受人欢迎,是一种娱乐形式的提升,受众观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现代意义上的传播学.在我国形成体系并逐步完善,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进程中.关于人类传播活动的思考与探索却由来已久。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兵法》),因其思想深邃、体系完备,而广受中外军事界推崇。用当今传播学的眼光解读这部“兵学圣典”,  相似文献   

8.
张丽妍 《新闻爱好者》2017,(1):I0006-I0006
对于高校新闻传播学这门年轻的跨学科专业来说,以外来文化为主的专业外语课程是极为重要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和研究生能够直接阅读外文专业原著.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提高英语水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与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它是西方舶来学科,  相似文献   

9.
摸透传播的"心理"--与林之达教授谈《传播心理学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教授,您好。首先祝贺您毕十余年心血的力作《传播心理学新探》问世。传播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70年代末才传到中国。传播心理学在我国的研究时间并不长,对于广大传媒从业人员还是一个不太熟悉的概念。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传播心理学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市场营销理念的引入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物馆担负着征集、保护和研究、展示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重要文化传播功能。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产物,博物馆是联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其存在可以满足社会自我认识、延续和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邵培仁先生作为传播学本土化的倡导者与践行者,近年来与姚锦云博士积极致力于华夏传播研究.他们在《华夏传播理论》一书中,坚持传播学本土化,直面目前华夏传播研究所面临的根本性质疑,并以宽宏的多学科研究视野,阐释华夏传播研究的知识论与方法论问题,进而提出华夏传播理论观与价值传播模式,为华夏传播理论建构作出重要贡献.而本书的另一...  相似文献   

12.
13.
雷平 《现代出版》2008,(5):72-74
在当今史学研究的诸多领域中,文化史研究堪称奇葩,从20世纪之初“王朝政治”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到70年代末“阶级斗争”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百余年的文化史研究走了一个“之”字型道路,在20世纪80年代达致极盛,其时有所谓“文化热”之说。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学术凸显、思想淡出”的语境中,文化史研究逐渐沉寂下来。但此种沉寂却绝非没落,而是在众声喧哗之后渐趋理性、圆融和睿智。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之下,仍然有那么一批学者坚守着文化史研究的立场,并不断在文化史的“写法”上开拓创新。由何晓明先生主持纂修的《中华文化事典》即是近期文化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创新之作。  相似文献   

14.
比较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早已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熟知,但与比较文学、比较法学等领域的研究相比,世界范围内比较出版研究的历史还较短,这一研究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也只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掀起新一轮的改革开放热潮,出版体制改革朝着更深层次推进,出版界在更大范围内更频繁地参与国际出版交流、合作后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赵志坚  张所建 《青年记者》2010,(16):104-105
20世纪80年代,体育期刊一度辉煌,如《中华武术》、《围棋》、《搏击》等的发行量在几十万份甚至上百万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期刊进入了彷徨期,它们被新闻类、纪实类、生活类、时尚类和各种实用期刊重重包围。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体育期刊陷入读者群减少、声誉日弱的重重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16.
从《现代传播》(1994-2003年)管窥我国十年来的传播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莹  申凡 《现代传播》2004,(5):48-51
本文检索了1994年至2003年10年间<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共1920篇文章,从中挑选了共计432篇关于传播学研究的论文进行分析.在对研究主题进行归类分析后发现,在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的趋势之下,传播理论等传统的研究主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网络传播、传播艺术等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对研究方法的分析发现,<现代传播>上的定量研究让位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成果甚少.对文章作者所处单位的分析发现,来自北京广播学院的作者所发表的文章一直占据一个高值.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中国》一经问世,便引起广泛关注,在中国更是引发持续一年多的"批判"浪潮。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围绕创作目的、纪录理念及文化观念三个层面,分析纪录片《中国》引发关注的复杂原因,探析世界纪录片创作理念的衍变,以及不同纪录理念之间的碰触、纠结、渗透与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今晚,80后脱口秀》作为东方卫视全新打造的一档高端文化脱口秀栏目,自从开播之日起就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成绩,周播之后收视率更是明显处于攀升状态。《今晚,80后脱口秀》和《梦立方》组成了上海东方卫视周日晚强档的姊妹节目,受到了高学历群体,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短时间的收视成果和强有力的受众效应,是电视栏目传播中成功的典型,也是"脱口秀"在电视栏目中的强势回归。本文从传播学角度着手,分析电视栏目《今晚,80后脱口秀》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评论类新闻节目是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发表议论、见解的节目类型。评论类新闻节目是电视作为新闻媒介的旗帜和灵魂.成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越来越成为一个电视台综合实力的体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央视《焦点访谈》的推出,很快在全国人民中建立了很高的信誉度,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