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认同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大学生对学校的组织认同感对其学习心理和行为同样会产生影响。以江苏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并分析了大学生的学校组织认同感现状及其与学习动机及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还有针对性分析了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学校认同感对其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师生关系、学校支持感、家庭支持感、同学关系、专业满意度及图书馆满意度都是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高校门户网站承担着培养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重要功能,它能"活化"学校历史,形成历史认同;能传播学校文化,形成文化认同;能倡导学校价值观,形成价值共识。因此,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创新门户网站设计,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手段和创新性表现形式,以增强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自我认同,即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对于处于青春后期的大学生来说,如何正确的认识自我,从而建立一套自身完整的价值体系,关系到其进入社会后的发展是否顺利.本文通过采用问卷法对某大学12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自我认同感差异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得出:①男女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存在显著差异;②大一大四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存在显著差异;③城乡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量表,以广东4所地方高校504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结合访谈法探讨地方高校学生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认同情况和特征.结果表明: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总体水平偏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高考志愿、不同学业成就大学生的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水平存在极显著差异.地方高校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对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的水平,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学校认同感,关系到留学生教育的持续发展。对北京某高校留学生群体的学校认同感调查,发现:①留学生的学校认同感水平较高;②奖学金状况影响着留学生的学校认同感;③从学校的软环境上看,政策管理、学校环境对留学生学校认同感的影响较大。丰富学生的学校文化生活、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等措施有助于留学生学校认同感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选取了天津市7所高职院校400名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自我认同感的基本特点及人口学维度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学生总体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自我认同感与学习态度、自我意识、人际信任呈显著正相关;自我认知水平在性别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区域、独生子女、年级维度上差异显著。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的调查,直观地反映出高职学生个人成长中的心理特点,为今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量表,以广东四所高校716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为被试,结合测量法、访谈法考察学生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特征。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水平较低;不同高考志愿对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水平有不同影响;随年级升高,学生专业认同感总体水平不断下降。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存在不少问题。应优化专业教育内容与形式,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偏颇的教学方式致使大学生话语权的式微.科学构建大学生能够合理行使话语权的机制,就要遵循人格平等、民主和宽容的原则,在实践中要从学校、教学和个人三个层面来着手进行:在学校层面上要建设起保障学生民主权利的管理机制以及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振作学生主体性精神;在教学层面上要鼓励大学生摆脱依附于教师话语权的困境;在个人层面上大学生要自我关注,不断追求创造自我与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面向全国各省市的大学生样本进行学校认同感的调查,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中发现目前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普遍不高,民办院校与公立院校的学生在校风、学风、校史、学校整体建设水平、后勤保障水平和认同感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民办院校的满意度和认同感得分均高于公立院校。学生的年级对于校风、学风、校史的评价有影响。本文分析影响学校认同感的因素,并着重从学校软硬件建设、教学质量、后勤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与主张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关注学生需要,以激发其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同感;教师要以积极态度和积极情感激发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学校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环境,增强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积极人格。  相似文献   

11.
于晓飞 《教师》2010,(4):10-11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社会化教育对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意义重大。社会化教育能完善大学生人格,促进其生涯发展,使其学会自我保护,培养其职业认同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大学生社会化教育作为新课题,并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支柱能力”,指导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大学生学会心理调适,促使大学生全面成才。  相似文献   

12.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状态。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200名地方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地方高校学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学习倦怠;男生的情绪耗竭程度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倦怠程度、低成就感水平不同;不同学习成绩的大学生除了在人格解体这一维度外,在其它维度和总分上都表现出显著差异。可以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增强专业认同感、提高学习能力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缓解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3.
以对河西学院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为例,发现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多来自本省农村,非独生子女多,家庭经济负担重;学生最为关心就业问题;就业期望较高;希望学校开展专门的就业指导工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三点建议:大学生要自觉调整就业期望,抓住新农村建设提供的就业机遇;学校要立足当地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地方政府要在宏观政策上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以对河西学院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为例,发现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多来自本省农村,非独生子女多,家庭经济负担重;学生最为关心就业问题;就业期望较高;希望学校开展专门的就业指导工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三点建议:大学生要自觉调整就业期望,抓住新农村建设提供的就业机遇;学校要立足当地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地方政府要在宏观政策上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生涯辅导是学生以规划未来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活动的总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个体服务上的重要补充。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涯辅导体系进行系统探索,应在生涯辅导中注重学生自我选择与自我设计,同时突出学校的教育与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对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做了很多研究,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不多,因此本研究针对湖南省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学业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师范学校、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所高校的788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体表现良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差异、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学校类型下不同年级之间存在不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学校认同的现状进行分析,就具体存在的认同问题,讨论了如何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教育,明确增强大学生认同感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而达到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活动是地方高校“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也是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变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活动存在着管理主体多而学生主体性不强、娱乐化蔓延而活动影响力不强的问题。地方高校应结合转型发展的实际,首先凸出学生活动的主体性,以学生为本,在活动内容上体现时代精神,在活动形式上贴近学生的特征;其次应加强学生活动的教育性,将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育人合力;再次应立足学生活动的地方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明确学生活动“服务地方”的价值取向,从而提升大学生活动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9.
班级是学校系统的基本细胞,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是与学生学习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环境。班集体是高校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大都是落实到班集体上。一个先进的班集体可以实现大学生在心理上的自我疏导、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做到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地方高校大学生贫困面大、程度高.国家、学校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力度虽然在逐年增大,但不可能解决所有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贫困问题,社会各界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地方高校,女大学生人数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50%以上,在一些文科院系,女大学生大大超过男生,贫困女大学生的数量亦多.贫困大学生由于其生理、心理、自立能力等方面与男生存在着差异,更需要关心和资助.地方高校大多数处于地级城市,各类支持资源匮乏;同时,地方高校名气小,社会声誉不高,毕业生就业层次较低,社会支持的积极性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