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解读狄更斯小说人物创造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宇容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1):57-60,69
全文从小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解读狄更斯人物创造的方式,探求他对神话和18世纪流浪汉小说的继承与发展,并对其人物是否属于"典型"范畴置疑。神话象征手法及其神话的时空观,以及18世纪流浪汉小说故事性与平民化的特征对狄更斯的人物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与他的创作偏好相结合,如市民世界的象征性和细节化的漫画手法等,形成了其特有的同时有着缺憾的扁形人物塑造方式。  相似文献   

2.
英国作家狄更斯带有儿童特征的创作心理在作品中的投射 ,使他小说显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狄更斯的独特创作心理特征映射在他的著作中 ,使他小说中的人物具有童话式风格 ,从而揭示出他小说的童话模式 ,这正是其小说风格的本质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3.
鲁迅具有很高的戏剧艺术素养,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方面的艺术感受和审美经验融入到了自己的小说创作之中.鲁迅小说与戏剧不仅在精神层面有着某种深刻的粘连,而且在艺术层面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和众多精妙的契合.文章从鲁迅小说人物与戏剧、鲁迅小说语言与戏剧中的装扮色彩、鲁迅小说的结构与戏剧的内外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鲁迅小说所呈现出来的戏剧性特征.从戏剧这一非小说艺术视角来透视鲁迅小说,不仅可以获知鲁迅小说所呈现出来的戏剧艺术般的审美效果和新的美学特质,也可以使鲁迅小说的主题意蕴得到新的开掘.  相似文献   

4.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将许多现实中的人物塑造为其小说的人物。但在其众多作品中,读者很难找到与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妻子的映像。文章从人物的相似性,成书时间以及家庭背景等角度对他的作品《远大前程》中的朴凯特夫人进行了细致分析,得出朴凯特夫人就是狄更斯夫人的原型。朴凯特夫人在整个小说中无论是与情节还是与主题都没有太大关系,但作者却用大量的篇幅来嘲弄这个穿插于小说中的笑料人物,其用意可想而知是对妻子凯瑟琳的公开中伤和对其家族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5.
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对小说人物分析提出了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在小说中的运用,本文试用他本人在小说人物方面的文艺理论来解析他的杰作<霍华德庄园>中的人物创作.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文学接受是影响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老舍小说创作起源于西方文学作品的阅读。他的小说创作深受与他秉性、家境、社会阶层较为接近的狄更斯的影响。在小说结构安排上,狄更斯式的正反、善恶两极对立世界在老舍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来探讨老舍对狄更斯小说结构安排的接受。  相似文献   

7.
论狄更斯小说人物塑造中的二元对立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把二元对立作为狄更斯小说人物塑造的原则而不是方法,是因为它已深深地浸透在狄更斯小说人物的内在肌质之中,不仅是人物描写的方法,而且是人物性格的构成方式。这里的二元对立中的“对立”,有对照、对比的意思,也有矛盾、分裂的意思,相异的两面性质相反,但不一定构成对比的关系,因此笔者选用对立而不是对比这一术语来概括狄更斯小说人物塑造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8.
狄更斯出身于平民,历经坎坷奋斗,成为一代文豪,他的成功颇值借鉴.本文就他的自传体式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试图从家庭、社会及个人等等方面,探讨狄更斯创作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1.人的两重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外化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十九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人物塑造是狄更斯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之一.狄更斯塑造人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本文试就此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狄更斯笔下性格静止、单纯的人物居多数的原因,是与其作品人物的基调化倾向相关连。他长于以艺术形象中的某个方面、部分或特征作为中心贯穿整个艺术形象,并使该艺术形象的各个方面都吻合这个中心。这种基调化倾向既是狄更斯小说人物的特点,又是狄更斯小说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狄更斯笔下性格静止、单纯的人物居多数的原因,是与其作品人物的基调化倾向相关连。他长于以艺术形象中的某个方面、部分或特征作为中心贯穿整个艺术形象,并使该艺术形象的各个方面都吻合这个中心。这种基调化倾向既是狄更斯小说人物的特点,又是狄更斯小说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声芳  袁晓东 《考试周刊》2008,(16):173-174
狄更斯在小说<雾都孤儿>里塑造的南希这一人物形象仅仅是小说中的一个次主要角色,但却是小说中一个极为典型的人物.她不像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一样表现出或者好或者坏的某一面,而是在某些时刻表现出来的好的一面,某些时刻又表现出坏的一面.正因为这样,这个人物才更贴近于生活,这个人物的人性之复杂才值得我们来探究.本文将重点从她的人生所面临的重要选择来探讨她的选择和命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老舍留下的宝贵文学遗产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小说和话剧.受创作过程中的文体身份无意识心理影响,老舍不可避免地沿用小说的某些经验来创作话剧.话剧<龙须沟>在戏剧结构、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方面都表现出小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潘朝晖 《文教资料》2008,(20):21-23
在<双城记>的创作中,狄更斯让事件集中到尽可能少的人物身上,让次要人物也重复登场,使小说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狄更斯无意创作一部真正反映法国大革命的作品,作家的创作动机是借写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英国的情况,对可能发生的人民起义提出一种警告,真正的主题是作者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5.
《堂吉诃德》对英国小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自它传入英国后,诸多英国文学家对它进行了模仿性创作,狄更斯笔下也出现了众多堂吉诃德型人物。狄更斯从文章的结构及人物的性格特点入手,将《堂吉诃德》融入了创作中同时又表现了自己对它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6.
欧美不少评论家,已充分注意到狄更斯的“小说创作艺术与戏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狄更斯早期便酷爱戏剧,在当律师事务所书记员期间,几乎每晚都去剧院,仔细研究演员以及他们扮演的角色。1843年狄更斯还组织了一个小型剧团,并在本·琼生的《个性互异》和莎士比亚的《蕴莎的风流娘儿们》中扮演角色。苏联电影导演塞杰·艾森斯坦曾指出:二十世纪的电影,应该感谢狄更斯首先运用了相当于电影剪报的手法。的确,狄更斯的作品富有强烈的戏剧感,他的小说至今已被改编摄制成电影和电视片约八十部,据杜布雪兹·福塞特的论文《剧作家狄更斯》所述,仅仅在1834年到  相似文献   

17.
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是以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的第一人称讲述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为读者描绘了一幅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的全景画面。小说中作者投入大量亲身经历和情感体会,使得它成为最为狄更斯宠爱的"孩子"。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作者狄更斯与其小说中人物背景设定的内在联系,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再分析作者设定的人物性格和对主人公的影响,并从中解读狄更斯深埋的行善与爱。  相似文献   

18.
鲁迅所创作的小说与戏剧都具有十分大的影响力。他的小说人物形象生动形象,主要是因为对人物刻画的十分的独到。这主要表现在创作的角度、描写方法等方面的特殊性。这篇文章对鲁迅小说的人物灵魂进行具体的分析,阐述其深刻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19.
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史上,狄更斯的创作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从道德出发,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善和恶两类。同时,为宣扬他的人道主义理想,他总让一些人游走在这二者之间,进行精神调和。《艰难时世》中的西丝,出身下层流浪人之家,后为国会议员葛檑硬收养,在亲历这个家庭道德幻灭之后,  相似文献   

20.
安部公房是日本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戏剧和散文。在他的作品中运用了超现实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创作手法,对人的生存状态做了深刻探讨。文章从安部公房小说中存在与异化的主题来探讨他小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