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设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进一步扩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野。在学科建设的视野下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必须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研究和学科建设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一体多元"的多样性学科动力构建的迫切性。这些问题对于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设立八年来,已取得重大的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亟须加强和改进的问题。结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实践和经验,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应主要从强化学科问题意识、明确学科方向定位、优化学科结构体系、规划学科发展战略、营造学科学术环境方面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质量,需要明确界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建立学科建设原则,探讨学科建设方法,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研究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研究,为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书号:ISBN 978-7-04-042306-8定价:45.00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新兴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第12辑秉持"高学术品位、高学术层次、高学术水平"的要求,继续围绕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新成果和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思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研讨会"述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东北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与政法学院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研讨会"于2006年6月26日至28日在长春召开.来自北京大学等7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同济大学等8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博士点及大连理工大学等3个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属性及其定位、学科研究方向与领域设定、教师队伍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与其他二级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推进,首先表现为对学科内涵认识的深化,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时,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与其他二级学科的关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过程研究与成果研究的关系;处理好整体性研究与分科性研究的关系;把握好基础理论研究与问题研究的关系,还必须不断完善学科点的培养方案,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文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其他五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明确五个学科研究的最终落脚点都应该指向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空间,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需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现状出发,就如何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从视野拓展、方法更新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支撑学科,对其进行探讨有着突出的学术和现实意义.为了使这项工作更加规范,必须弄清楚它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其同其它相关学科与研究领域的联系和区别.这是学科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保证学术研究合乎规范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立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在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以及与其他二级学科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决定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所处的地位,这一地位是与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与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与国家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定位和研究的主要内容的规定都是一致的.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一学科与其他相关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规范建设、相关要素支撑和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和可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主题、进程、条件、主体、路径、规律等方面,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基础理论问题,为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提供学理基础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形成、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尚处在初始阶段,必须十分明确其研究的领域和边界,正确处理好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等相关二级学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特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到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意义,并提出学科建设必须遵循整体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基本问题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讨论十分热烈.本文对这方面研究成果作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见解和看法,目的在于总结成绩,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以便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整体说来,研究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历史进程、研究经验及学科建设研究。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对今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建设、对更好地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有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现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与相关学科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交叉现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独立发展是否有利,需要分析,不易轻下结论。在理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时,需要改变某些思维定势,不能一味追求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殊性,强调学科区隔。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应该积极推动多学科与交叉学科的共同研究,不应更多强调学科发展独立性、防止被边缘化问题,而应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学科发展的自我封闭化、学科垄断与研究成果空洞化现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其特殊地位,只会被加强,不会被边缘化。学科的独特性与学科建设的优势在此,学科建设目前存在的一些困惑与问题需要全体同仁平心静气讨论、探索。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一个新设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充分发挥这一学科的功能和作用,必须加强建设。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要科学认识这一学科的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社会功能,合理构建这一学科的学科体系,并坚持正确的学科建设原则,处理好学科建设中几个紧密联系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有着不同的表现样态:作为一般理论构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政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以及作为一门学科建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基础、人才支撑基础、课程支撑基础以及方法支撑基础,由此决定其独特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处于中心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研究的基本内容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基本规律、基本经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