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蒙古邮政史》邮集近年参加世界集邮展览和国际集邮展览,先后获得国家大奖、国际大奖、荣誉大奖。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和《集邮博览》杂志于2012年8月联合举办中国当代集邮家藏品展,展出了《蒙古邮政史》邮集,还特别展出了邮票博物馆馆藏珍品唐努乌梁海实寄封,使蒙古邮政史以及西藏邮政史、新疆邮政史等中国早期边疆邮政史题材得到集邮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009年2月28日,中国2009世界邮展全国60城市巡邮"游"至林城——贵阳。活动仪式在贵州省博物馆隆重举行。贵州省邮政公司副总经理、贵州省集邮协会会长牟崇俊  相似文献   

3.
梁文 《上海集邮》2010,(2):39-41
《大清邮政舆图》和《中华邮政舆图》,详尽记录了当时的邮政设置和邮路,是研究中国邮政史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4.
罗琳 《上海集邮》2000,(8):24-25
青少年世展其它展品 这届青少年世展获高奖的主要是传统、邮史或邮政用品类展品。如10部大镀金奖展品中,专题内容仅有我国的《网球》和乌拉圭的一部《史前鸟》,其它则是埃及邮政用品、伦敦邮史、日占时期的爪哇等题材;24部镀金奖展品的比例也差不多。 日本参加亚展的展品有24部(包括1部锦标级和6部文献类),是19个参展单位中最多的,而参加青少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29日,贵州省集邮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贵阳开幕。省委常委、统战部长龙超云,副省长谢庆生,原省政协副主席伍席源,省邮政公司总经理欧阳天高,副总经理牟崇俊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6.
姜剑 《集邮博览》2013,(8):32-35
2011年英国皇家邮学会出版了韩利格先生《蒙古邮政史1841-1941》一书。书中详实和珍贵的邮政史料向读者真实的介绍了蒙古地方的邮政状况,以及沙俄、中国与蒙古的邮政在外蒙古的发展过程。蒙古早期邮票的资料多已散失,邮票发行数量较少,而多数珍稀的邮票多已为集邮家分散收藏。韩利格《蒙古邮政史》对于蒙古早期  相似文献   

7.
《物件记事》开栏票据无声,邮品留痕,静静地记载着邮政史、集邮史中的大小事件,和活跃在其中的大小人物,它是岁月的印记,往事的记录,它的积累形成了邮政和集邮完整的历史。《物件记事》栏目将刊登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映邮政史、集邮活动的物件的文章。搜索你手中的邮品、票据、文件、照片等,讲述你亲历的那段历史,让我们从这些物件中探寻集邮活动发展的轨迹。由辽宁省邮电管理局等十个单位联合主办的"一九八八年全国最佳邮票评选发奖大会文艺晚会"于1988年在大连市体育馆举行。  相似文献   

8.
由全国邮政集邮宣传工作委员会组织的“2001年全国邮政集邮宣传优秀作品评选”6月23日揭晓:《“出线”手记》等52篇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本次评选活动从今年4月初发出通知到4月30日截止,共收到22个省(区、市)邮政和集邮报刊报送的集邮宣传作品100余篇,按照《关于举办全国邮政集邮宣传优秀作品评选的通知》的规定,对于超出报送数量的作品,进行了筛选;对于未按规定填写初评意见的,一律退回报送单位补填,否则不允许参评。 经过来自全国7个邮政、集邮报刊社的评委们两  相似文献   

9.
“2008中华全国新人新作集邮展览”给人的感觉是充满朝气和活力,发现了一批初步具备参加世界邮展竞赛实力的新人新作,值得庆贺。传统类《中国海关邮政(1878—1896)》邮集,展示了清代海关邮政19年间大龙、小龙、万寿的珍品,荣获本次邮展最高分,吸引了大批参观者的视线。邮政历史类《中华邮政国际挂号资费(1912—1949)》和《爱尔兰古典邮政(17—19世纪)》使人耳目一新。极限类《拉丁美洲1897—1946》名列前茅。而青少年类的《杠杆》、《影子》等则以全新的选题、合理的编排,赢得人们的赞誉,预示着我国集邮事业的希望和未来……  相似文献   

10.
丁金林 《上海集邮》2008,(12):35-35
这二则史料为《国内外邮政资费本月一日起调整》、《邮资加价平信一千五》,分别刊登于民国38年(1949年)4月2日、17日的《武进新闻》报(图)。从中可知,1949年4月1日起,中华邮政调整国内外邮政资费,调整率约上涨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11.
50年代初,上海邮政管理局公众服务股编订的《邮政业务手册》是研究上海邮政史的有用资料,这本手册的附录收载了1950年上海全部邮政代办所的名称、编号、地址及归属支局代号(表1)。出于对母校历史的兴趣,笔者立刻注意到了当时交通大学也曾设有邮政代办所,编号是2。此后笔者便一直关注这段时期的通信实物。  相似文献   

12.
天津邮政博物馆“邮政厅”显要位置,由天津书法家孙荣刚先生创作的立轴《百家“信”》和《古今“信”字书法长卷》甫一亮相,即成为众多观众驻足之“一景”。  相似文献   

13.
曹尚勇 《上海集邮》2004,(11):45-45
贵州省地处内陆山区,经济相对落后。1987年全国各地征收邮政附加费以来,位于黔川湘三省交界处的沿河县率先开征地方性邮政附加费;1993年起,贵州省有10余个县开征了地方性邮政附加费。 机要通信是邮政业务之一,为各级党政机关寄递机要信件。第一期征收附加费期间,沿河县曾专门印制机要信件附加费专用凭证两种,十分罕见,由于机  相似文献   

14.
黄文秀 《上海集邮》2003,(11):44-46
本刊2000年《上海集邮》第9期,载曹国星《"处"字日戳的探讨》一文,对朱桐《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戳图鉴》中将"处"字戳定义为代办所的早期日戳提出质疑,我赞同曹氏的看法。我认为:朱氏误解了新中国建立初期邮政局所名称的性质,他没有认识营业所这个自办邮政机构与代办所这个委办邮政机构的区分。代办所或其他名称的委办邮政机构在清末、民国时期就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它的名称早于营业处或邮政所,邮政营业所的名称则早于邮政所。因此,朱氏书中的错误必须纠正。  相似文献   

15.
邮戳和签条     
《上海集邮》2000,(1):41-42
邮戳是邮政部门使用的各种邮政戳记,邮政签条是邮政部门印制,用来粘贴在邮件上的各种标志。实寄封上的邮戳和签条与邮票同样重要,带有记录邮件收寄、分拣、封发、运输、投递过程的信息,成为邮政史集邮的研究对象。 邮戳包括日戳和副戳两个大类。日戳标有地名和日期,具有盖销邮票并认定邮资已付的功能,风景日戳、纪念邮戳、临时邮局日戳都属于日戳的范畴。副戳具有标记、指示、通知、表明责任或宣传的作用,挂号  相似文献   

16.
老上海心目中的“邮政总局”——四川路桥邮政支局忽然紧闭大门,并贴出《告用户书》:“为配合市政府外滩源改造工程,提升上海邮政对外服务水准。根据市邮政大厦改造指挥部的装潢方案,将我局营业大厅改造成远东第一大厅,恢复其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17.
2002年第2期《再话平原省》一文最后提出:“平原省确切于哪月哪日撤销”? 平原省撤销日期是1952年12月31日。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调整省、区建制的决议》,批准撤销平原省建制。这个史料可参见河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上册》。 平原省撤销后,刻制、更换、启用新的邮政日戳需要有个过程,况且又赶上元旦放假,1953年1月初仍用“平原”字样的邮政日戳不足为奇,但估计存留至今的不会很多。  相似文献   

18.
民国初年,中华邮政在部分省区曾使用过一种邮件“查验无损”戳。因其使用时间较短、社会留存量太少,各种集邮词典都未见收录,只在张恺升《中国邮戳史》中才有记载。最近笔者有幸从拙藏古封中发现了两件(图1、2)。  相似文献   

19.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02,(6):38-38
普票人人有,但谁能尽知其中奥秘?新版普票以地球、鸟类为主图,本期彩页将为读奉献紫外线下的普票“真面目”和高倍放大镜下的“苍蝇脚”。不看不知道,一看就明了。今年的上海集邮节,涌现出一大批学术研究论,特别是华东师范大学集邮协会一群教授、副教授的论,实际上支撑了两个分会场的活动。本期披露的《城市化推动真如镇邮政发展》便是在上海邮政史集邮学术。  相似文献   

20.
《集邮博览》第7期刊出《形似邮票的封缄票》一文,介绍了作者收藏的“中国人民邮政收到已破邮局代封”四方连邮政签条,这是一种由邮政部门印制的邮政签条,邮章上规定这种签条为“代封纸”,集邮界俗称“代封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