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政治小说和谴责小说存在着诸多差异。在叙事题材上,表现为政治小说和谴责小说不同的书写方式;在叙述体式上,表现为文本叙述中作者意识与叙述者意识的不同关系处理;此外,两类知识分子的不同价值立场和身份认同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启蒙姿态和书写方式。  相似文献   

2.
战争时期,特殊的政治需要营构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如赵树理一样的知识分子能够在此氛围中,既表达民间愿望,又宣传庙堂的主流意识,还可在两者之间传达知识分子的精英思考。建国后的27年,庙堂、民间和知识分子关系的变化,使知识分子话语几乎无存身之地,赵树理只能把对社会的精英思考,隐匿在在民间形式和主流政治话语中。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民族基本的存在形态和方式。目前,人们的"文化"意识正在逐步增强,除了上层文化、精英文化等"大传统"文化外,民间文化艺术等"小传统"文化正唤起越来越多人的热情,我国政府及社会相关部门也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些"小传统"主要以民俗、民  相似文献   

4.
池莉作品中对知识分子普遍进行贬抑塑造,究其原因,这种创作由知识分子精英意识消解的社会大环境和作家自身创作立场所决定。其实,面对知识分子精英意识落寞的现实,作家与作品从精神深处对其进行理性批判与精神指导才是不朽之举。  相似文献   

5.
在学衡派知识分子的著作中可以发现他们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中体现出明显的精英意识。这种精英意识的存在拉大了他们与一般民众的距离,降低了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这种精英意识有两方面的思想来源,一方面来自于传统文化中的经世思想;另一方面则来自他们所服膺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丁玲到解放区后,作品对知识分子形象塑造减少,仅在小说《入伍》、《在医院中》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几部作品中出现少量知识分子形象为主要人物。虽然人物少,但这些人物塑造的视角却是较为复杂的,其中有文化先驱者与懵昧大众的冲突而生出的慷慨悲歌,也有从大众视角对知识分子精英意识的批判,而最终主宰作家视角的是政治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试论余秋雨散文的精英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秋雨的散文堪称“大散文”的一种 ,其中蕴含的精英意识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解读历史和关注现实时流露出知识分子的忧患情感 ;二、唯美隽永带有丰厚文化积淀的语言形式 ;三、浓重的道德教化倾向  相似文献   

8.
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由于传播符号的差别,有三种基本的传播模式:以文字符号为主的传播;以语言为主的传播;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因为传播方式不同,传播效果的同一性、深度和广度也有较大的差别,传播的误差也就显现出来。这两种文化之间互相传播的特点是:传播是双向的;各种传播方式是同时进行并不断循环的;这种传播是推动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9.
创造社“转向”主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完成了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这一具有深刻矛盾性命题的转换,在此种转换的过程中体现出了现代性本身特有的性质。“转向”的发生不仅使创造社作家放弃了自我中心意识和浪漫抒情的理想,更为重要的是它造成了现代知识分子精英立场的丧失,大多数作家纷纷背离现代精英知识分子的意识而将注意的焦点“转向”了收效甚快的政治运动,这是创造社的悲哀.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相似文献   

10.
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意味着知识分子的文化、文学在超越或摆脱了精英意识主宰和政治意识主宰之后与一般社会文化合流的趋势 ,代表了知识分子通过文学的途径重新寻求自身的文化定位和社会定位的努力。他的散文把历史对象与现实情感、宏大题材与个人体验融为一体 ;内质的悲凉更能在读者的心头绕梁三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