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京津贫困带"与首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关系着首都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关系着首都的生态环境,关系着一线劳动者的提供,关系着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将"环京津贫困带"变为首都的"人力资源储备带"十分必要.打造环京津人力资源储备带需要充分发挥首都职业教育优势才能实现双赢.首先,建立"环京津贫困带"跨区域教育补偿机制;其次,开展职业教育扶贫,针对"环京津贫困带",采取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政策;再次,以继续教育培训为切入点,对"环京津贫困带"劳动力开展分层继续教育;最后,打造"环京津贫困带"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品牌,发挥首都职业教育的社会贡献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环京津贫困带的精准扶贫问题,将产业扶贫、绿色扶贫、精准扶贫三种扶贫模式整合后,结合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张家口宣化区定点精准扶贫成功案例,构建河北省京津农村"精准扶贫"绿色产业化发展新模式,对于环京津贫困带的农村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加快"环京津贫困带"地区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京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推动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跨区域教育补偿机制、建立经济支撑、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较早开始区域合作的地区之一,但由于传统观念和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均衡,京津冀旅游区域合作还停留在理论层面。本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发挥市场、政府、企业在合作中的不同作用,建立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合作与保障机制,全面推动环京津休闲旅游带构建。  相似文献   

5.
环京津旅游消费休闲带是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和主要方向,北京、天津、河北是该区域的主要组成部分。借助层次分析法对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进行综合评判与定量分析,可为该区域的休闲旅游产业规划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环京津旅游消费休闲带发展潜力巨大,可通过提高旅游规模效益、组建跨区域旅游企业集团、整合人力资源、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区域教育空间布局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布局呈现不同特点。高校重点学科聚集,学校数量与人口规模不协调,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京津地区逐渐控制和缩减职业教育规模。基础教育优质学校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环京津贫困带教育事业发展尤为落后。在具体分析了区域教育布局的影响因素后,提出区域教育布局构想,即通过"一轴双核三带"建设,达到以下目标:一是放大京津冀教育优势互补效应,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优势,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缩小区域内教育差距;二是发挥教育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溢出效应,营造有利于区域发展的良好智库和人力资源环境,缓解区域内出现的经济、人口等社会问题,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旅游产业发展是山区地带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历史性需求.承德作为河北省重要的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调整和提升承德旅游产业结构,构筑“形神具备”的旅游文化内核,培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发展承德旅游产业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对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旅游品牌建设的现状分析为出发点,指出目前品牌建设中存在主题形象不突出、宣传不够深入的问题。结合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与京津地区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差异分析,发现一级差异、二级差异两类旅游资源值得作为特色品牌推出;并将海滨海岛、山区草原作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特色品牌,冰雪运动、养生温泉作为二级品牌,拟出了品牌口号。  相似文献   

9.
特殊的区位、丰富的新能源自然禀赋和先发优势,使得环首都地区有必要、也有条件率先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试点地区。低碳经济带建设是解决京津冀行政隔离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开创低碳繁荣的新局面也具有示范和样板意义。环首都低碳经济带的内涵在于,以低碳作为发展的途径和手段,将环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带、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首都上游饮用水源保护区整合为一体,其产业图景主要包括新能源、生态旅游、多功能林业、高端农业和循环农业、高端房地产、现代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在内的"七业一园"。构建环首都低碳经济带的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宣传,纳入"十二五"规划;二是先行先试,形成长效机制;三是加快推进以生态和水资源为载体的补偿机制的建立;四是加强低碳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以及旅游消费观念的改变,大城市的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旅游转型,休闲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热点与趋势之一.本文在全面分析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地域界定基础上,对构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SWOT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构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清代承德庄田起始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承德庄田的建立及其作用看,它既不同于后金政权在东北地区的庄田,也不同于入关之初在京畿地区500里圈地占庄所形成的庄田。承德庄田建立之初仅是为了解决清入关圈地造成的社会危机,但起到的作用却远远超过了当初的设想。它带动了承德经济的开发、发展,而承德经济的开发、发展为承德避著山庄的建立打下了基础,避暑山庄的建立对清代蒙藏地区的稳固、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海涛 《河北教育》2014,(12):F0002-F0002
走进承德七中,宽敞的方圆广场,漂亮的塑胶运动场,完备的校园设施,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始建于1956年的承德七中由建校初期的简陋,逐步发展成为教学设施完善且在全市有较大影响的一所中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环京津旅游资源是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和主要方向,对环京津旅游资源建设进行系统分析,建议应实施旅游资源联动的发展战略,增强环京津旅游资源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环京津地缘优势及对河北高教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提出了借助优势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对策;同时分析了环京津地缘优势发生作用的可能性,以及在发挥环京津地缘优势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要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摆脱地区贫困问题,就要充分地挖掘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国家给予政策扶持上的倾斜,将民族地区人民的力量带动起来,发挥民族地区的智慧力量,不仅解决了民族地区贫困问题,而且还要缩小地区经济收入差距,以促进民族地区的生活奔向小康.地区经济差距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在政策的引导下,迅速地发展起来,也在短短地几年之内缩小了与中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但是,发展是持续性的,随着中部地区发展角度的加快,使得民族地区经济总是存在着相对滞后性,这就需要开拓思路,发挥创新精神和聪明才智,以在国家发展战略中,以解决民族问题为重点,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6.
李唐 《河北教育》2023,(Z1):18-21
<正>“《中国式现代化承德场景教育强市攻坚专项行动方案》是未来5年承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路线图,其中确定实施一个专项行动和七大攻坚计划,首要任务就是实施红色育人专项行动。”承德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喜明如是说。党的领导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去年以来,承德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谋划推进教育强市场景,把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澎湃引擎,在全市中小学校实施红色育人专项行动,将党的领导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冰嬉运动是满族地区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遗产.承德属多民族地区,满族人口达到一百多万,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区位和气候优势,在冬奥会的影响下,将冰嬉运动与承德旅游文化相结合,不仅能带动人们冬季健身的热潮,还能提高承德旅游经济收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促进社会和谐以及普及、宣传和发展冰嬉文化,弘扬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西北贫困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然而该地区在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的进程中,面临诸多的困难,比如经济贫困、学前教育资源有限、地方政府轻视、教师队伍素质偏低等。为了加快普及进程,政府应为西北贫困农村地区设置学前教育专项发展基金,合理布局发展规划;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和指导;提高该地区幼儿教师的地位、待遇,加大教师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承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经济欠发达,全市8县3区中有国家级贫困县6个,省级贫困县1个,75%的人口在农村。为解决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人才匮乏和农村基层干部后继乏人问题,2004年承德市委、市政府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由市、县、乡三级财政出资,为全市2559个行政村每村培养一名具有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理念,掌握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能带动农民致富、扎根农村创业的“永久牌”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在环京津休闲旅游带建设框架下,发展张家口休闲旅游业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张家口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采用SWOT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现代休闲氛围、打造强势休闲品牌、创新休闲产品体系、强化休闲旅游宣传、营造休闲消费环境、实现区域互利共赢等张家口发展休闲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