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性创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类型。不同的自主创新类型其创新形成和发展的轨迹是不同的。本文在对自主创新的内涵进行充分解读的基础上,对基于技术引进的自主创新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基于技术引进的技术能力平台跃迁链式理论。并运用该理论对某厂的技术发展轨迹进行了实征分析。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2005,(9):7-9
在近日召开的国家高新区工作会议上,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指出,“二次创业”作为对国家高新区的超前战略部署,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完全适应当前加快国家高新区发展的要求。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国家高新区将进入“二次创业”的全面提升期。  相似文献   

3.
技术引进与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涛 《未来与发展》1997,18(4):26-28
一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的发展显示:现代科技日益成为生产的先导,成为首要的生产力,如果说19世纪以前,科学、技术、生产的关系,表现为“生产→技术→科学”的循环过程,这一模式表明,自然科学发展主要来自生产的推动,人们通过生产实践取得科学研究的感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的方式通常来说分为两种,一种是技术引进,另一种是企业的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各有其优劣势,最佳的均衡状态是企业必要的技术引进仍要坚持,而某些看得准的重要领域和区段尽早实现突破。同时,企业、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地为两者的均衡创造条件并作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管理》2006,26(3):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省份,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创新型省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原始创新和创新集成,  相似文献   

6.
成功的技术引进,可使技术落后者通过发挥后发优势,以较少的代价实现产业技术跨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构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协同发展机制,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实现技术跨越,是当前需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替代或互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替代互补关系的数理刻画,研究了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替代互补关系。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之间具有较弱的互补关系;科技人才是影响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重要因素。进一步从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及技术水平三个层次来考察可以发现,在大中型工业企业、高技术工业企业以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中二者的互补关系较强,而在低技术工业企业中二者则显现出替代关系。研究结论对当前我国工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正确定位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同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首要位置,着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增添国家竞争的新优势。自主创新不是自我创新,也不是封闭创新。  相似文献   

9.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究竟是采取技术引进还是通过自主创新提升竞争能力的两难选择.构建了一个基于自由贸易的李嘉图模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会恶化贸易条件,但是一般都能带来福利的改善,除非贸易条件的充分恶化导致贫困化增长;进口竞争产品的自主创新和超越在改善贸易条件的同时带来福利的改善,是改变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基础上的一种生产模式,可以创造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2005,(4):6-6
在目前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发表了充满激情和理性思考的重要讲话。他明确提出了“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的历史性命题,并把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提高国际竞争力,进而与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密切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1.
《发明与创新》2005,(6):1-1
在3月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发现了充满激情和理性思考的重要讲话,他明确提出了“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的历史性命题,并把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与提高国际竞争力,进而与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密切联系起来,这样鲜明的论述,传达出一个强烈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软科学》2019,(5)
基于UN Comtrade相关数据,考察了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对行业出口技术含量的影响,探讨了以出口技术含量衡量视角下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边界识别及其转变。经验研究发现: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皆对出口技术含量有积极影响,并且自主创新相比于技术引进对出口技术含量的影响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的转变与制造业技术发展水平有关,低技术产业仍存在技术引进的路径依赖,而中高技术产业已经具备"技术轨道"跃迁的时机。  相似文献   

13.
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对我国技术创新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0—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以Driscoll-Kraay方法估计标准误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自主创新和以进口、出口、FDI为代表的技术引进分别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大小,并进行了东、中、西部地区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全国层面,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都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发展,但技术引进仍然是主要的创新途径,自主创新的作用并不显著;而由于各地区消化吸收能力的差异和对外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在省际层面,东部的自主创新对技术创新贡献最大,中部技术引进贡献最大,在西部两者的作用比较平均而微弱。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首要位置,着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增添国家竞争的新优势。自主创新不是自我创新,也不是封闭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今天,  相似文献   

15.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力争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那么如何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我刊特组织了一期专题笔谈,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关注这一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创新》2010,(2):4-7
2010年1月11日,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纷纷名花有主。本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74项(人)。自主创新、生命科学、医药卫生等纷纷成为本届科学颁奖亮点。  相似文献   

17.
张江雪  蔡宁  毛建素  杨陈 《科学学研究》2015,(2):185-194,271
运用基于松弛测度的方向距离函数(SBM-DDF)测算了2007-2011年中国36行业的绿色增长指数,并基于行业异质性,分别衡量高、中、低绿色行业这三个组别自主创新、国内和国外技术引进、环境规制和FDI对工业行业绿色增长指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绿色行业多属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绿色行业则以能源、资源产品的重工业生产为主;自主创新对行业绿色增长指数的影响大于国内和国外技术引进;高、中绿色行业,国内技术引进的影响大于国外技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为正,低绿色行业国内技术引进的影响略低于国外技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为负;环境规制对中、低绿色行业的绿色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高绿色行业的影响为负。最后提出促进工业行业绿色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回顾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集群"技术引进代理人"的概念,结合集群自主创新的特点,基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的一般关系,详细探讨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1990—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影响就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促进就业增长作用的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自主创新对于促进我国就业增长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技术引进对就业的影响则并不显著;同时,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对就业的影响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创新型国家政策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快速高效发展的保证,创新型国家政策的提出为我国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此外,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有效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从而为建立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逐渐成为国家和企业争取科技和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构成了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一个核心要素,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