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评价素养是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发展育人思想对评价素养提出更新的内涵要求,有利于立足教育现实完善教师素养,促进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发展质量,构建新时代的高校教育体系。立足全面发展育人导向,深入分析高校教师评价素养的新内涵与当前面临的素养缺失困境,进而提出系统化的培育路径,以期促进高校教师评价素养的成长完善,适应全面发展的育人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2.
崔澍 《现代英语》2023,(11):21-24
在新文科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出高素养、理论知识扎实、行业英语精通、融通中西方文化、实践创新能力强的英语人才是新时期各行业类院校在英语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但是,当前英语专业发展中也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脱离等问题。因此,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教师应探索创新协同育人新的教学模式,定位好英语课程,不断提升英语人才的专业语言能力,为国家建设输入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张大良 《成才之路》2014,(35):I0001-I000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部署,为持续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加大力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高校育人质量。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人才培养,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要认真总结近几年深化教  相似文献   

4.
高校人才培养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不可回避的一个新问题,校企合作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理念不足、师资力量不够、创新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组织机制、制度机制、管理机制及保障机制,有效对接社会人才需求目标、吸引企业积极参与,促进高校、社会和企业三赢,全面推广校企协同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保障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迫切需要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职教育供给侧人才结构的提升,使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职业教育与个体终身学习相对应,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训兵 《科教导刊》2023,(16):17-19
大学生是国家最重要的人才资源,其网络安全素养的高低影响着国家网络安全的建设。高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应将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融入“三全育人”体系中,通过全员参与培育、全过程协同培育、全方位创新培育,将网络安全素养培育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素养。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框范,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学校课程建设、学生综合评价方式、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转变高校育人方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质量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增强供给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医学人才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完善质量保障机制以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改进。近年来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各类医疗卫生人才供给水平不断提高,医学人才培养协同模式基本形成,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初步建立,胜任力导向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展开,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进一步推进高等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应注重建立人才供需平衡机制,优化人才供给结构;理顺各主体权责关系,系统推进协同育人;完善外部质量保障机制,强化内部质量文化;科学开展“新医科”建设,构建智能医教新形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贫困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资助育人工作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仍然存在认定程序、帮扶目的、追踪引导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依托资助平台,通过完善贫困生评选程序、培育形式多样的资助文化不断拓展资助育人的实践路径,探索建立帮扶目的、完善资助育人管理与追踪功能、建立多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完善勤工助学体系、加强学生的思想认识教育等针对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形成全方位的资助育人体系,强化资助育人的功效,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综合型社会人才。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实践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社会浪潮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对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国家在未来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教育部也倡导不断提高研究生实践育人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推出有利于培养和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和政策,特别是在全国推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制度,将研究生培养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文章以上海大学为例,对研究生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育人视角下改革高校体育教学,能有效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作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体育精神和丰富的思想道德品质,并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大学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发挥育人作用、实现全面育人视角下的变革仍面临一系列阻碍,体育教师综合素养的不足、教学模式的落后、育人氛围的缺乏及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等都使体育教学无法有效发挥育人作用.高校应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带领体育教学实现改革,优化体育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改革体育教学,并健全评价体系,充分反映体育教学的效果,为体育教学改革及发挥育人作用提供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下,作为经济结构转型所需高技能型人才的供给主体,高职教育理应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规模稳定增长、就业形势逐年向好。但高职院校财政经费投入、专任教师数量等办学硬性条件仍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较大差距。应通过落实政府统筹规划责任、提高高职教育社会吸引力、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完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等途径,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供给质量与效率的双向提升。  相似文献   

13.
人文素养视域下的美育实践需要与高校教育密切结合,才能全面有效地培养出具有全面审美能力的综合实用性人才。长远来看,将高校美育置于人文素养视域下实施机制分析,外延出美育实践育人的培养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文章在充分坚定文化自信以及美育信念的基础上,针对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美育实践育人体系构建原则与思路进行了探究,由此看出我国的高等学校在进行美育实践时须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自身特色,才能将美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中,助力高校美育实践育人体系得到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14.
在供给侧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必须明确供给主体的职能、供给内容的价值、供给保障的环境,而红色文化融入的作用在于,满足高校资助育人的文化需求、教育需求、合力需求,二者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最终探索出强化供给主体保障高校资助育人实效、丰富供给内容提升高校资助育人质量、夯实供给保障共创高校资助育人环境三条有效路径,为高校深化改革资助育人路径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人才质量培养体系的发展,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开始受到更多教育专家和学者的关注。本文从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内涵、特征入手,基于治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就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有效构建策略进行了重点研究,旨在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改善,开创高校多元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是教育部近年来提出的一项明确要求,是高校立德树人过程中应当高度关注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是高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当前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就是要加强实践育人整体性制度的设计与推进,促进不同实践育人活动的管理融合和价值提升,对其内涵的把握就是要注重共同目标实施的顶层设计、重视共同参与实现的师生互动、强调共同作用发挥的过程融合、加快共同优势提升的机制共建等;同时要针对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理念偏差、能力不足、机制不畅、方法不活等问题,进一步凝聚共识以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工作体系、对接需求以探索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有效形式、抓住重点以破解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实际难题、分类推进以促进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有着强大的育人功能.新时期必须坚持育人为主线,完善勤工助学体系,实现勤工助学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对高等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创新不足,要培育行业指导能力,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建立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有效衔接的质量保障与专业调整机制;要广泛集聚社会资源,着力推动建立校地、校企、校校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坚持育人为本,着力推进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绩效导向,着力完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经费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以订单培养合作企业、学校及订单培养毕业学生为调查对象,探析高等职业教育"订单培养"模式对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的实效性。研究表明,订单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四方协同,加强人才订单培养的政策扶持,完善人才订单培养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积极宣传订单培养模式,强化订单培养质量的监管等措施,以期不断提升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于斌  周熙 《教育评论》2022,(1):23-28
资助育人工作对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断发展,资助体系建设不完善、资助队伍配备不健全、学生思想引领不充分等问题逐渐凸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助育人工作的有序开展。以"三全育人"理念构建资助育人体系,能够保障高层次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创新经济资助工作内涵。高校应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等"全员"协同参与的资助育人新格局,形成资助育人工作与学生成长发展"全过程"融合新路径,践行励志教育、诚信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相结合的"全方位"资助育人新理念,以切实促进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