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档案袋评价”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知识是学习者基于个体体验活动的产物,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境之中形成的。因此,学习者是“活动式探究者”“意义和知识的建构者”。而“档案袋评价”正是把握“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和推动“学习网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寿清 《教育研究》2005,26(4):68-71
研究性学习是当今教育领域中的一个主题。学习经验的选择和课程统整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组织所必需关注的重要课题;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形成性功能,强调学生对学习的参与过程和独特体验,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法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而应走向“真实评估”或“表现评估”。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评价注重评价与教学协调统一。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活动表现评价为全面了解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活动表现评价鼓励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实验过程是学生学习活动表现、自我能力体现的一个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是把评价置于真实、具体的情景中,因此显得更为重要、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期导读     
学习内评价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学习内评价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涪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尤其是学生内部的变化。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进行的“导学讲评式教学”实验,就是这方面富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实践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评促学是学习评价的终极目标,但是,评价如何促进学习却始终争议不断。在历史上,泰勒的“目标模式”、斯凯瑞文的“目标游离模式”和斯塔弗尔比姆的“改进模式”等理论围绕“评价有什么用”的探索建构了以评促学的“目标—改进—结果”理论框架。进入学本评估时代,关于学习的评价、促进学习的评价和作为学习的评价将“以评价促进学习”理解为过程的“黑箱”,探明了学习评价“评价实施—结果反馈—教学改进+学习改进—效用生成”的作用机理。因此,为推进以评促学的实践,教师和学生等评价相关主体需要辩证看待学习评价的直接结果,反思评价结果的教育价值和改进方向,在评价后的学习和发展上追求更好的绩效。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情感,评价方式单一等不良现象.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从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测试结果、数学学习档案卡等进行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7.
化学项目式学习的理念是使项目任务的问题与化学核心知识的学习应用相互结合、相互支撑,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化学核心知识,发展化学核心认识,提升学科关键能力,增进科学态度和情感认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依据新课标制订表现评价工具“评价量表-任务单-观测量表”,可以很好地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且保持教学方向的正确性,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设计评价模型的同时需要厘清评价实施过程中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等要素,这样更有利于改善教学实施过程中活动流于形式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厘清学习目标和要达到的程度,从而实现基于标准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项目学习—信息时代重要的学习方式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项目学习是信息时代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其基本特点是:学习情景真实而具体;学习内容综合而开放;学习途径多样而协同;学习手段数字化、网络化;学习收获多面而有个性。项目学习遵循自为性、生活化、整合性、最优化和创新性原则。项目学习模块有主题式、行动式、问题式和自由式;学习方式主要有:虚拟活动式、模拟实践式和现实活动式。在实施项目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主体目标”与“附加收获”的关系,“复杂现实”与“抽象知识”的关系,“基本规律”与“个性体验”析关系,“无限世界”与“有限利用”的关系。项目学习的评价要重过程、重方法、重体验、重规律、重创新。  相似文献   

9.
大学“金课”之“金”,不在于课程资源的丰富或者是满足某些外在的评价标准,而在于能够让大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深度的学习。深度学习需要重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即课堂“感知”,只有让大学生“感知”良好的课程,才能称得上“金课”。要实现大学生的深度学习,大学教师应提供高质量的课堂讲授,“讲得好”既是学生对大学教师提出的起码要求,也是大学“金课”的重要特征。大学生需要理解学习的过程,从而在新学知识和原有经验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使知识不是被教师从外部“灌输”的,而是从自身经验中生长出来的。同时,要让学生收获到未来学习或研究的基础,而并非片面地强调“过程重于结果”,只有当大学生在课堂获得有效知识的同时,才能获得良好的主观感知,认可这门课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10.
活动表现评价在新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明确提出了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的评价理念。活动表现评价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传统评价方法的新型的评价方法 ,它既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又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 ,融评价与学习为一体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是落实“立足过程 ,促进发展”的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有效方法。一、活动表现评价的作用与特点活动表…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本文提出运用“区间评分”的评价方法,创造性地处理考试评价的结果,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必将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建议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鉴此,在教改实验中,我们运用“学习成长记录袋”进行语文学习评价,做了如下的尝试和探索。一、记录内容多样化———学生自主,教师指导“学习成长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学生某个阶段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它除了是学生成长的“传记”外,更通过对建立学习成长记录袋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对学生给予全面、发…  相似文献   

13.
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评价理念:地理学习要注重学习结果、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的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因此,地理学习的评价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摒弃传统课程评价中的种种弊端,体现出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关于研究性学习评价方式的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如何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合理的评价,事关研究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但这一问题目前尚处于争论与探索过程中。在评价对象上,研究性学习追求的价值目标可界定为“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成果均应参照评价的“目标对象”接受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强调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表现性评价应是评价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然而,统计数据反映“科学研究素质”在大学生中受到冷遇,大学生对“科学研究内涵”较陌生。当前应该在各类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内容的选择,实施倡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形式。研究性学习评价是基于学生开放性学习基础上的全新评价方式,它力求科学、客观、公正并且具有艺术性。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品质培养的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比较强调,终结性评价进行的比较多,过程性评价进行的比较少,对学生学习的结果强调比较多,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认识的能力强调比较少。教学一词本来是教与学,然而多年以来教学一词被理解为教(teaching),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强调学习(study),把学校和教室变成学习之所。这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引入,为我们当前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要把这种模式真正运用好、贯彻下去,我们仍感任重道远。而建立恰当、完善的评价体系,正是发现不足、促进发展的重要途径。1.评价的主体:学生由评价的客体转变为评价的主体。传统教学是以“教”为中心,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只是由教师来对学生作出评价,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只能处于评价客体的地位,没有发表评论的权力。而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方法,实施学习计划。教师只是学习活…  相似文献   

18.
主体发展性教学策略 ,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活动的开展及其激励性评价。作为一名积极投身主体教育和主体性学习研究、实验与实践的教师 ,在长期以来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中 ,形成了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评价的一些肤浅认识和初步经验 ,本文主要陈述课堂多种类型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评价要点与细则。评价要点与细则以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和教学规范为依据 ,初步从两个维度构建 ,即教学与学习活动过程类型特征、教学与学习活动主体表现两大维度。该要点的建构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层面 ,“活动过程特征” ,包括 :自主性———主动意识与行为特征 ,…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给传统的高职教育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在线学习的质量评价也需摈弃传统的评价方法,更好地体现高职学生学习质量的变化。以形成性评价理论为指导,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线上教学实施过程,探讨了较为科学而全面的适合高职学生的在线学习实效评价指标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用“素养提升、能力生成”取代“知识学习、技能经验”,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20.
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是评价的重中之重。如何实施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是当今素质教育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