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登建 《中学物理》2023,(14):35-37
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学实践发现,如果学生对跨学科实践缺乏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就会导致实践活动陷入“为活动而活动”的低效状态,使得跨学科实践的教育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利用引导性工作单协助实施跨学科实践,可以给学生提供有形的“思维支架”,能有效地提高跨学科实践的活动效率.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跨学科实践”作为一级主题纳入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结构之中。“跨学科实践”既是物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物理课程学习的重要方式,如何做好“跨学科实践”教学,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文章分析了“跨学科实践”主题的内涵、特征及其育人价值,同时探索了“跨学科实践”主题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为深入理解和有效落实“跨学科实践”的育人目标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实践性主题为导引,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物理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深化物理学科和跨学科知识的理解及观念的形成,提升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等素养.设计“太阳能电动机的设计与制作”跨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和探究中学习,用跨学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正>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跨学科实践这个一级主题,包括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凸显了物理实践对建构物理观念、认识物理规律、领会其内涵及相互联系的重要作用。课标基于物理实验教学,倡导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实践,进行创新探索,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新变化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为指导思想,立足真实教学情景,以“做馒头”为例,大胆设计以培养物理核心素养为目的的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从设计跨学科实践的必要性、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本实践活动的设计灵感、跨学科教学目标、跨学科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反思及畅想整体阐述了“做馒头”这一跨学科实践设计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探讨如何通过跨学科实践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阐述跨学科实践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随后以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融入跨学科元素,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科学思维的形成.还分析跨学科实践对于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积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最后,总结跨学科实践在初中物理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针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跨学科实践”主题,尝试从物理核心素养达成度、科学思想达成度和实践能力养成的达成度三个维度提出相应的跨学科实践评价体系,从中阐述跨学科实践中“跨”与“源”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军 《物理教师》2024,(1):71-75+78
“跨学科实践”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中新增的一级主题,旨在发展学生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乐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本文基于信息技术,开发数字化创新实验平台,以“人体中的杠杆、预防中学生颈椎劳损”跨学科实践活动为例,探索主题任务驱动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实现物理学与生物学、工程技术、社会发展等方面相融合的学习,体现跨学科实践教学的素养目标与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初中物理教育新课标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物理教师自身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跨学科意识与能力,才能够较好保证学科教学成效。本文先阐述了初中物理教师跨学科意识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在明确教师自身能力不足原因的基础上,从构建跨学科教育的课程观念、关注物理教学中的跨学科问题、在生活中提高跨学科素养、组织开展跨学科培训、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师跨学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以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为指导,从“内容互补,寻找跨学科知识融合的生长点;方法互鉴,引入跨学科问题解决的策略;情感互通,回归跨学科立德树人的初心”三个方面开展物理与语文、生物、数学和思政等学科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增设了“跨学科实践”,期望学生通过参与同日常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深化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提升关键能力.以初中物理光学单元教学为例,按项目式教学模式设计思路,确定素养导向教学目标,以真实问题为驱动,组织系列教学活动,并纳入形成性学习评价.教学设计立足物理学科核心内容,同时融入“结构与功能”等工程技术思维方式,对以物理学科为主体的跨学科实践教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跨学科实践,“物理学与工程实践”是其重要内容.探索物理与工程整合的方法和路径是落实新课标中综合化实施要求的必由之路.以项目式学习为理论依据,提出基于项目的初中物理与工程跨学科实践:开发体现跨学科性质并具有实际生活价值的项目,围绕项目规划、问题解决、展示评价3个阶段组织设计教学,支持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参与科学与工程实践活动、学习并应用物理原理,以制作实物模型等物化成果作为学习结束的标志.据此开发了“制作潜水艇模型”项目,并具体展示该项目的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实现了物理学与工程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增设了一级主题“跨学科实践”。在进行“物质的物理属性”教学时,设计项目式学习方案,能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乐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作为工程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学科之一,与工程技术紧密联系.随着新课标的颁布,物理与工程学科间的跨学科学习引起重视,而国内外研究表明项目化学习在跨学科实践中具有极大的优势,因此物理与工程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对递进型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介绍,构建了物理与工程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实践路径,以“制作港珠澳大桥”桥梁模型项目为例,呈现桥梁模型中关于物理与桥梁工程学的核心知识,阐述项目具体设计、实施过程并给出启示.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其实践性环节对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在完成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观察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物理实践专用周活动.现就97级模具班的实施情况,谈谈我们的认识.第一、物理实践专用周的内容要体现物理课程“应用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实施物理实践专用周时,应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通过自己亲自实践增强对物理知识“应用性”的认识.我们在实践项目的选择上,确定了以动量守恒定律、受迫振动和共振、机械能守恒定律、串并联电路及分流、分压原理等七个项目,以体现力学、热学和电学知识是这些实践项目的依托.  相似文献   

16.
跨学科实践的学习的开展,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将学科间的知识相融合,推动物理课程综合化发展,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是“双减”背景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跨学科实践教学设计策略,希望能够对广大一线教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跨学科实践”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跨学科综合地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文中分析了“跨学科实践”的教学内涵,并以制作“小孔成像仪”教学为例,对实践主题的方向、内容、目标的确定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更好地进行“跨学科实践”教学提出了相应策略,以达成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18.
“跨学科实践”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新增的一级主题,是促进学生综合认识并应用知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以初中物理“平均速度的测量”为例,从STEAM教育与项目式学习融合的视角,按照STEAM项目式学习的五个教学环节,进行了跨学科实践教学设计,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专业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两个能力基础;建议研究型大学改革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范式,处理好科学研究与专业实践、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关系,在学科教育中整合职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以跨学科教育和“领域的专业通识教育”的原则改革课程体系,推进知识与能力、课程与实践和研究的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20.
段雨薇 《中学物理》2018,(12):44-47
物理实验由于知识点具有交叉领域,实验资源又与多学科发生联系,可以渗透STEM教育理念,进行实验教学.《超重》教学案例,以“实验”为手段,以“STEM教育”为理念,以“物理实验”为载体,以“创新实验室”为环境,通过“合作学习”“项目探究”等,进行跨学科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构建STEM理念下的“物理实验教学”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