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测验的功能及其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测验是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阶段检查的主要形式 ,它的特点是总结性。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 ,对一个阶段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 ,并对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作出总结性评价。它反映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知识形成、能力发展与技能掌握的情况。一、学校测验的功能学校测验的主要功能是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某种要求或标准。此外 ,它还具有选拔特殊学生的功能。这形成了学校测验的两种类型 ,即合格水平测验和选拔性测验。合格水平测验的目的是要考核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期中和期末测…  相似文献   

2.
测验(或称考试)是教育测量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测量方法。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常常使用测验这种方法来收集资料以获取有用的教育、教学信息;同时测验也是各级各类学校选拔学生(如中考、高考等),各行各业招聘、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没有测验,学校就无法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进行量的分析,教师也无法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因此,科学地编制测验、提高测验的水平和质量。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青少年团体人格投射测验编制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人格健全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国内外相关学采用各种研究工具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内外同类研究所使用的工具大多是一些自陈量表。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代表投射测验发展方向的客观性投射测验结合了自陈量表和一般投射测验的优点,在人格的测量与评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实用价值。然而。国内有关客观性投射测验的编制研究还十分缺乏。有鉴于此.研究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化的传统与特点,自主开发编制客观性投射测验——青少年团体人格投射测验。  相似文献   

4.
2001年9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规则就是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意识即是遵守这些制度或章程的良好态度和习惯。规则意识强的人,自律精神也较强,容易适应群体生活,相应地守法意识、公民意识也较强。学前期的幼儿不可能具有较强的规则意识,但是幼儿园和家庭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具有规则意识,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行为逐渐符合公民规则。可是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陈旧的教养观念尚需改变。在城市大多数家庭的教育观念是希望…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部制定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简称《规则》)的背景下,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成为热点话题.探究青少年学生规则意识缺失的原因,主要是敬畏之心缺乏、家庭教育缺失、教育惩戒缺位,学校在青少年规则意识的培养中要有所作为,也定能大有作为.学校可以从完善管理制度、建构课程体系、丰富活动形式、加强队伍建设这几个角度切入...  相似文献   

6.
日本学校的公共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日本国民对公共意识的传统理解以及战后经济高度发展时期的日本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探讨日本学校的公共意识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推动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传统人治模式转向现代法治模式。社会结构和治理模式的变化,导致传统社会伦理规则被现代社会法理规则所替代,进而引起规则意识的变迁。现代社会规则意识的建构由礼治型规则意识转向法治型规则意识,要求深入研究法治型规则意识的内涵和规则意识变迁的基本原理。既要自觉建构,也需自发生长,既要考虑规则自身,也要从思想观念入手,方能完成规则意识转型这一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觉醒,渴望摆脱对家长的依赖,但却由于对个体的社会角色缺乏足够的认同,没有适应这个时期个体所应遵守的规则,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出现了各种各样不适应的问题,有的人际关系紧张,有的不愿离开家长,有的仇视社会,有的无视生命——这些问题的发生是有家庭、社会、学校等多种因素导致的。本文结合具体事例从青少年心理的角度来阐述如何帮助青少年建立规则,以适应社会,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10.
规则意识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基础工程与核心内容,片面注重价值层面的教育是偏离规则意识教育方向的。中小学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要体现在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上,既要对学生进行法律规则教育,也要进行道德规则、习惯规则教育;要让学生知道规则的内容,同时知晓规则的形成;要采取体验式、参与式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规则的适用。  相似文献   

1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规则在执行过程中一般都具有 强制性,这与人不愿意被约束的天性相冲突。这种冲突在小学 生身上会尤其明显。因此,要想让小学生遵守规则,一定要讲 究方式方法。为了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我进行了以下尝试,帮 助他们形成规则意识,培养自律习惯,营造良好班风。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新时期党的建设特别是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入的需要,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廉政准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对于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用规则来规范从政行为、按规则办事、靠规则管人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规则意识对个人素质的培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职生在规则认知、践行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规则意识缺失现状不容乐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的,也有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因此,要想解决中职生规则意识现状问题,应充分利用学校这个主阵地,发挥多方面的合力作用培养中职生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14.
人的规则意识必须从小培养。社会、成年人规则意识的淡薄深深地影响了未成年人。社会、家庭和学校要共同承担起对未成年人规则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论学校规则的伦理取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校规则是一种指导学生行为的规范体系。在学校规则的价值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伦理失范现象,制约着学校教育价值的实现,应通过学校规则主体范式转换及公正与平等、自由与人道原则的伦理诉求,才能体现学校规则的正当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阅读、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对青少年篮球意识培养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培养青少年篮球意识的途径,提出了增强青少年篮球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幼儿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幼儿期是儿童规则意识萌发和规则行为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引导幼儿提升自己的规则意识,养成一定的规则行为,从而为他们在集体中能够真正从事自主活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道德文明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青少年是社会的重要主体,他们的社会公德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准。加强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正常的社会秩序。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公德认知、增强公德情感、坚定公德信念,促使他们将社会公德意识转化为社会公德行为。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公众交往公德意识教育、公共场所公德意识教育和人类环境公德意识教育。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及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