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高中地理学科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师需要从高考、新课改以及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等方面对其进行价值评估,并基于目标指向、针对课程特点、立足学段学情,确定整本书阅读的对象。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基于高中学情和地理学科要求,科学设置整本书阅读的课型,明确不同课型的不同课堂教学内容、阅读层次、阅读方法,并为不同的阅读层次匹配不同的阅读策略。教师还要以三类考查方向、五种阅读能力测评为核心,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整本书阅读的效果进行测评,从而确保学生能进行深度阅读,习得素养。  相似文献   

2.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概念,使整本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整本书阅读"进行界定,探讨"整本书阅读"背后的价值,并针对"整本书阅读"的课堂教学提出区分不同学段,树立"整本书阅读"理念;把握教学方法,激发阅读兴趣;授之以渔,教授阅读方法三个建议。以期帮助中学教师深入理解整本书阅读的内涵,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力求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整本书阅读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整本书阅读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明确的评价目标、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开发多样的评价策略、融入多元的评价主体来推进整本书阅读评价。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通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和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相关教学要求等内容的梳理,试解读第一学段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要求,并提出对应的实践策略。一、第一学段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解读(一)课标的整体定位1.第一学段目标: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新课标提出了阅读整本书的要求,并对各学段提出不同要求,同时根据各学段文本内容的整合程度,设置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对初中生而言,如何完成第四学段的整本书阅读任务呢?笔者在家校共读、课程建设、评价体系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初步探索出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的开展逐渐得到革新,阅读教学中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整本书阅读在语文课上的应用逐渐变得广泛,从课程到教学评价,也是逐渐开始做出尝试。整本书阅读在现阶段教学目标以及意义变得更加明确,要想加强整本书阅读在语文课上的应用和作用,还是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和实践。本文分析的是在小学语文课上整本书阅读的应用技巧,希望对整本书阅读的有效开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双减”政策提出要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宽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而整本书阅读需要评价来推动。文章基于“双减”背景,从发展性、表现性、指导性三个方面探究整本书阅读的评价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整本书阅读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将整本书阅读理念融入小学绘本教学中,有利于促进整本书阅读理念在小学阶段的运用和落实.通过厘清整本书阅读的具体内涵,进一步疏理明确整本书阅读与绘本教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小学绘本教学进行宏观设计,主要涉及不同学段绘本选定及阅读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9.
第一学段整本书阅读实施时要选取有趣的图画书、优秀的儿歌集、喜欢的童话书,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快乐,感受儿歌的韵味和童趣,学会讲述童话故事,在整本书阅读实践中促进学生积累语言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标提倡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整本书阅读作业是落实整本书阅读任务的重要载体,高效优质的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需要遵循原则,确立目标,借助策略,丰富形式。  相似文献   

11.
何晋欢 《教师博览》2023,(24):62-63
聋生的阅读能力是他们思维、写作及沟通交流能力的基石。文章提出,提升聋生整本书阅读的能力,需要教师按学段制定阅读指导方针,让阅读教学有法可依;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整合各方力量,有效开展书籍阅读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2.
评价目标定位不清、评价意识缺失、教学评价内容脱节、评价随意化、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阅读效果。为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需考查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和评价,以阅读态度、阅读方法等为依据进行评价,围绕读书的重要环节编制评价量表,制作阅读任务单,关注阅读方法、习惯等,形成有效的评价过程,建构“整本书阅读”评价的模型。  相似文献   

13.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构建明确的课程方案,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高质量完成整本书阅读目标任务.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规划、教学方案、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呐喊》整本书阅读专题研究为例,提出提炼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设计“基点”,根据学情及教学需要选择适宜书目;在推进和实施中,依托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合作共研,沉浸阅读,深度阅读;给予学生科学全面的评价,以促进他们在整本书阅读中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实现精神成长等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有序开展整本书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整本书阅读活动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的连贯性,通过布设阅读任务、开设阅读课堂、健全阅读评价等具体措施,整合学生碎片化阅读时间,打造更具效率的整本书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  相似文献   

16.
整本书阅读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精神品格的有效途径。整本书阅读与课内精读、略读教学承载着不同的阅读目标。因目标不同,三者的阅读指导层次、阅读活动形式都有明显差别。教师应明确其间差异,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从"唯一"到"宽泛",从"读过"到"读懂",从"繁难"到"通俗",从"自由"到"规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达成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教材中增加了“整本书阅读”部分,我们运用了织锦式阅读,即“章回联读、多元评价;点面结合、人才引领”的阅读策略,力求解决整本书阅读的瓶颈问题。梳理《红楼梦》情节,把握阅读层次;关注学情,让不同层次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收获;多元评价推进整本书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目前,整本书阅读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统编版语文教材从教学内容和目标角度,将整本书阅读的地位凸显出来。整本书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上好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整本书阅读,使学生爱阅读、会阅读并形成整本书阅读习惯,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9.
整本书阅读作为通往语文核心素养的路径,需要关注几个细节: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引导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设计;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寻找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促进因素;在整本书阅读之后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这样就可以通过阅读真正帮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正>一、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分析1.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理解不够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不清楚阅读教学的目标,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够明确,造成了学生对阅读教学活动的计划不明确,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成效。另外,因为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很多,学习时间也很紧张,学生以及教师也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成绩,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态度并不端正,带有功利化且过于浮躁,所以对于整本书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