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由他统领四十万赵兵对抗生猛的秦国,结果会怎样?编辑:我原先是守卫长平的一名小兵,后来变成了秦国的俘虏,现在,我是长平之战的一个幸存者。在这里,我要把长平之战的真相告诉你,告诉那个昏了头的国王,告诉赵国所有的老百姓。赵括当上统帅后,把廉颇将军以前定的规矩全推翻了。廉颇说用防守来消耗秦军兵力,他说秦军一来就出营迎战;廉颇说秦军退了不能追,他说败兵更要杀得片甲不留……一开始,他还真打了两个胜仗,  相似文献   

2.
【写话内容】这次“写一写”要求围绕本组“我们的家乡多么可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家乡”这一专题,结合“口语交际”(“夸家乡”)的内容来“写一写”:或“写山上的美丽景色”,或写一写很有名的“家乡特产”(如“板栗”)……【设计理念】为了使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夸家乡”充分对话活动中形成写话的兴趣,打开写话的思路,真实有感情地夸夸家乡。教师坚持充分对话促进写话的教学思想,发挥三个方面的主导作用:一是适机点明写话训练的主旨;二是创设对话写话意境;三是点拨关键激励学生的亮点。【教学目标】1.把夸…  相似文献   

3.
纸上谈兵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战策,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这位将门虎子,令世人称奇,许多人以为,赵括将来必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王派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将廉颇驻守长平,廉颇认为只有坚守不出,才是拒敌的良策。果然强秦对赵奈何不得,双方长期相持。于是秦军用计,散布廉颇要降秦的谣言。赵王果然上当,派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轻敌出击。秦将白起设伏兵把赵军围困起来,截断赵军粮道。赵军被困46天,粮尽援绝。赵括被射死,赵军向秦军投降.留下千古遗憾。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学》1982年第9期发表了张景贤同志《长平之战时间考辨》札记,列举目前史学著作中述及长平之战时间的三种不同说法,经过考证,断定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在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廉颇任赵将拒长平在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四月,长平之战正式爆发就在这年四月,到九月结束,历时六月.因此"所谓双方相持三年之久,才分出胜负的说法",是由于"把秦军攻韩上党的时间、赵军进驻长平的时间,和长平之战爆发时间混为一谈".我认为这一考证是站不住的.张同志所驳辩的长平之战相持三年之久的说法,是我主张的.我在1955年初版《战国史》中,就有此说(160页),1979年《辞海》的"长平之战"条,也是我执笔的,1980年新版《战国史》仍持此说(359页).我认为这一说法是正确的.战国的史料,有不少地方年代混乱,因为不象春秋史料那样有一部比较详确的编年史《左传》可以依据.  相似文献   

5.
夸家乡我们的家乡是个好地方。大家一起来夸夸家乡吧!可以夸夸家乡的迷人风光,可以夸夸家乡的丰富物产,也可以说说家乡的变化,还可以畅想家乡的未来,再评一评谁说得好。听我说内容本次的《口语交际》要小朋友夸夸自己的家乡。给你支支招首先,收集与自己家乡有关的资料,包括家乡的风光、家乡的物产、家乡的变化。其次,可以以小游客的身份重新游览自己的家乡。最后,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相似文献   

6.
一、导语设计 公元前260年,秦国发兵进攻力量强大的赵国,赵国派老将廉颇率军迎战。廉颇在长平筑垒坚守,双方相持三年。在此情况下,秦国使用反间计,故意扬言廉颇只善守而不善攻,秦国不怕廉颇,最害怕的是赵括。赵王没有真正了解廉颇的军事才能,也不去向将士了解战争的情况,征求具体的对策,就信以为真,调回了廉颇,改派缺乏作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 赵括到阵前,也没有调查研究,盲目率军出击,被秦军包围,粮食供应又被切断。赵军断粮46天,五次突围不成,结果赵括被秦军射死,40万赵军士兵在投降后全部被活埋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赵国惨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赵王和赵括都没有深入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对于战争是如此重要,对其他工作又何  相似文献   

7.
《少年闰土》中有“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和“走路的人口渴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到底该说“我们这里”,还是该说“我们那里”? “这里”,指称说话地或距其较近的地方;“那里”,相对于“这里”,指距说话地较远的地方。文中这两处均是闰土对“我”说的话,说话地是“我”的家乡——城里。指称闰土的家乡——远离城里的乡  相似文献   

8.
<正>廉颇身上的标签不少,诸如"负荆请罪""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等,但我想再给他贴上一个——"名不副实"。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今山西和顺县一带)。赵惠文王问廉颇:"可救不?"廉颇说:"道远险狭,难救。"赵惠文王又问赵奢,赵奢回  相似文献   

9.
谈谈古代的“尚右”和“虚左”陕西商州市中学任俊荣高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蔺相如自完壁归赵、渑池之会以后,赵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则不服气地说:“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可见,“右”...  相似文献   

10.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明确地告诉我们古人以“右”为尊,怎么《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又说“左”是上位? 严格说来,“古人以右为尊(上)说”的表述是不科学不准确的,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在一般情况下,座次的尊卑是通过方向来表  相似文献   

11.
在战国时期的将领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大概是廉颇。因为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至少有《赵将括母》《廉颇蔺相如列传》《过秦论》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四篇课文直接出现了廉颇,另外还有《毛遂自荐》和《信陵君窃符救赵》等课文间接涉及到廉颇。──如此殊遇,别说是战国,就是整个古代中国,还没有另一位将领获得过。但是把《史记》中的《赵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篇章及《战国策·赵策》重读一遍,则发现廉颇的历史和流俗的看法颇有出入。兹就“廉颇老矣”问题作如下两个方面的探讨,如果人们思考问题能由此而换个层面,则幸甚矣!一、还廉…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语文第一册《廉颇与蔺相如列传》一文中有“以相如功大,释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句话。句末的“右”,即“上”。意思是说,相如的地位在廉颇之上。但在《赤壁之战》一文中还有这样一句:“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课文注解为“正副统帅”。显然,周瑜是左都督,是正职;程普是右都督,是副职。那么,“左”比“右”又高了。一会儿“右”为上,一会儿“左”为上,岂不矛盾吗?究竟是“左”为尊,还是“右”为尊呢?  相似文献   

13.
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用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青时学习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赵王让他代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根据兵书,不知灵活处理,为秦军射死,部下45万人全部被俘。后来就用“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只是空谈,不能成为现实的事物。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一般说来,人类的左半大脑比右半大脑更为发达,这是由于人类长期习惯使用右手的结果。唐朝的孔颖达在《左传·襄公十年》疏里就说过:“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者为右,不助者为左。”这自然形成了古人特有的左贱右尊的尊卑观。董勋《答礼》言:“职高者名录在上,于人为右;职卑者名录在下,于人为左,是以谓下迁为左。”《廉颇蔺相如列传》里,蔺相如完璧归赵,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被赵王委以重任,“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官职比廉颇大。《琵琶行》一句“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的“左迁”,就表明白居易的官位是降职,人是被贬…  相似文献   

15.
这次“写一写”要求围绕本组“我们的家乡多么可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家乡”这一专题,结合“口语交际”(“夸家乡”)的内容来“写一写”:或“写山上的美丽景色”,或写一写很有名的“家乡特产”(如“板栗”)……  相似文献   

16.
“将相和”时的廉颇并非白髯翁戏曲“将相和”里的廉颇,向来都是挂白髯口,俨然是个须发皆白的古稀老人。其实,历史上渑池之会前后的廉颇,尚年轻。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资治通鉴·周纪》等史籍记载,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廉颇因破齐有功,被拜...  相似文献   

17.
如果问我来自哪里,我会小声地说,来自一个美丽的地方。——题记我的家乡在祖国的最西边,那是最后一抹阳光留恋的地方;我的家乡在祖国最闭塞的地方,那里只有雄鹰能够看到远方;我的家乡在最高的地方,那里只有白杨才能驻守……我的家乡在哪里?在神奇的帕米尔高原。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课后“思考和练习”精解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习要点〕本文是合传,廉颇、蔺相如两个人物的事迹时分时合,交错出现。文章选用了最有典型意义的三件事,详细地介绍了蔺相如,相对地说,对廉颇的介绍较略。文章所写的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完璧归赵,主要是表现蔺...  相似文献   

19.
纸上谈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名:《历史飞跃的支点》最感兴趣的故事:《纸上谈兵》主要内容:介绍纸上谈兵的来历。精彩诗句:用人不当铸大错,血染长平谁之过。纸上谈兵留笑柄,无谋将军是赵括。精彩片段: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但仍然打着王齿乞的旗号。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方,派军25000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骑兵5000人,直冲赵军大营,把40万大军切成几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冯亭劝他趁秦…  相似文献   

20.
在教《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中,有学生提出:课文主要写蔺相如,为何标题中廉颇却放在蔺相如前面?这个问题问得好。《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写法上确实是与众不同。《史记》中,合记的列传不少,如《管婴列传》、《屈原贾生列传》等,一般是按照标题顺序,前者为先,后者排后,分别介绍。列在前面的,其历史地位往往要高于后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却别出心裁,在文章开始对廉蔺同时介绍:“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在这些介绍中,廉详而蔺略,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