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武会 《现代语文》2006,(10):117-117
个性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个性化写作则是具有写作主体鲜明个性特征的学习习作。作的个性化,就是让学生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章,写出有所创新的章。自主、真实、创新是作个性化的基本内涵。所谓自主,就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的外部干扰,重视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所谓真实,就是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看法,不编造;所谓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审视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初中生无法演绎真实情境的写作,无法进入畅适自然的写作状态,更无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因此,寻绎实现真实情境写作的中考命题,从情绪、思想与内容的三个维度寻找突破,以实现真实情境写作.这对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写作素养意义匪浅.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需要从生活真实走向写作真实的深刻,但关于这一点教师普遍认识不清晰,出现这样那样的观点与做法,干扰了正常的写作教学,对此很有必要提高认识,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一是理清生活真实与写作真实的关系,二是采取真实走向深刻的有效策略,即主题:从意识走向深刻;情感:从感受走向审美;表达:从普通走向艺术。  相似文献   

4.
再现艺术以再现的对象审美客体为参照,艺术真实的特质是形神俱似,合事实,合物理,即艺术形象与客观物象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都相吻合;表现艺术以表现的对象审美主体的情意为参照,艺术真实的特质是神意交融,合心境,合情理,即艺术形象与审美主体特定心境和心灵体悟相融洽。艺术真实在于形神俱似、神意交融二者居一或兼之。  相似文献   

5.
有别于既有的分析,"新三分法"认为《体性》篇的"篇章结构"的逻辑顺序是:首先提出写作活动的一般性原理:写作活动就是写作主体把"(内在于心的)情理",在一个隐含有因果与同一并列的时空进展中(恒量),用"(有形可见的)言文"物化为文章的动态表现过程。其中,"(内在于心的)情理"内含有写作主体之"性",既会随时而变,也会因人而异,属于自变量;而物化为文章的"(有形可见的)言文",简称为"体",随写作主体之"性"变而变,属于因变量。"性"、"体"之间,因性而成体,这就是《体性》篇的主旨。接着分别从理论和事实两个层面详细论证这一原理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这一原理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具体指导初学者应该如何进行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6.
真实性始终是写作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重要问题,写作中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保证真实。但又不是片面地追求所谓“真实度”,“真实度”并不总是与写作效果成正比的,即并不总是“越真实越好”。“真实”应该从符合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受体、写作载体这“四体”的需要为原则,即“需要的时候说适当的话”。  相似文献   

7.
再现艺术以再现的对象审美客体为参照,艺术真实的特质是形神俱似,合事实,合物理,即艺术形象与客观物象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都相吻合;表现艺术以表现的对象审美主体的情意为参照,艺术真实的特质是神意交融.合心境,合情理,即艺术形象与审美主体特定心境和心灵体悟相融洽。艺术真实在于形神俱似、神意交融二居一或兼之。  相似文献   

8.
公文写作和文学创作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文体写作。从写作过程看,虽有相通之处,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客体的真实与虚构,主体的群体与个体,载体的程式与灵活,受体的有限与无限是其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9.
在写作中,“真实”是一个很突出的重要问题,但是如果强调得过火而求“绝对真实”,则在理论上说不通,在实践中做不到,虽然,生活的真实应该客观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而不允许虚构,但是,在写作成品的制作过程,即“物→意→”双重转化的过程中,写作主体必然受到主客观诸多因素的限制而不可能绝对真实地反映客观生活。艺术的真实首先要求能够反映生活的本质,然而所谓生活本质本身就是一个无法确切定义的概念,写作主体对所谓生活本质的认识,可能普遍受到时代的宏观局限的,即使认识水平很高,其认识也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而细节的描写因为形象思维的参与而产生明显的情感变形,所以,艺术的真实更不可能“绝对真实”。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创作的核心价值观是"用人生的真实抒写真实的人生".以此来看待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其核心体现为: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写作是一种自我生命的诠释;写作是运用民族语言的艺术.可以从文学家角色和教育家两种角色样态来探讨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1.
要深刻理解“思政课的本质就是讲道理”重要命题,离不开对“大思政课”讲道理的主体、客体、方法及其相互关系的全面分析与客观认知。从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看讲道理的主体,是剖析“大思政课”的道理究竟谁来讲的前提;从情理、事理、真理三个层次看讲道理的客体,是弄清要给谁讲“大思政课”道理的关键;从讲深、讲透、讲活三个维度看讲道理的方法,是把握“大思政课”的道理怎么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是通过真实的写作发展起来的。真实的写作必须是真实的,即写作必须与生活相结合,必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联系;真实的写要以真实的阅读为前提;真实的写作是一种大量的、持有续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3.
写作教学系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真实的写作又是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尽管真实的写作很难,可还是有路径能走;这条路径的岔道太多,每位研究者都试图解释自己认准的写作之途之合理性。不过,基于真实写作实践的探索,所呈现出来的作文教学样态,是对当下写作的真实的一种反思与重建。  相似文献   

14.
何为真实的学校教育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理论界有关“学校教育回归生活”的争论,其关键问题在于没有明确什么是真实的学校教育生活。我们认为,真实的学校教育生活,从主体而言,是成人生活与儿童生活的和谐统一;从时限而言,是过去、当下、未来生活的统一;从内容而言,是事实生活与价值生活的有机结合;从意义而言,是丰富、有趣、有德性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5.
“写作空心化”表现为内容上的浮泛空洞以及结构上的单调呆板,已成为学生写作实践中的通病。为了解决这一顽疾,拟从批判意识、界定意识、情境意识以及主体意识这四个维度来探讨解决策略,并结合真实的写作案例,给出具体化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写作即交流,作者总是以特定的角色,面对特定的对象,为达成特定目的,就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对话交流。"交流-读者"式的要素模型可以建构如下图:如上图所示,"交际语境"有四个要素——话题(写什么)、角色(我是谁)、读者(写给谁)、目的(为什么写),它们塑造并规约着语篇的具体形态。如果能进行基于"情境认知"下的真实写作,写作中诸如动机缺失、内容贫乏、语体不当等的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解决。那么,如何运用"交流—读者"的理念开展写作教学呢?  相似文献   

17.
从环境教育“为了环境”的目标到“为了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历程。学者们在多处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有所涉及,但均未系统探讨。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作为普通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内容,可以从多个角度揭示其内涵的丰富性、复杂性,即从内容层次结构看,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包含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知识、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与体验、技能获得和过程参与;从关系维度结构看,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包括了可持续发展的人际关系、学科关系、理论和实践关系;从学理内容结构看,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则可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目标、内容目标、方法目标、课程目标和环境;从对象层次结构看,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可包括基础教育、中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些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结构的丰富性、复杂性奠定了它的发展性、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美国真实写作评估以真实性评估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为基础,旨在支持促进真实写作教学的开展,采纳多方评估主体,注重评估过程的情境性和形成性.美国真实写作评估基于《共同核心州立标准》,在实践过程中呈现出丰富的形式,探索出多种超越标准的评估方式,努力朝着以学生为主体,更开放、更真实、更公平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9.
周远梅 《培训与研究》2007,24(10):129-131
本文对中国大学生利用电子邮件与讲英语为本族语的交际对象进行互动交际和利用传统纸和笔写作这两种二语写作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传统纸笔写作信息承载量大,注重形式上的连接,是典型的结果写作法;而利用电子邮件写作是在真实的环境下的一种循环式互动交际过程,所写语言具有口语化、个性化、真实化的特点,更加注重对写作内容的挖掘和拓展。因此,利用得当,电子邮件可以真正促进二语写作从结果写作向过程写作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真实性"是困扰学生写作的难题之一。根据考试大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作文的"真实性"评价,既有生活真实,又有艺术真实,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因此,高中生写作时应表现艺术真实,通过观察、构思、创作的过程,从生活真实走向艺术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