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学目标】1.读准“苞蕾、苔藓、菜畦”等词语;理解并积累两句谚语;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找出文章中心句,借助提纲式作业,知道围绕中心意思,可以按一定标准从不同方面进行表达。3.借助图表式作业,体会第2~4自然段体现中心意思的方法。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了解“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六上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其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习作要求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关于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本单元的“交流平台”通过举例梳理出了两种方法:一是围绕中心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二是“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将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一些、具体一些,  相似文献   

3.
一、列提纲意义非同小可 提纲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写作、发言等)内容的要点”。提纲是文章的提要,就是简明扼要的写作计划。作文前要有提纲,就像盖房屋先要有设计图一样,非常重要。学生不列提纲就动笔作文,经常会导致诸多问题出现:文章条理不清、层次混乱,或遗漏了某些主要内容,或颠倒了材料的次序,或节外生枝,就如俗话所说“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是哪里”,更有甚者,写完了才发现文不对题。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中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提出了“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等教学要求。思辨性表达作为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第三学段学生基于一定的习作经验,努力让自己的习作“有明确的中心”,并围绕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恰当地组织材料”“运用适切的表达方式”等,对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发展核心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习作例文”的板书设计要与一般的阅读课文板书设计有所区别,应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出发,重点围绕文章的结构和写法来设计。教师要通过板书示范理解课文的方法步骤,提示怎样把一篇例文梳理成一个提纲,做到寥寥数行,包容全篇,作者思路,一目了然。而学生便可以借鉴或摹仿例文的提纲去构思自己的习作。  相似文献   

6.
《手》作为重点课文编排在单元之首,其主要教学任务之一是,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领会本单元关于写的重点训练项目——“中心要明确,段落要分明”,学习写作文如何围绕中心安排段落。让学生“自编课文提纲”不失为达到训练目标的好方法。其优点是:①学生读文,知道如何编阅读提纲。②学生作文,知道如何编写作提纲。③保证了作文的中心明确,段落分明。  相似文献   

7.
甲练前导引高考作文如何选材。一、高考作文“选材”的解读关于“选材”,2004年高考语文大纲“基础等级写作”中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要求作文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选材、构思,使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率所有的材料。对记叙文而言,要围绕“人”或“事”这个中心展开叙述描写,要尽可能以小见大,以少胜多。对议论文而言,要围绕一个论题或一个中心论点,选择材料去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8.
朋友     
1.我的初一生活2.朋友2.朋友(原人教版)提示: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写文章时材料和中心要保持一致,并且要设法安排好所拥有的材料。第一个题目要求写初一的生活、身边所发生的事。进入初中后,学习、生活都与小学时有所不同,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些事写清楚,写得有意义呢?首先要明确中心,古人讲“意在笔先”,意思就是说写文章前先要确定好中心。其次,要围绕你所确定的中心选取材料,选取材料时要学会取舍,分清轻重。选材一定要切合实际,切入口要小,切勿脱离实际,泛泛而谈,力争做到“以小见大”。第二个题目是个老题目,写这类作文,材料…  相似文献   

9.
好的文章,一定要把材料组织得有条有理,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紧扣中心.要做到这些,在写文章前就必须认真拟好提纲.因为提纲对于文章来说,如同设计图纸和房子的关系.从提纲上可以看出文章能否写好.下面请看几个作文实例.  相似文献   

10.
朱琳 《现代语文》2009,(10):16-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要求高中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要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能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提出话题,敏捷应对,能够把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  相似文献   

11.
选材时要围绕着中心进行,动笔写作时也要围绕着中心进行。从“怎样选”、“怎样用”的角度看,一是在选择材料时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二是在写作过程中要安排好详写和略写。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由于考试制度的束缚,同学们习作时选择材料多会围绕确定的中心寻找或编造素材,写文章时也只是揣摩老师心思,任意编造故事、虚构故事或套用《优秀作文》的现成素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常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呈现“赤橙黄绿青蓝紫”多重色调的文章,使得习作生活化呢?  相似文献   

13.
一,自学目的1、领会本文以“土地”为线索,“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特点:2、学习运用丰富的材料和联想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二、课文导读《土地》这篇散文围绕“土地”论古道今,潇洒跳脱,好象信笔写来,开阖自如,表面上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散”的,实际上所有材料都由“土地”这个线索贯穿起来,并且紧扣中心,“神”始终是不散的。请写出课文的段落提纲.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介绍一种事物》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本单元围绕“学写说明性文章”这一主题,以“说明白了”为目标,编排了《太阳》和《松鼠》两篇精读课文,以及习作例文《鲸》和《风向袋的制作》,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范例。本次习作要求学生选择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介绍,聚焦事物的主要特点,尝试适当使用说明方法、从不同方面把事物“说明白”,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使其获得知识。写之前,确定要写的事物、列出提纲,围绕中心梳理资料,为“写”做准备。写之时,细化提纲,要求“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写之后,引导学生分享习作,进一步体会说明性文章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习作教学同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一样,逐渐成为热点和难点。这里,就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辩证地谈四个问题,以抛砖引玉。一、得心应手。这是对写作内容与方法的基本要求,也是较高要求。“得心”,要求激发写作主体的兴趣,有感而发;要求有一个中心,围绕一个意思去写。“应手”,一是要求“我手表我心”,及时认真地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二是强调平时的大量阅读,深入观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文章样式,畅达准确地下笔成文。观察积累——引发灵感——经营构思——完成转化是人们自由作文的心理过程。由此看来,“得心应手”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小学高年级每星期有两节作文课。课上,老师指导,学生打草稿,加上誊写,两节作文课常常不够用。教师思想上也往往过低估计学生的能力,或者对学生没有严格的要求,怕写作时间不够而原谅学生,任意让学生拖到课外去完成。学生习作拖拉的现象,我觉得需要改变。我着力教会学生在两节课内完成习作。写好一篇作文,从审题、确立中心、选取材料、拟写作提纲到修改,是有一定程序和方法的,而这些,平时就应该结合阅读课加强有关的训练。比如:阅读课上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课题的剖析,从而培养审题的能力;在讲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谋篇布局,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等等。有了这些基础,我还注意——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师》2012,(8):65-65
<正>《人在师途》栏目旨在围绕教育教学的某一方面,以事例与感悟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展现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的教育教学心得。具体投稿要求如下:1.围绕栏目主题,立意须明确、有创新性,要表达出一个中心观点。  相似文献   

18.
指导学生写记叙文,要注意指导他们选材和剪裁。鲁迅说:“选材要严”。这个“严”字,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要围绕中心选材;二,材料要典型;三,材料要真实、准确;四,材料要生动、新颖。目前,一般中学生在记叙文的选材上,只较多地注意到围绕中心选材这一点,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其它方面,尤其是材料要生动、新颖这个方面。因而,写起文章来,就难免情节雷同,“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写好人好事,则离不开捡钱包,推车子上坡,扶盲人过街;写刻苦学习,则少不了起早贪黑,手不释卷,上课用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如此等等。你写过去,我写过来,又写不出什么新意。学生写得腻烦,老师看得头痛。  相似文献   

19.
目标教学语文“导读提纲”的设计江西省都昌县大树中小罗延龄在语文教学中,设计“导读提纲”必须受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制约,就是说既要围绕教学目标,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又要注重优、中、差各类学生。-、“导读提纲”的设计要注意渗透四条原则1.“导...  相似文献   

20.
《苦柚》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章。它原本是一类课文,现调整为二类课文。这篇课文担负着为重点训练项目“练习编写作文提纲”打基础的任务,也就是训练怎样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问题。调整后,文章本身的教学要求也就降低了,因此,教师教学时要发挥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