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密切关系,为评价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研究提出了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构造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之间协调度评价模型;为检验评价模型有效性,运用该模型对广东省近年(2006-2015)两者之间协同发展进行耦合协同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地方高等教育和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之间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存在较高的耦合性,处于中度协调发展水平,但地方高等教育略滞后于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2.
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可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一体化进程提供强大的科技和智力支撑。通过构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发现,近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协同程度不断提升,但相较于国内其他城市群高等教育的一体化程度还存在较大差距。通过深挖问题及成因,探索提出编制一体化发展规划、促进量质双提升、创新协同发展模式、提升共建共享水平、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健全协同治理框架等举措,以加快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耦合的物理学定义和经济学、教育学等研究领域的使用惯例,建立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分析模型,并以重庆2011-202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较好,但协调性还有提升空间。在深化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需要从扩大农学类学科和理工类学科的规模、优化人文社科及医学类学科结构、推动相关学科转型升级、协同推进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密切对接等四个方面着力,提升重庆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知识、结构、组织和布局四个维度为系统序参量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有序度计算模型、双系统协同度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在2006—2015年间,"丝路带"四个省份内部已经形成了以甘肃为核心的学科优势区域和以新疆为核心的产业优势区域。"丝路带"三大类学科与产业系统的协同度水平始终处于整体偏低状态。从空间分布看,农学类学科与第一产业在新疆的协同度处于"高"水平;理工类学科与第二产业的协同度水平偏"低",不具有发展优势和潜力;人文社科类学科与第三产业的协同度在"丝路带"大部分省份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5年和2010年的截面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有序度、协调度模型测算等方法,着重从发展水平、单个系统有序度及系统间协调度三个维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显著,高等教育、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相对高于人口系统;各系统的整体有序度略有提升,经济系统有序度最高,高等教育次之,人口系统最低;区域三系统间的协调度差距悬殊,高等教育-经济系统的协调度明显高于高等教育-人口系统的协调度。建议从高等教育与经济、高等教育与人口及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演化三方面考虑消除不协调因素,促进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收集了2000—201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高等教育发展、技术创新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体系;采用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了三指标的空间分布及动态迁移趋势;通过耦合度模型分析了高等教育、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在地域上的耦合关系;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高等教育与技术创新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三指标测度在空间上存在较强的方向性,区域差距较大且没有缩小的趋势;三指标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但是整体水平不高;在区域内部,技术创新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正U型,高等教育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协调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影响最显著;在区域间,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协同创新是高校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依据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可以构建高校内外部协同创新协同度测度模型以及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运用2012年至2017年山西省18所高校相关数据对高校协同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状况进行测度,并对协同发展趋势存在差异的3所典型高校进行分析发现:山西省多数高校经历了从低度协同到一般协同的转变,高等教育资源的匮乏会影响高校协同创新整体发展水平;外部协同创新有序度是影响高校内外部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自身的先赋性基础对内外部协同创新的有序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前湖南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协同度不高,表现在高职人才培养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匹配失衡和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区域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质量两个方面.其主要原因在于二者协同发展存在制度壁垒、结构壁垒和人才质量壁垒,导致相互协同路径不畅.在高职教育迈向现代职业教育与湖南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过程中,必须打通这些壁垒以促进二者协同发展.在假设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为良性有序发展前提下,可通过新的制度安排打破原有的协同发展政策壁垒,通过共享政府前瞻预测各大类人才宏观需求数据等打通人才结构壁垒,通过深度产教融合等消弥人才培养质量壁垒.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高质量一体化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一体化与区域一体化互相促进。新发展阶段对高等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有共同利益和互促反哺思维,要推动质量提升,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消除政策壁垒、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布局,要以区域教育现代化为抓手,通过机制改革、资源配置、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育,促进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体系建设。构建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要强化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和成效要求,注重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协同要素和共荣效益,同时实现技术手段、资源统筹、人本核心与发展目标的评价统一。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是黑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协同理论,选取黑龙江省电子商务与物流的代表性指标,构建协同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实证分析黑龙江省2010—2020年电子商务与物流发展水平,探究两者协同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从2010开始,黑龙江电商与物流复合系统协同从中度不协同稳步提升到轻度协同,电商与物流的协同发展促进了龙江经济增长,实现了行业结构转型升级、扩展了上下行渠道、释放了消费潜力,为黑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经济带是中国区域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构成,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吸引力与竞争力是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支撑.21世纪以来,在政府、市场、高校多元主体驱动下,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迈入一体化发展新阶段.从2013-2019年数据来看,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川渝陕四大高等教育集群中,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体量最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优势领先,多项指标保持较高增速.但同时,随着国家区域均衡战略的实施和地方教育投入的增加,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资源指标增长呈现出新的态势,虽然依然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但资源集聚优势和科研创新增速有所减弱和放缓,省际资源差异明显,成为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十四五"期间,长三角地区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 目标,既需要发挥区域和三省一市高等教育资源差异优势,也需要补齐短板,以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发展的协调推进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以黄河流域9省(区)为研究对象,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两个方面度量产业结构升级水平,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绿色发展效率,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Tobit模型对黄河流域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发展效率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20年黄河流域各省(区)产业结构升级指数呈逐年上升态势,绿色发展效率整体呈“N”型发展趋势;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发展效率的耦合协调度由0.656上升至0.830,且东部地区的增长幅度高于西部地区,耦合协调等级呈初级协调至良好协调的演进态势;科技创新投入、人力资本水平和环境治理对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政府干预、城镇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则对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促进本科专业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耦合协同发展是全面推进一流本科教育、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系统耦合和空间协同视角,在梳理本科专业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耦合机理及其经济效应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和协同度模型测算2003-2019年我国省域本科专业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耦合协同水平,并建立面板、中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两者耦合协同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两者耦合协同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发展不充分不均衡;两者耦合协同发展不仅具有“1+1>2”的直接经济增长效应,还通过资源整合、就业促进和创新提升间接促进经济增长,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耦合协同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正溢出效应,但“空间涓滴”效应有待释放,“二三一”递减的产业异质性显著,这与当前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有一定的差距。基于前述分析,提出健全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完善协同保障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促进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协同发展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湖北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存在无序发展情况,主要表现为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落后于产业结构、教学资源建设很难追上新兴产业发展的步伐、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业结构调整存在难度、专业设置不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据此,为进一步推进湖北省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对接产业结构,健全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调整机制;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组建专业群,优化专业结构;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5.
运用协同理论及系统协调分析方法可以建立协调度模型,使用该模型对2001—2010年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系统进行协调度综合评价及协调发展趋势分析,并利用非线性自回归分析法建立系统协调度预测模型,可以分析出其不同的动态行为:稳定、周期、混沌,并最终给出系统协调度的模拟与预测步骤。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系统之间协调度在不断上升,且二者之间整体协调发展趋势大致朝协调度稳定状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科技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变革的动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变革的逻辑取向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科学性与价值性、技术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亟须在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合作方式、发展水平、治理机制等方面变革创新,树立开放、融合、善治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意识,构建开放式湾区高等教育联合体,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形成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协同治理机制,以便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引领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方向,更加满足区域及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7.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围绕这一目标,开展省际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形成高质量发展路径是应有之义。结合当前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理念,测度体系以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为理论框架,将高等教育视为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组织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要素禀赋,构建出包括要素、能力和功能3个维度的测度量表。量表涵盖高等教育数量规模、质量水平、经费投入、师资投入、基础设施、知识生产、人才培养、入学机会、研发条件、人力资本、创新成就等11个方面,并匹配有我国省级数据支撑的43项指标。基于2019年的截面数据和教育水平测度中较常用的4种方法—因子分析、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优劣解距离法和灰色关联法,得出31个省市区高等教育在要素、能力和功能的分项得分及相应排名;依照聚类分析和综合水平排名,31个省市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依次被划分为卓越型、中等型和起步型3大梯队,为地区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重点.高等教育以其人力资本、科学研究、文化服务、国际化发展等资源优势赋能三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但在资源赋能区域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面临着多重挑战,主要表现为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需求不平衡、创新资源投入与创新成果转化不匹配、基础文化设施与区域公共服务不对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与扩大开放步伐不协调.为此,高等教育应优化人才结构,支撑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升高校科技研发效率,加强区域产学研融合创新;探索高校文化共享共建,增强两馆区域服务能力;推进在地国际化发展,做强"留学区域"品牌.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根据2013-2019年数据分析发现,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明显,发展失衡状态有所缓和,协同发展模式多元;然而,也存在高等教育资源增速放缓、京津冀三地发展差距仍然悬殊、协同发展成效有待增强等问题。在国家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要强化全局意识、协同意识、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主动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加速推进区域内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式发展,进一步完善区域高等教育协同治理体系,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1—2020年淮河流域2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探讨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及其背后的机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的分析显示,贸易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是科技创新释放高质量发展红利的重要机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发现区域科技创新对领近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负向空间溢出的特点。因此,应以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聚焦科技创新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