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2.0时代的到来共同助推了层出不穷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在网络上的发酵、传播,从而导致群体性事件自媒体网络舆情的产生。在此情况下,高校学生群体也得以机会在自媒体平台上更自由地"发声"。探讨自媒体平台上的群体性事件大学生参与现状、发声现状,试图提出有助于控制网络舆情、引导学生理性参与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浪微博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服务平台,拥有数亿用户,其中包括权威媒体和自媒体。随着杭州保姆纵火案、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性侵案等诸多社会事件被微博上的自媒体曝光,引起轩然大波,自媒体成为主流舆论领域的趋势正在显现。此外,事件发生后只有引起舆论的广泛讨论导致事态的扩大,权威媒体才出面发声。由此可见,权威媒体对社会事件的爆发反应慢,处理效率低。新浪微博上的权威媒体和自媒体对社会事件从开始到结束的发展趋势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称之为持续性效应,权威媒体和自媒体应该面对和改进的问题很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权威媒体与自媒体之间的持续性效应差异,以及两者的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男孩刘某州自杀事件无疑已经成为网络自媒体时代一个标志性事件,使得网络言论自由的越界问题成为一个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为研究言论自由的底线与网络发声的权力边界问题提供了很好的个案。网络发声不能仅仅作为言论自由和网络民主权力的问题来对待,而是必须尽快作为一个法律规训的问题来划定边界。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滥用言论自由甚至是网爆别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任何人的发言都不得触碰国家政治安全以及触碰个人隐私的底线。不论社会制度如何,社交媒体都要坚守道德底线,宣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只有这样,社交媒体才能对社会稳定社会进步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走向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新闻媒体成为影响公众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新闻媒体作为广泛传播的工具,既是人民发声的渠道,更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有力手段。每一篇报道除了事件本身,其中的报道方式、用词等也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本文以2014年10月29日-10月30日时间段内,全国各大网络媒体对日本飞往北京的东航备降事件的报道变化为研究对象,采用话语分析法,从标题、撰写方式、篇幅、用词等方面描述网络环境下,网络新闻媒体报道特点,揭示我国网络新闻媒体环境下体现的意识形态问题,并从政府管理、媒体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媒体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出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5.
张闻桐 《新闻世界》2013,(9):309-310
本文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件为基础,对媒体所扮演的不同的社会角色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媒体的社会职能,以及媒体作为社会建构的要素之一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对现今的媒体和媒体从业者来说,挖掘新闻所谓的真相和追求博人眼球的效果似乎已重于社会责任的担当.由此,“新闻理想”的失效也已成既定事实.本文从媒体的分类着手,探究不同类型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因发声角度不同,各个类型的媒体应结合其实际情况完善其缺陷,坚持平民视角,重视社会效益,真正担当起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论重大社会事件之际大众媒体对公众情绪的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大社会事件发生之际往往是公众情绪不稳定的时期,公众情绪通常借助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及重大社会事件彰显和爆发。在重大社会事件之际.往往是各界政治力量聚集之时。公众往往寄托于聚集的政治力量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此时公众情绪极易依附各种社会事件借机爆发。大众媒体在这个关键时期应该发挥好环境监视和社会协调的功能,为疏导公众情绪提供平台。本篇论文论述了重大社会事件之际,大众媒体疏导公众情绪的必要性.并对大众媒体对公众情绪的疏导行为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大众媒体疏导公众情绪的渠道。  相似文献   

8.
陈平 《新闻前哨》2022,(22):67-69
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和自媒体深深影响着社会大众对医护群体的认知。近期湘雅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刘翔峰恶劣的医疗作风事件,带来极大的行业负面影响。公共媒体及时有效发声,较好地引导了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本文以主流新媒体对湘雅二院刘翔峰事件报道为例,探究网络时代公共媒体如何应对医患冲突舆情事件,以及如何发挥好正面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冯晶  赵华 《新闻世界》2010,(7):167-168
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媒体作为社会的口望哨,如何积极发挥作用,承担沟通社会的功能,对危机事件的解决至关重要。本文以芬克的危机阶段论为基础,探讨危机事件中的媒体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0.
媒体能够通过持续对某一问题的集中报道,使原本不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内的事件成为一时间社会关注的焦点,被称为“媒体事件”。  相似文献   

11.
风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如何利用媒体微博在社会重大突发性事件中进行舆论引导至关重要。本文以2014年"3.0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为案例,研究"@央视新闻"在事件传播中的作用,探讨媒体微博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应对风险、引导舆论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卞平 《新闻通讯》2013,(8):47-48
近年来,包括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博客、网络电视、网上即时通讯、虚拟社区、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等新媒体的硬件、软件以及媒体经营模式快速发展,营造了一种全新的媒体生态环境。包括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事件、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2012年的“微笑表叔”事件以及2013年的“雾霭”等一系列社会重大舆论事件都是首先通过新媒体的形式披露并迅速形成广泛的舆论声势。相比之下,长期以来在舆论监督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机关报刊、电台和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却在这些重大社会事件中明显缺位,从舆论监督的引领者变为新媒体的跟随者,舆论监督的主导地位受到强势挑战。新媒体时代下,面对复杂的舆论监督形势,作为最具公信力的和以引导受众意志为目标的主流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牟德鸿 《青年记者》2006,(14):28-29
媒体成为社会公器,沟通社会各阶层的桥梁和社会生活的稳定剂,而不是单单作为统治阶级的“传声筒”,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非典爆发的几个月里,国内媒体在非典事件的报道中戏剧性的角色转换,让我们清晰地听到了一个国家阔步迈向政治文明时发出的强劲足音。在非典事件已经  相似文献   

14.
朱建宁 《视听界》2010,(2):99-100
近年来,媒体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引起了政府和公众的重视。虽然媒体在报道时效、报道意图和方式上都做了改进,但与公众对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需求相比,还有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2006年3月开始,直至2007年春天,兰州女子杨丽娟的疯狂追星故事成为被国内媒体关注的重大社会事件。在整个追星事件过程中,媒体通过提供资金和各种帮助“积极”介入事件之中,对病态追星行为反复聚焦、特写、放大,进行大肆的宣传炒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我国突发舆情风险事件频发,给舆论环境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值得重视的是,在这些舆情风险事件传播中,有的主流媒体也表现出专业失范、社会责任缺失等行为,从一侧面助推了风险事件的传播与扩散.本文将对主流媒体责任缺失的表现以及需要承担起的社会责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2006年3月开始,直至2007年春天,兰州女子杨丽娟的疯狂追星故事成为被国内媒体关注的重大社会事件。在整个追星事件过程中,媒体通过提供资金和各种帮助“积极”介入事件之中,对病态追星行为反复聚焦、特写、放大,进行大肆的宣传炒作,营造着疯狂追星的社会氛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何志妹 《新闻世界》2012,(5):233-235
笔者通过对“八毛门”事件的分析,意在呼唤社会大众理性判断能力的回归,让媒体及社会大众对社会发展负起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杨玲玲 《新闻前哨》2013,(6):107-108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行业媒体因其与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密切,在涉及本行业危机事件的报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舆论引导优势。本文从行业媒体应及时准确报道危机事件,校正偏颇舆论,用科学专业的传播稳定公众情绪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公共危机事件报道中行业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2010年5月1日到10月31日,上海世界博览会无疑是中国最重大的媒体事件。这184天里,电视媒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世博会作为重点报道对象,进行了多元化、全方位、长时段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是我国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节目,也是党和政府发声的主要渠道,其报道的重点新闻,往往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