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沈从文来讲,湘西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土地,他用文学创作描绘他对湘西的体验,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被赋予原始性、自然性、异域性的特征,并逐渐将这些特征蕴含在它的物理环境、地理位置、传统以及习俗当中,并主导着沈从文湘西叙述的形成与发展,使其成为具有异域风情、自然画卷、历史特征及民族意识的叙述风格。可以说,沈从文通过他对湘西的情感体验湘西,通过文学创作思考并想象湘西,并借助文学审美与恋地情结,将湘西独具的美学特征呈现在美如画卷的文字间,使其成为独树一帜的湘西叙述。本文结合沈从文的湘西情节、分析其早期与后期所创作的湘西叙述,以此探析沈从文现象的湘西叙述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钟璇 《现代英语》2023,(16):107-110
外译湘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为湘西文化“走出去”开启了一扇重要窗口。湘西苗画具有鲜明的民族与地域特征,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章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指导,初步探讨湘西苗画文本外宣英译方法与策略的选择,试图弘扬湘西非遗文化,促进湘西苗画的国际传播与湘西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湘行散记》和《湘西》里,沈从文以重返湘西的姿态审视和关注湘西的历史与现实,表达了他对现代性的质疑。在新的历史进程下,他重新审视湘西底层民众的生存境遇,探寻湘西世界的精神内涵,赋予它新的历史使命,并对湘西的未来寄予期望。  相似文献   

4.
湘西土匪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湘西给湘西和周边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湘西的土匪的性质,按其出身、规模、及作案方式,可分为散匪、股匪、军匪、政匪。湘西有的匪首也具两面性,即:除了他的兽性而外,有的也有其人性的一面。湘西土匪的烧杀淫掳、无恶不作,给湘西社会带来极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湘西民居建筑雕刻艺术是中国民居建筑雕刻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反映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审美情趣等。本文从湘西民居建筑雕刻艺术中的木雕和砖雕入手,来探讨湘西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特点,旨在有利于湘西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健康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湘西民族地区的教育获得很快发展,这与张治中大力推进乡村教育密切相关。张治中担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期间,他实地考察湘西民族地区的教育,并召开湖南教育会议、增加湘西等地的教育经费;结合移民安置,发展湘西教育,从而推动了湘西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林铁 《现代语文》2007,(12):60-61
彭世贵的《经典湘西》力图突破沈从文湘西写作的影响焦虑,用一种新的语言叙述与精神传递,对长期以来湘西想象中的诸多误解进行了祛魅,复活了湘西形象的本色。  相似文献   

8.
湘西广大农村教师,承担着农村中小学生教育重任。本文通过对湘西城乡教师职业收入现状调查分析对比,发现目前湘西农村教师的职业收入仍然低于城市教师,这对于推进湘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9.
湘西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着本民族厚重而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湘西苗歌是湘西苗族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然而根据调查湘西苗歌传承断代的现象已相当严重,湘西苗族民歌的传承保护工作已相当严峻和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瞿建慧 《中国语文》2016,(4):448-455,511,512
湘西乡话与闽语今读擦音的来母字共同经历了l→z→s的平行演变,而后湘西乡话部分读擦音的来母字又发生了塞擦化的音变。湘西乡话清擦音塞擦化的现象同样发生在古心母、生母、书母字上。古来母字今读擦音和塞擦音原是湘西汉语方言的语音特征,这种语音特征通过汉语借词借入了湘西苗语和湘西土家语中,如今湘西乡话、苗语和土家语还残留着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湘西题材散文以写实记闻、回忆联想等手段,将湘西的现实形象与历史记忆有机交融,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斑斓而又含义隽永的湘西民俗风情画卷,不仅艺术地呈现了湘西人民群众雄强的生命形式,深刻表达出对湘西政治经济和社会人生发展的沉痛和隐忧,而且营造了一个充满文化记忆的文本世界,从而在现实描绘和历史映照中完成了湘西民俗文化记忆的再现和重构,实现了对湘西民俗文化的历史反思与意义传承。沈从文的湘西民俗文化记忆凭借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审美视角显示了现代文学书写的选择魅力和价值重构姿态,从而使其湘西系列散文在地方历史文化记忆的修复与提炼、地区民族风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愈显珍贵、愈发灿烂。  相似文献   

12.
宗族组织是由湘西土家族传统的社区组织 ,它已渗透到湘西土家族农村社区的各方面 ,经实地社会调查发现 ,从 8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湘西土家族社区的宗族活动又重新抬头 ,这是湘西土家族人民实现现代化所要面对的现实。以瞿氏宗族为例 ,探讨湘西土家族社区宗族制度复兴原因 ,目的在于找到一条适合湘西土家族人民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3.
《宜宾学院学报》2017,(3):36-43
学界以小说中的湘西作为认识沈从文及其文学创作的根本,易以偏概全。沈从文在文学创作中,通过对自己从军期间参与苗民屠杀的记忆抵制与选择性遗忘书写想象湘西,回避了发生在湘西的暴力历史,随之施暴者的罪行和受害者的悲剧被遮蔽了,从而完成了湘西想象。这样的书写使得沈从文的创作以揭开湘西苗族同胞的苦难历史的名义开始,同时也以掩盖湘西苗族同胞的苦难历史告终。  相似文献   

14.
湘西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湘西指的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广义湘西可扩展到湖北的恩施,重庆的秀山、酉阳、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是一位拥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三族血统的中国现代作家,他不同时期的湘西苗族书写,因其创作时关注点的转换、生存处境的改善以及社会思潮等外部环境的变迁而各具特色。论文以沈从文北京初期~((1))文学创作中呈现出的湘西苗人的宗教信仰、生存境遇为切入点,管窥湘西苗族的民俗文化、湘西苗人的生活状况以及北京初期的沈从文对湘西苗民的心态,借以探究沈从文北京初期湘西苗族书写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湘西地区中国共产党红色遗产是中国共产党红色遗产以及中国红色遗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开展湘西地区中国共产党红色遗产问题的研究和开发可以增强和提升湘西地区乃至整个湖南文化软实力;湘西地区中国共产党红色遗产具有区域性、民族性、综合性、层级性等特点;湘西地区中国共产党红色遗产的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应用性工程。  相似文献   

17.
《血色湘西》再现了湘西人民原生态的质朴、侠义、血性、悍美精神;彰显湘西人民“大义”、“大爱”的家国情怀;讴歌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湘西儿女英勇抗战、浴血沙场的民族豪情。  相似文献   

18.
湘西夯沙乡苗族原生态苗族服饰文化保存相对完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传承。但是,在文化交流碰撞日益剧烈的今天,湘西苗族服饰及其文化面临着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适用性和消费水平都大大降低。了解湘西苗族服饰的传承特点,研究湘西苗族服饰发展的瓶颈,以期为湘西苗族服饰在多文化竞争中突围探索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用清代湘西地方志探讨并概括了清初湘西地区的农业结构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清初湘西地区的农业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农业生产部门发展不平衡。民族政策是清初湘西地区农业结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从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这一思路。首先分析了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必要性,然后着重研究了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在产业化前期、中期、后期的管理思路,以使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