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基层通讯员队伍中有一大部分是农民通讯员或业余通讯员,文章写的是与农民息息相关的事,因而被称为“土记者”。 我做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业余时间写稿已有7个年头。一直把自己当作“土记者”来看待,每年写稿近200篇,在市级以上用稿100多篇,稿件命中率达98%。别人总认为我和报社编辑有关系,发的是“关系稿”。其实,我写稿不离“土记者”身份,每篇稿件具有二种“土味”。一是文章  相似文献   

2.
多年的业余写作生涯使我感到:新闻写作来不得半点含糊,要让自己的稿件见诸于报端,必须坚持“三性”,即韧性、决心和信心,只有通过艰苦的磨炼,才能“闻”到油墨的芳香。 一、韧性。一些初学写作的同志,往往经受不住稿件未被录用的考验而心灰意冷搁笔不写,我觉得这是一种没有韧性的表现。稿件不用实际上有多  相似文献   

3.
“我原先写长稿多,用得少;近年来写短稿多,也用得少。”有的通讯员问我:“这是什么原因呢?”联系看稿情况,我认为,稿件刊用与否,关键是质量,不论长稿短稿都是一样。我翻了一些不用的稿件,粗略分析这些稿件不用的原因,归纳为10个字: 一曰“偏”。偏离方向,问题抓不准,缺乏针对性、指导性。二曰“旧”。稿件所反映的内容陈旧,老套。三曰“空”。内容空泛,言之无物,华而不实。四曰“平”。写得平淡,可读性差。  相似文献   

4.
写稿贵在精     
我们有些通讯员同志为了多上稿件,只顾拼命地多写多投,不注重稿件质量,说什么“用不用,往上送,稿子一多,碰巧就会选上一篇”。我觉得这种“广种薄收”的办法不如“精耕细作”好。几年前,我初学写稿时,也是想以多取胜,碰到件好事,不管三七二十一,写了就往报社投寄。心里想:我的这种发稿积极性,也会感动“上帝”的。有时为一篇稿件,辛辛苦苦地采访、写作,甚至还要熬夜加班,弄得嘴干舌燥,头昏脑胀。结果呢?竹篮打水一场空,发出的稿件往往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事实告诉我:与其多发稿,劳而无功,还不如少发稿,拿出时间去深入采访,多思考,多分析,写出有典型性、有新意,角度巧,挖掘深的稿件。几年来,我的稿件虽然发的少了,但采用率却不断提高。过去见报率为20%,1992年达到85%以上。先后在陕西科技报、陕西  相似文献   

5.
良师益友     
三年前,我偶然见到《新闻爱好者》,一翻阅便爱不释手。其中“稿件评改”、“经验体会”和“通讯员园地”我最爱读。我连订三年,用从它身上所学到的知识、思想和经验来指导自己的新闻写作实践,成效极大。三年中,我已在省内外20多家新闻单位发表稿件200多篇。  相似文献   

6.
前几年,我给北京一家报社的周末版每年都要邮寄20多篇稿件,通常会被采用近10篇。去年,我先后发出30多篇稿件,却连一篇也未见报。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我的反思。难道是因这个周末版改换了原先的特色,我寄去的文稿“不对路”?不是!购阅两期该报,发现周末版的风格“涛声依旧”。莫非是因笔者“产品低劣”?似乎也不是。同样一篇稿件,寄出后却常被《人民日报》和《半月谈》等报刊所采用。这究竟是何缘故呢?  相似文献   

7.
说来很幸运,我发表的第一篇稿件竟是在《解放军报》上,但这并非易事。起初,我和许多初学写作的同志一样,雄心很大,一心想登军报,漫无天际写稿,皆泥牛入海。冷静分析,我的败作多为“本报讯”等只有一版二版才能发的稿件。转念一想,军报一版二版的稿件多出自记者、专职新闻干事之手,和他们争版面,自然败的多、胜的少。何不在记者、新闻干事很少问津的一些“栏目”,寻找一些适合自己写的稿件。1990年11月我从军报三版看到一个新开《大家问大家答》栏目和“欢迎赐稿”启示,联想到我的同乡陈副连长和妻子感情不合,“离”也不是、“…  相似文献   

8.
谢顾问:我初学报道,常为稿子见不了报而苦恼。一些有经验的通讯员告诉我:“你要多上搞,想好‘点子’最重要。”可又听有的领导讲:“要深入基层抓‘活鱼’,不能养成关起门来想点子的习惯。”我迷惑了,到底怎样看待“点子”呢?53511部队何毅何毅同志:一个让你多想“点子”,一个却反对想“点子”,看起来是矛盾的,其实是统一的。首先要明确,采写稿件是要有“点子”的。所谓“声、子”,就是采写稿件的侧重点或曰主题,有时候“夫子”屯包括稿件的形式或表达方法。如果采写稿件时。C中无“卢、子”,而是东抓一把,西抓一把,那就…  相似文献   

9.
耕耘之余,隔三岔五有点“豆腐块”被报刊编辑拾遗补缺,偶尔还承蒙老师错爱,有那么几篇作品获奖。在收获之后。我非常感谢本地一家报社的编辑们。是他们送给了我写稿的“真经”——好稿便是“敲门砖”。1995年6月,识字不多的我竟大模大样地干起了“职业写手”这一行当。由于对新闻懵懵懂懂,连投几十篇稿件,却“屡战屡败”,篇篇似泥牛入海。此时,有人指点迷津——稿件只写不送,编辑扔掉不用。几天后,如获至宝的我怀揣一篇稿件初次来到了本地一家报社,一位编辑阅后,将稿件还给了我:“没有可取之处……”不待他说完,我心里便想是不是编辑在“卖关子”。于是,我  相似文献   

10.
今年9月前后,我采写的几篇反映基层干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稿件在人民日报连续刊登出来,分别是《县委书记与“背篓公寓”的故事》(8月29日)、《“党员形象是干出来的”》(9月2日)、《挑担稻谷谢支书》(9月5日)、《“背包警察”进山村》(9月30日)、《巴中建新村农民尽开颜》(10月7日)等。这些稿件,记者部编辑组作了精心修改,总编室在版面上作了突出处理。稿件刊出以后,编辑组和总编室的同志分别两次给我打电话,认为这些稿件“以小见大”、“可读性强”,鼓励和要求我多抓一些这样的稿件。与此同时,每…  相似文献   

11.
我搞通讯报道10年,共有2500多篇稿件被各级新闻单位采用。特别是在1988年,对我来说是个丰收年。写稿出现了三个突破:一是投稿渠道拓宽;二是稿件质量有所提高;三是有份量的稿件多了,不少言论登在头版上。我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归纳起来只有一句话,这就是“自我催熟”。所谓“自我催熟”,就是有意识地催促、鞭策自己,使自己尽快成熟。能够以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刻苦学  相似文献   

12.
我与言论     
我是自1985年底正式步入新闻之路的,特别倾向于新闻言论的写作。两年多来,我坚持做到“练”之以恒、笔耕不辍、投稿不止,总算有所收获。至今已在中央及有关省市的50种报刊电台上发表各类稿件250余篇,其中言论稿件占三分之二。我写言论的体会基本上可以归纳为12个字,即:注重投入、勤写苦改、处处留心。一、注重投入。要想多输出,必须多投入。这十个字几乎成为我写言论的“座右铭”。记得我的第一  相似文献   

13.
我在厂里是搞宣传工作的,工作之余,有个嗜好、喜欢“爬格子”。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我紧紧依靠广大职工,在写作实践中“摸、爬、滚、打”,不断从退稿中吸取“养料”,摸索投稿的“路子”。在报社编辑、记者的帮助下,我写的文字变成了铅字,见报的稿件也渐渐多起来了。近年来,我在上海和首都20多种报刊上发表了400多篇消息、通讯和评论。  相似文献   

14.
为了广泛征求听众对广播的意见,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我台1991年冬到1992年春,开展了一次时间长达5个月、规模较大的群众性的“评编、评播、评听”活动,全县有8000多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共收到814名听众的960多篇稿件。我台从参评的稿件中,评出最佳“评编”稿件6篇,最佳“评播”稿件4篇,最佳“听众”6名。我们还从来稿中归纳出有建设性的建议70多条,有的整改已见到成效。我台开展的这次“三评”活动受到省、市广播部门领导的肯定。1992年,在全省首次召开的县级广播台(站)协作会议上,我台以《开门办广播,认真搞“三评”》为题所作的交流发言,受到了与会台  相似文献   

15.
有些通讯员为了多刊登稿件,只顾拼命向报刊多发稿,不注意稿件质量,说什么:“用不用往上送。稿子一多,碰巧就会被选上一篇。”我认为,这种想法不够妥当。这点,我是有亲身体会的。几年前,我初学写稿时,也是想以多取胜。碰到件好事,不管三七二十一,写了就往报社投寄。心里想:我的这种发稿积极性,也会感动“上帝”的。有  相似文献   

16.
笔者作为老通讯员在二重集团公司新闻写作培训班上讲课时 ,不少年轻的通讯员反映 ,所投稿件如石沉大海 ,以后的稿件应向何处投?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稿件应向能做到“三必”的报刊社投送。一是“必寄刊用通知”。本来寄“刊用通知”是一种惯例 ,然而今天却很难见其尊容了。其原因是发刊用通知 ,新闻单位必增加人手、增加开支、增加邮寄费。其实发刊用通知虽给报刊增添了麻烦和负担 ,但却密切了同作者的关系 ,双方沟通了感情 ,且做到了信息的交流 ,这岂不是于人于己都有利?再则发刊用通知 ,也有助于防止和克服“一稿多投”、“一稿多登”之…  相似文献   

17.
去年以来,我在二十多家市级以上的新闻单位发表了一百多篇言论稿件,有的还获了奖。有朋友问我:“你的这些言论是怎么‘论’得起来的?”我的回答是:言论稿件和其它新闻稿一样,总得先找个“由头”,这样才可能“说原由、讲道理”,写出一篇言论来。那么,言论的“由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纵观我自己写的这些言论稿,其“由头”有20%是从报纸上“拣”来的,有70%是从生活中“抓”来的,还有10%是顺应时节“变”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前年以来,我在20多家市级以上的新闻单位发表了100余篇评论稿件,有的还获了奖。有明友问我:“你的这些评沦是怎么‘论’得起来的?”我的回答是,评论稿件和其它新闻稿一样,总得先找个“由头”。这样才可能“说原由,讲道理”,写出一篇评论来。那么,评论  相似文献   

19.
河南广播电视新闻中心退回的记者稿件中,新记者的比较多;常常听到一些青年记者焦急地问:“为啥我的稿件退的那么多?”这里谈些看法。从近段退回的稿件看,“毛病”大致有四: 一是内容空泛。有些稿件,从导语、主体到结尾,几乎全是空话、套话和老话,除了摆上几个死数字外,找不到具体的新闻事实,更没有感人的活材料。二是缺少新意。人们常讲不要“雨后送伞”;可有的稿件常常写了通讯员或别的记者已经写过的内容,不好再用。有的稿件是新导语、旧内容,“穿靴戴帽”。还有的稿中事件,在当地看是新的,一放到全省全国看,是早已报过或综合报过的。三是违背政策。有的稿件写了当地的  相似文献   

20.
一对酷爱新闻写作的青年夫妻,节衣缩食买来电脑并上了网,夫唱妇随,共同在网上“爬格子”,成为引人注目的“新闻网虫”。这对夫妻的名字叫王国体和王晓甫。 在妻子的支持下,王国体笔耕不辍,经常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走东村串西村,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采写稿件,陆续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新闻爱好者》等近百家报刊发表新闻稿件1000余篇,后来被滑县信用联社破格录用为正式职工。这使他如鱼得水,大大小小的新闻稿件频频见诸报端。为适应时代需要,快速便捷地进行写稿,今年春节前,他用平时节衣缩食积攒起来的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