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和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对中小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要使学生很快掌握新知识,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快速转变角色和观念,把自己变换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把“主人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交流与合作、探究与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本文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最佳参与时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及活动。  相似文献   

4.
陈绍亮 《考试周刊》2014,(36):69-69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使他们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继平 《学语文》2005,(6):1-5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确实,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是针对我国传统教育弊端进行的一次全新改革,它涉及到“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课程资源、教材教学、评价体系、课程管理、师资培训”等方面,而“教师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课程改革最终要通过教师走向课堂才能真正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在课堂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内容。要求我们深人贯彻执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想动 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有效并且有趣的教学环境,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关注的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关注教学知识并想深入地学习这些知识。给学生创设一个“动”的机会.设置一些需要动手动脑的情境,让他们主动动手、动脑、动口,自觉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地发挥智慧和潜能.让能力得到不断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主动参与,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方位创设情境来开放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师要转变观念,为学生创设学习氛围,搭建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动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得学生主动投入探究活动,自主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教学过程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使用青岛版《科学》教材进行教学时,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13.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旧的课堂教学方  相似文献   

14.
活动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性的课程。从这个意义出发,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时都要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确定活动的内容,设计活动的过程,组织学生主动参与。要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自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在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不协调——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情境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吸引学生动手、动脑,鼓励学生自行获得知识,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从而获得终身可用的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能力。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自主的、主动的探究新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呢?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学生获得知识并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应在体验、领悟和创造中学习。即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动手操作及动口交流等活动,由外到内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探索中来,使学生不仅得到探究结果,还能欣赏到探究过程中的无限风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自学教材 自学教材是把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在此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动手操作和接受教师指导,使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自学活动中来,以提高学  相似文献   

17.
"积极性"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调动了"数学积极性",学生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的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是要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求知。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具、教具,创设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情境的基础上积极思考,深入探索。如教学“三角形认识”时,教师可先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8厘米长…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有意义的情境创设 ,是他们(指学生)始终以积极态度参与的无形动力。”这说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情境密切相关。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要注意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 ,主动积极地动眼、动耳、动口、动脑、动手 ,诱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学习需要 ,使他们主动学习。一、创设愉悦情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主动学。创设愉悦情境 ,寓教于乐 ,能唤起学生亢奋愉悦的心情 ,使大脑皮层出现“优势兴奋中心” ,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使学生觉得“乐在其中”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  相似文献   

20.
刘立功 《小学生》2013,(12):18-18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课堂教学的好坏,对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决定作用,每个教师应当使自己教的每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