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君 《教学月刊》2009,(7):48-50
学校教研组每学期都开展一次教研主题活动.上学期我有幸主持了我组的主题活动——“上好一节数学活动课”并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应用”为题尝试性地上一节课.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与几位同事的点评谈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非常注重一节课的开始,而忽略了结尾的重要性.一节课的结尾和引入同样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影响下节课的教学质量.好的课堂结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承上启下”的作用.下面是本人在物理课教学中常用的几种结尾方法.  相似文献   

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有一节课是“月球旅行”。这是一节复习课.主要目的是借助“月球旅行”这一情境,综合复习前面几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并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节课需要复习的知识有时间的认识、乘除法的有关内容以及方向与位置等,内容多而杂。我借助于教材提供的丰富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了适当修改,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中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如“角、距离、平行、垂直”等,都是由初中所探讨、研究的概念拓展推广而得的.在初中,“角”一般是指小于平角的角,此外只是提到“平角”和“周角”的概念.而到了高中.角的概念迅速得到了推广,同时将三角函数的概念从锐角的范围扩大到任意角的范围.但是在推广的同时,又不断地返璞归真,将任意角的函数转化回归到锐角的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则是实现这种大转化的关键性的一节课.深刻认识这种“拓展推广”与“转化回归”的辩证关系是教师能否从整体上驾驭教材,从而设计并实施高效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综观文卫星老师的这一节课,简言之,既创新,又出彩,是充分体现崭新教学理念的一节比较好的课.  相似文献   

5.
“离散型随机变量”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3)》第二章的第一节课,较原大纲版教材增加了用映射、函数的观点来理解随机变量.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两种偏差:一种是不重视这一节课的教学,教学时一带而过,然后进入第二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教学;另一种是过分强调随机变量是一种映射,使得教学内容过深,在起始课就把学生弄糟了,因此,研究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时,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这节课师生配合默契,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一帆风顺,是一节难得的好课……”对此,本人不敢苟同,提出一点个人看法,请同行批评指正。 评价一节课的优劣应该从多方面去考察,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手段的优化等等。但从教学过程的矛盾运动的观点来看,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志还在于是否提示了矛盾和因势利导地解决了矛盾。“一帆风顺”的课即使有其可取的方面,但也可以认为,这样的课一定不是一节成功的好课。试想,在一节课里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学生都能顺利地回答出来,整个教学过程都按教师设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课程改革后依然保留的一节教材。它虽不是学生生物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但却很适宜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因此这一节课受到了许多教师的重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模式教学,辅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以问题教学模式上好这节课,问题的设计自然十分关键。问题的设计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我在多次教学中,不断改进,设计了以下一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波的干涉”一节难点是理解波的干涉图样。如何使学生把波的干涉图样与水面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为此,在“波的干涉”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在教授“相似三角形”(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一节课时,利用教材中的一道例题,笔者设计了一节几何证明探究课.意想不到的是,在变式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讨论、思辨、交流充盈着课堂,并延续到了课后,完全“打乱”了我的教学预设,出乎意料地探索出多种证明方法,并发散出多个变式命题.现将这节课简要地记录下来,愿与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10.
自从地理学科恢复中考以来,我校对地理教学更为重视,但受地理专业教师欠缺和教学资源(主要指多媒体教室)配备不足的限制,地理教学开展不尽人意.到了九年级升学复习,每周仅开一节课,我深感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针对这种情况,我构建了“四环节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地理复习课的课堂效率.下面,就“美国”这一节课,谈谈我的“四环节地理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协调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教”的指引下,自主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此作者就“伴性遗传”一节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黄伟 《生物学教学》2005,30(12):25-27
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中“种子的萌发”一节课中“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重在训练学生对照实验的设计,“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实验重在训练学生抽样检测的方法。对照实验的设计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学会这种方法也可为物理、化学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照实验的设计和抽样检测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对照实验的设计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3.
一节说课稿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课是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要求说课的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讲述出来.因此,如何构思,如何写好说课稿也成了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们在参加北京市及全国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中,深刻体会到写好说课稿的关键还在备课,有了好的备课方案,不怕写不出好的说课稿.回忆总结我们工作的全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对一个教师来说.上一节课容易,围绕一个主题上好一节课就难了,而要让教师明白这节课为什么要这样上就更困难了。课例研究就是让教师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上课的教研方式。它通过广泛开展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异构、多人同课同构、跟踪式听课等行之有效的课例研讨方式,让教师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一再反思”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叶澜教授曾说:"教师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的,而不是给听课的人上课的,所以一节好课不能十全十美,但要有意义。"因此,好课的标准不是唯一的,因为课堂不一样、学生不一样、教学环境不一样。所以,我们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总体框架,一节课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真正称为一节好课。冯春柳老师认为,一节好课应该注重四个维度:教有底气,丰厚教师的教育教学核心素养:学有灵气,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课有朝气,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互动、互辩、互议;考有生气,开阔学生视野、转向能力素养立意。同时,巧妙引用四节精雕细琢的课堂教学实例加以诠释,让我们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领略到好课的标准。当然,一节好课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希望广大读者对此能展开思考、分析、研究,不断探索一节好课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要想上好一节生物课,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是关键.课前教师都要进行备课、思考、归纳知识点,总结出这一节课的重点、难点.那么如何构思和设计一节课?即一节课怎样讲?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赛课之风’成就了一批名师,耽误了一批学生”,在全国初中教育校长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指出,当前的教学改革存在着形式主义蔓延的危险,“赛课之风”是这种危险的表现之一。现在教育界很风行“赛课”,老师们经常要上公开课,上级主管部门还要对公开课进行评比。陶西平指出,用于“赛课”的公开课是脱离教学常态的,能讲好这样一节精心准备的课,并不意味着也能讲好日常的每一节课。但是,为了评比、为了展现教学改革的成果,这种“赛课”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不少教师“靠一节课一举成名”,陶西平认为这是“造星”,不能培养出真…  相似文献   

18.
一节以函数历史发展为主线的函数概念探究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节课是2008年4月12日课题“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节研究课.该课题对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教学案例的研究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上一节课是造一所房子的话,那么这堂课的知识点就是砖块,而这堂课的练习则是混凝土.数学教学是分单元进行的,每一单元可划分为几个“知识块”,同一“知识块”的几个教学课时又有不同的侧重点或叫“知识点”.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这节课的知识点,那就需要有好的课堂练习.练习是中学数学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以“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这一节课为例,从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重点难点的确定、课堂的实施与反思,以及这节课的教学特色及问题进行研究,尝试探讨实验与探究课的设置目的、特点及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