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课是学生在低年级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已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体,同时还在前面学习了一些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也是学生较为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长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学生在低年级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已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体,同时还在前面学习了一些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也是学生较为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针对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2.…  相似文献   

3.
“认识图形(二)。是“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内容,包括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教学要求是: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根据这一教学要求,应按以下几点来把握“认识”的尺度。一、认识实物小学生入学前,已摆弄或接触过一些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积木、玩具等物品,感知了一些几何形体的空间观念,会使用如“三角”、“方块”等表示几何形体的词语,但是这些空间观察是比较模糊、笼统的。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新知,帮助他们将模糊而又笼统的观…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 <认识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物体>中的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一)"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教材提供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实物,来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这些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教材首先出示文具盒、墨水盒、魔方、易拉罐、足球等学生熟悉的实物图,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引出四种立体图形。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这方面的基本经验,所以  相似文献   

6.
“九义”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部分内容。一、教材特点本单元教材内容是学生较深入地学习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是从一、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观念的认识的飞跃,也是进一步学习圆柱、圆锥等图形的基础。本单元教材编排体现了以下特点:1.重视联系实际。用实际物体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通过实物模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把牙膏盒、药盒沿棱剪开再展平,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所编题目均联系实际。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相似文献   

7.
《平面图形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本单元第一课时是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材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人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立体图形中分离出平面图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从体上来”,并概括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教材的编排特点 ,通过 CAI课件的辅助作用 ,激发学生的兴趣 ,帮助学生由直观认识——形成表象——抽象概括 ,直至建立圆柱的空间观念。这节课的课件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复习引入 ,作好铺垫这个教学环节主要复习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识 ,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课件演示如下 :1.1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并演示长方体是由六个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样设计 ,目的是让学生感知到圆柱与长方体、正方体一样 ,都是立体图形的物体 ,帮助学生回顾学习长方体、正方体所采取的方法 ,既看、…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观察物体"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这四种立体图形的情况下,任课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用学具搭一个物体,起个名字,看看都用了哪些立体图形.  相似文献   

10.
<正>《认识图形(二)——平面图形》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中的教学内容。它属于"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的起始教学内容。在教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简单的立体图形,教材先通过立体图形引入平面图形,再从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分类、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形成平面图形的表象,并能辨认,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特征打下基础。学生在上册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四  相似文献   

1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发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中的一次重要的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几何形体,特别是长方体体积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38~39页。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圆柱,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一、复习导入1.教师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让学生说出各是什么形状。2.引导学生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6个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3.师:你知道圆柱有哪些特征吗?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评析:学生在顺利回答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后,被教师的设疑卡住。这样导课非常自然,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新…  相似文献   

13.
重视几何概念的形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小学数学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白宝兰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开始教学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之一,因此就要在教学中重视几何概念的形成,促进学生空间...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34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1~10页“圆柱和圆锥”。 【设计意图】 在教学“圆柱与圆锥”知识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会求这两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当生活中常见的像圆柱或圆锥一样的物体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有可能会萌发出计算它们  相似文献   

16.
段玉江 《云南教育》2001,(17):41-4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 (试用修订本 )第 72页“图形的认识 (一 )”。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认这些形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辨认和区别。   教具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及模型。   2.装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若干个的口袋一只。   3.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各一个。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实物,橡皮泥 (或…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你能在头脑中想象出它们的形状吗?一回忆旧知,引发新知(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直观图)师:这些立体图形有哪些特征?关于这些图形有哪些计算公式?你能结合它们的特征或公式,给这些立体图形分类吗?生1: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一类,圆柱和圆锥是另一类。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而圆柱和圆锥上有曲面。生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是一类,圆锥是另一类。因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公式都是V=Sh,而圆锥的体积公式却是V=1/3Sh。  相似文献   

18.
一回忆旧知,引发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你能在头脑中想象出它们的形状吗? (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直观图) 师:这些立体图形有哪些特征?关于这些图形有哪些计算公式?你能结合它们的特征或公式,给这些立体图形分类吗? 生1: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一类,圆柱和圆锥是另一类.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而圆柱和圆锥上有曲面.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第92-93页。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教材分析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也叫立方体 )、圆柱和球 ,是学生初次接触、学习几何图形。但在本课学习以前 ,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和实际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这些方面的经验。因此 ,在教学中 ,从学生已熟悉的实物出发 ,通过自己的活动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从而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 ,并能从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方位的物体中识别出同类形状的物体。设计理念 :1.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全面、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怎样设计认识图形(二)的练习课 要教好认识图形(二)的练习课,教师首先应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能脱口而出地说出哪些模型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能结合日常生活说一说哪些物体属长方体,哪些物体属正方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