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惊弓之鸟》(五年制第五册31课、六年制第五册27课)是一篇成语故事,它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教学中,可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比较课文。课文最后一段,是讲更赢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那只大雁射下来的原因。教学这段,可启发学生联系第一册课文《大雁》,回忆大雁合群飞行的特点: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同本文的“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进行比较。然后再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从而使学生明白更赢的本事不是只能拉一下弓把大雁射下来,而是经过细心观察,从大雁合群飞行的常规和“孤单失群”的异象分析中,找出使这只大雁自己掉下来的办法,进而理解本文的主旨。 (二)比较顺序。课文先写更赢把大雁射下来的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成语故事。作者抓住了“惊弓”与“落鸟”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事物的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我抓住这一联系设计了这个板书,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含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第二课时一、说话训练,比较理解(老师指导学生齐读课文)师:(板书:更羸是手)“更羸是手”通吗?把“手”移后,加一个什么字就通了?生1:更羸是射手。生2:更羸是猎手。生3:更羸是能手。师:这三位同学都说对了。这里的“手”是什么意思?生:是“人”的意思。师:哪些词语中的“手”也是“人”的意思?(学生说了很多答案,有:歌手、选手、对手、枪手等。)师:(板书:更羸是……能手)谁能说得更具体些?生1:更羸是射箭能手。生2: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师:说到射箭能手,古代许多艺术作品里都写过,有一个叫…  相似文献   

4.
一只大雁掉队了。因为它太瘦弱了, 疾病折磨得使它痛不欲生,再加上连夜站岗,它飞不动了。掉队的大雁强忍着伤痛,拼命追赶着就要看不到尾的队伍,越来越焦急。它飞啊飞啊,身下是一个王国,那里土地肥沃,百姓安居乐业。国王正领着他强壮的队伍打猎,一位箭法高强的勇士对国王说:“我射鸟从来不要箭,大王信不信?”国王轻笑摇头,表示不信。勇士拿起一张弓,重重拉了一下,离地面不远的大雁听到弓箭声大惊失色,惊恐不已,病情加上  相似文献   

5.
6.
<正>课文解读:《惊弓之鸟》一文是根据《战国策·楚策四》改写而成。课文通过描写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射下大雁的故事,在赞扬更羸善于仔细观察、合理分析、正确判断事物的品质的同时,揭示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赢善于观察和分析事物中受到启发。2.通过理解更赢说的一段话,继续进行分析自然段的训练。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3.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4.练习复述课文。教学直点:理解更赢的话,并联系全文体会他的分析为什么是正确的。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轻声读课文。要求:遇到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能通顺地读课文。2默读课文。要求: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等词语。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谁用箭射大雁?(更…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本文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六册。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和多音字;理解“惊弓之鸟、孤单失群”等词语的意思。2.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知道更羸怎样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惊弓之鸟》是一个成语故事。全文按“结果——试一下——原因”这样的顺序来组织安排的,属因果关系,果在前,因在后,“因”是全文的重点。根据课文的重点和表现形式的特点,教学时,可以文中更羸对魏王说的“只要拉一下弓,  相似文献   

10.
《惊弓之鸟》是一个成语故事,它蕴含着比较深刻的辩证思想,是向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教材.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以“奇”入境,激发学生思维好奇是儿童的特点,它会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探究问题.我在教学课文第一段时用设疑的方法,启发学生兴趣说:“射雁总是要用箭的,更羸为什么敢说,‘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他的根据是什么?”问题一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我便让他们自己去读书、思索.过后,许多学生争着发言,有的说:“因为更羸是古时候有名的射箭能手.”“射箭能  相似文献   

11.
《惊弓之鸟》(第五册)是篇启发学生动脑筋的好课文,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惊弓之鸟》文字简短,故事性强,学生爱读,但有的学生会把它的内容误为“更  相似文献   

12.
袁,1960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63年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后多次获全国和上海市的先进称号。现任上海市实验小学名誉校长、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小学语文审查委员。〔教例〕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1教师: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惊弓之鸟》。(板书课...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第七册《惊弓之鸟》是一篇成语故事。教学这样的讲读课文,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这个成语的含义,而且要充分发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注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一、抓住重点句段,从理解语言入手学习观察方法课文第一节有这样一句话:“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个句子:①这里的“一只”说明什么?②“慢慢地飞来”可  相似文献   

14.
《惊弓之鸟》的故事逻辑性很强,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教材。在教学中,我重点围绕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 更赢为什么能够不用箭把大雁射下来?2. 课文按怎样的思路安排内容的?3. “惊弓之鸟”这一成语怎样应用?我的做法是:一、通读课文,让学生熟悉故事内容。学生初渎课文以后,我就要求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以学生自读自议为主线,读中激情,读中悟理。【设计特色】丰富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流程】一、设置问题,导入全文1.引出课题:惊弓之鸟。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为什么能代代相传?(引导学生理解这则成语的学习价值,激发阅读兴趣。)2.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说说这个成语故事主要说了什么。二、研读课文,关注语言信息1.提出阅读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更羸是一位有名的射手,课文是怎样写的?请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检查、交流阅读结果,引出三个重点句:(1)一只大雁从远处飞来,边飞边鸣。更羸指着大雁对…  相似文献   

16.
“嘣”,一声弦响,惊吓了大雁,惊动了孩子,也惊住了我。在古老与现代间,在强大与弱小间,在智慧与技巧中,在爱与生命里……一次一次的碰撞,《惊弓之鸟》惊出了原汁原味,惊出了新生的美丽。一惊“本领之大”——更羸,何许人也,只拉一下弦就可以把天上飞的大雁射下来。更羸真有这么大的本事?不,听听更羸的推论吧。“你明白了什么?为什么更羸知道不用箭就可以把大雁射下来?”老师的问题把孩子们带进了更羸的思维世界。“我看到大雁飞得慢,就知道它受过伤,伤口还在作痛。”“我听到大雁的叫声很悲惨,我想它一定是伤口未愈合,很痛。”“它还离开了…  相似文献   

17.
我在教学《惊弓之鸟》时,结合讲解和学生回答,作了如下的板书: 本板书着眼于课文的思路和关键词语,揭示更赢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的过程以及更赢的拉弓、大雁听到弦声往高处飞最后掉下来的立体结构。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导引作用,而且让学生明白更赢不  相似文献   

18.
一、设置问题 ,导入全文1.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成语故事。引出课题 :惊弓之鸟这则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事 ,它为什么能够一代一代地传下来 ,传到今天 ,并且编入我们的教材 ,让我们大家学习呢 ?2 .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 ,说说这则成语故事主要说了什么 ?二、研读课文 ,关注语言信息1.这则成语故事是怎样写的呢 ?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一读。2 .检查、交流阅读结果。3.理解了这则成语的意思 ,我们还要把它读好。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 ,想一想怎样读这则成语故事 ,要特别注意读好哪些字、词、句 ,甚至是标点符号 ,以体…  相似文献   

19.
〔练习题〕 改变顺序复述课文片断: 一天,更斑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看见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旅想: 。于是,更燕一O 〔指导过程〕 1更赢看见大雁慢慢飞来,边飞边鸣,为什么就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呢? 齐读最后一小节。 2.把更赢对魏王说的这段话改变成更蔽心理活动的话,进行创造性复述。 一天,更蔽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看见一只大雁慢慢飞来,边飞边鸣,更旅想:“(先自己准备,然后同桌对讲,再抽查、讲评)3.加上课文中第4小节的内容,复述课文。……,更燕想,。于是,更蔽_ 〔说明〕 《惊弓之鸟)这篇文章的最后交待了更点“只拉…  相似文献   

20.
片断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深入地理解了成语故事,请大家说说题目“惊弓之鸟”的意思。生1:因为大雁受过箭伤,所以听到弦响,就非常害怕。生2:受过箭伤的大雁因为害怕弦声,从天空中掉了下来。生3:更羸知道受了箭伤的大雁惧怕弦响,就拉响弦,大雁果然害怕得掉了下来。生4:受过箭伤的大雁听到弦响,误以为又有箭要射向它,就害怕得拼命往高处飞。因为一使劲,伤口裂开了,大雁就掉了下来。……师:你的手举得那么高,是不是有话要说?生5:我觉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有毛病(众笑),应该改为“惊弦之鸟”,因为那只大雁是被弦响吓坏的。(众诧)生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