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彦(1901—1943)原名王衡,浙江省镇海县杨家桥人.“五四”时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并加入文学研究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知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文学翻译家.《听潮》写于一九三四年,收在鲁彦的散文集《驴子和骡子·听闻的故事》中.这篇散文主要描述了大海幽静、神秘的景色和澎湃激昂的海潮声.作者通过对大海的热情赞美,反映了他对光明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同时还流露出作者幻想超脱现实的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方法。2、学习本文运用文字描摹声音的方法。3、学习圈点批注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课文,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进行评点批注。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经典名篇。放  相似文献   

3.
︽听潮︾质疑山东/刘生龙鲁彦的《听潮》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但是由于本文是30年代初写的,是早期的白话文,因而在语言运用上和今天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我在教学中发现文中如下几处地方不规范:(1)还有一个露台突出在海上,朝晚··可以领略海...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 ,爱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似乎被其姐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所掩盖 ,但在西方 ,更多的人赞赏《呼啸山庄》 ,这可能与民族文化心态有关 ,因为后者较多理性精神 ,而前者以表现激情见长。文章试图通过对《呼啸山庄》所表现出的激情的分析 ,揭示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近日教《听潮》一文,指导学生听朗读录音(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录音带),发现有一个字读错了。它影响面广,有辨正的必要。请看原句“拨刺着岩石的壁垒”,朗读者把“刺”读成了“cì”,其实这个字应读 là。从字形上看,“刺”和“刺”有细微差别:“刺”的左半部分是个“束”,中间封口,“刺”左半部分是个“朿”,中间不封口。教材上印的是“刺”  相似文献   

6.
宜昌市六中青年女教师陈维佳,在省中语会第三屆年会上讲了一堂汇报课,到会语文教师和专家学者均给于较高评价。她还接连被黄石市、大冶县邀請去作了两次讲课示范。十堰市、沙市市中语会和省语文教学法学会的代表又聘請陈老师为他们学会下届年会示范课的主讲教师。一堂语文课,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圆照之象,务先博  相似文献   

7.
按:这是实验教师来卫文1997年暑期在全国青语会举办的北戴河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演示的一堂观摩课的教学设计。这次演示获得很大成功,这堂课和她的教学论文《还文学教育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双双获奖。来卫文等12名教学新秀同被列入全国青语会“群英语”(公榜于《中学语文教学》)。她是本院86届毕业生,也是最早进行会乐美实验的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验中,业务素养发展很快,教学效果提高显著。应聘到深圳任教后,她接技的班,继续实验,经半年努力,语文成绩就超过当地区平均24分。这堂课,虽然只是实验的众多课型中的一节有所压缩的教读课…  相似文献   

8.
上课铃响了,我带着微笑走上讲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鲁彦的《听潮》。人们都说读鲁彦的《听潮》有一种美的享受,你们用了两个早自习的时间朗读了这篇课文,觉得怎样?谁能谈一点吗?老师这一同,使同学们限入深思,片刻,学生甲说,我觉得作者对潮声的描写很细致,读时或给人一种温柔美,或给人一种气势美,有一种如闻其声的感觉。学生乙说,文中的比喻句、动词、形容词用得贴切形象。学生丙说,我觉得读了这篇文章后使人产生联想,如海睡图这一段,可以把人带到恬静的温柔的画面之中。……  相似文献   

9.
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 ,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 ;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 ;低低的 ,轻轻的 ,像微风拂过琴弦 ;像落花飘在水上。……海终于愤怒了 ,它咆哮着袭击过来 ,猛烈地冲向岸边 ,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 ,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 ,金锣声 ,呐喊声 ,啼哭声 ,马蹄声 ,车轮声 ,机翼声 ,掺杂在一起 ,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银光消失了。海水疯狂地汹涌着 ,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 ,响雷般地怒吼着 ,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身上。作者在文章结尾说 :…  相似文献   

10.
陈善华 《学语文》2002,(6):15-15
“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听潮》中这个提挈全文的句子启示我们: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是这篇作品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确切地说,就是要使学生受到作者对“海潮音”的审美情趣的感染,学会欣赏这个“伟大的乐章”并认识“海的美”,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一、由于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用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必须高度重视朗读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才能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指导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是: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听潮》是初中第四册散文单元教学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原题是《听潮的故事》。选作教材时作了较大的删改。作者鲁彦,原名王返我,后改为王忘我。教学该文时,似可确定如下的目的要求: (一)引导学生咀嚼品味文中描绘大海神奇变  相似文献   

12.
讲读《听潮》这篇散文,可重点发挥听觉形象,把学生带到文章的意境中去,教师首先备制“海潮初起”、“海潮高峰”时录音磁带,捎入课堂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一、教和学的重点 1、咀嚼品味文中描绘大海神奇变幻和海潮涨落情景的词句段落,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雄壮美,大海的伟大力量,从而开阔自己的襟怀。 2、学习描绘景物抓住特征,摹声绘意生动逼真的写作特点,养成精细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二、品味三问一问:作者怎样描绘海潮来时的景状?从哪些角度,调动了哪些手段,创造了怎样的艺术效果?歌颂了大海怎样的性格?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提示: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摹拟海潮的声音、情态和性格。  相似文献   

14.
一、用录像打出课题录像内容:海面上波浪滚滚,涛声震天。“听潮”二字从屏幕中间出现并逐渐放大,最后定格。(评析:用一个这样的镜头有两个作用:一、点明文章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回忆。二、为下文用录像学生引入落潮的意境提供背景。)二、总结上一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师:上一节课我们对照课文的旁批通读了全文,并划分了结构层次,基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课文第一部分交代了听潮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总写潮来的概况;第二部分描写了落潮、涨潮初潮高峰的情;第三部分抒发了作者溺爱着海的思想感情。我们知道,作者“喜欢海,溺爱着海”…  相似文献   

15.
<正> 约翰·契弗(John Cheever)是享有“美国的契诃夫”之称的现代著名作家,在创作方法上经常借助于驰骋的想象和象征来突出主题,短篇小说《游泳者》就是一例,在这部小说中,契弗以真实的细节描述了一个  相似文献   

16.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著名的纪实散文代表作。文中记叙作者与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感记,事情虽小,但表现的是人生最常见的父亲爱子之间的真挚情感。文章中所表现出的感人肺腑的人间真情、亲情,使我们在任何时间去学习这篇文章,都让人感叹不已,感慨万分。这种感染力,一方面是源于作者对父亲的心底理解和亲情之爱,同时也是与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精雕细琢的语言艺术密切相关。本文试图从文章的构思和语言特点两个方面,浅谈《背影》反映出来的文学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二九年七月,王鲁彦和夫人覃英、朋友郁达夫、楼适夷去普陀山听潮。归来,达夫写诗抒怀;“山谷幽深杖策寻,归来日色已西沉。雪涛怒击玲珑石,洗尽人间丝竹青”。鲁彦则写下热烈壮美的乐章——《听潮》。  相似文献   

18.
《听潮》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大海写活了。拟人手法的运用把大海人格化,赋予了大海以人的各种感情;比喻的运用使大海涨潮时的壮观景象更加形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听潮》是一篇声情并茂的优美散文.它记述了作者和妻在海岛“佛国”观赏海景的一段经历,描写了大海的情态,着意刻绘海潮涨落的情景,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大海的壮美图画.文中可闻的是潮声,可见的是大海“幽静”时“和平愉悦的神秘”和“狂暴”时“不可测的可怕的神秘”,但我们从那“幽静”、“狂暴”中也看到作者的身影,听到他那如潮般的呐喊,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  相似文献   

20.
反复设喻,简称复喻。也称“博喻”。就是对同一个本体事物,从不同角度连用两个以上喻体的比喻。《听潮》这篇课文有四处运用了复喻。 首先,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把潮来时的飞沫化作“细雨”“朝雾”、“暮烟”。这一复喻使海潮的形态具体可感。正因为这“飞沫升落”具有动态美,才有“现在这海完全属于我们的了”的欢悦,情景交融,算得上“尽够欣幸”了。 其次,第八自然段,作者为了体现海的“静”。用了一连串温柔甜美,富有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