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颇有声誉的教育家,被称赞为“教师的教师”,在他毕生从教生涯中,创立了大量丰富而颇有新意的教育理论。贯穿于苏霍姆林斯基终生教育历程中的最为重要的是他独特的、不朽的人格品质,促使他“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并且把热爱孩子作为教师最高的道德情感修养。在今天我们倡导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素质时,苏霍姆林斯基的人格品质依旧魅力不减,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你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卡娅对李镇西先生的评价。我认为,镇西先生受之无愧。二十多年来,他一直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以心灵赢得心灵,是一个潇洒的语文教育"诗人",一位杰出的班主任,一位具有人文关怀和民主情怀的校长。  相似文献   

3.
民主教育当然不能仅仅由“语文”来承担,而应该是所有学科的共同任务;但语文作为“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叶圣陶语),在民主教育中所起的特殊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原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给教育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教育——这首先是人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语文,正是一门解放心灵、唤醒自我、发展个性的“人学”!然而,纵观语文教学现状,不少语文教师却有意无意地剥除着语文教学中的人性:压抑学生的主体情感,束缚学生的个性张扬,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磨灭学生的思想锋芒……结果是学生主体人格的失落,表现在语文能力上是…  相似文献   

4.
“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心灵出发,以教师高尚的人格为动力,以自然性、和谐性和人性化为主要内涵,强调灵魂的对话和心灵的交流,在民主和科学的氛围中使学生走向成熟。”这是济源市高级中学校长陈立红在系统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整合全校师生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绿色教育理念。他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渗透到师生的生活中,从而给学校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5.
《华章》2007,(3)
李镇西,四川乐山人。1982年从四川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在乐山一中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兼班主任,1991年到成都市玉林中学执教语文课并兼班主任,1997年到成都市石室中学任教。2000年到苏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6月博士论文《民主教育论》获得通过,并完成博士学业。2003年获得四川省和成都市中小学教育专家的荣誉称号。后任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现到四川省新教育实验学校(原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教书(做班主任),并任该校副校长。已发表数百篇文章,相继出版了《青春期悄悄话》、《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从批判走向建设》、《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花开的声音》、《风中芦苇在思索》、《教有所思》、《民主与教育》等12部专著作。1998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苏霍姆林斯基80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基卡娅赞誉他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理想、原则、信念、兴趣、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取得和谐一致,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的火花。”徐特立有句名言:“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先进分子。”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建设良好师德的关键在于教师个人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及高尚的人格,教师丰富的知识内涵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形成是师德建设的保证。三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统一于师德建设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关键、核心及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理想、原则、信念、兴趣、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取得和谐一致,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的火花。”徐特立认为:“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先进分子。”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建设良好师德的关键在于教师个人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及高尚的人格,教师丰富的知识内涵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形成是师德建设的保障。三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统一于师德建设的过程中。一、教师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高尚的人格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爱心是一种高级情感,与人的理智、道德、审美和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爱心育人”不仅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师爱就是一种教育的圣心,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心灵是纯洁而美丽的,如水晶;学生的心灵是脆弱而易碎的,如玻璃。我们做老师的欣赏着他们水晶般的心灵;更要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所以教师应有一颗宽容的心。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在于热爱学生。”热爱学生,老师就必须尊重学生人格,保护他们的个性,把自己完全放在与学生同一条地平线上,做他们的朋友,培养他的自信心。从小培养孩子健康和乐观的心态,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在开启民智、弘扬道德与科学等方面发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的人格力量及其对学生的影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这“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人格对于青少年学生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无疑具有深刻的影响,这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以及任何奖惩制度都无法代替的。荣格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表明,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精神和人格的个性化发生着极大的影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能起到培育、引导、感染和…  相似文献   

11.
观点一:教师要有较高的教育素养对于教育素养的界定,苏霍姆林斯基是有一定的标准的。他认为,首先,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具有深刻的知识。他说,“只有当教师的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这一重要特征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以至处于他的注意中心的并不是教材内容,而是儿童们的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12.
魏书生,辽宁省特级教师,著名的语文教学家。多年来,他潜心研究中外教育理论,以创造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创立了著名的“六步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富有创新性、发展性和求实性的语文教育思想。一、语文教育民主观语文教育民主观是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讲求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平等和友善,教学参与和教学管理中的民主化,以及教学内容中民主意识的渗透和民主能力的训练。魏书生认为,要把学生当作“主人”,就必须尊重学生,努力走进学生心灵,同时把自己的心灵向学生开放。“尽可能深…  相似文献   

13.
师爱无价     
孔子说:“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悔乎?”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爱”更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那么,怎样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所任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呢?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是那样地吸引着我,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相似文献   

15.
凡是成功的教师,无论他是大学、中学、小学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烛照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自己要自觉积极地塑造自我,使自己成为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功底厚实、热爱学生,对学生真诚、公正、民主的人。教师人格完美,会时时刻刻感召着学生的心灵。故而,教师塑造自身素养,完善自身人格,这是对学生、对家长高度负责的…  相似文献   

16.
雷海鸥 《山东教育》2005,(13):63-6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保护受教育者,不降低他的人格,不应当使他感到自己是听凭命运摆布的一颗无能为力的尘埃。”  相似文献   

17.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是“要相信孩子”。但是,只有热爱孩子才能相信孩子,热爱孩子是相信孩子的基础,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因而,他把自己的整个心灵和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孩子们,他用爱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孩子们并非向所有的人都能敞开的心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这颗心对于什么是“爱护”,什么是“挑剔”,什么是真心实意的“帮助”,什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保护受教育者,不降低他的人格,不应当使他感到自己是听凭命运摆布的一颗无能为力的尘埃”。  相似文献   

19.
课外阅读是教学、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正是由于苏霍姆林斯基重视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在他任职的帕夫雷什这所乡村中学,引进了大量的书籍,设置了“思考之室” 的阅览室,使得学生的知识水平完全能与地处文化中心的学校相比。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迫使第一个学生去检点自己,思考自己的行为和管住自己的那种力量,首先就是教育的人格,他的思想信念,他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他的道德面貌的完美性。”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孔子则是第一个指出“以身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