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绩差的小李想解答黑板上的数学题,他还未走到黑板前,却遭到老师的训斥:“下去!没叫你。”报载,小学语文中有一篇讲鲁迅小时候在学堂中向老师发问而遭到训斥的课文,某校考试时要学生发表读后感。一个小学生答道:“真没劲,连提个问题都不许!”结果被老师判为“×”,因为正确答案是:“可见封建主义教育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一些教师的教学中存在着将学生的思考权、发言权、读书权、选择权、想象权等被无情地剥夺了的现象。学生成了教师的奴隶、学习的奴隶!不还学生学习之权利,何以体现“学生是主体”呢?实施素质教育也就成了奢望。下面谈一点教学中的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美术课     
一位刚毕业执教的小学美术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屁股。”女老师哭着去找校长,校长听后到教室训斥学生,训完后回头一看黑板。更恼了:“啊,你们还在黑板上画了个屁股?”  相似文献   

4.
林金美 《考试周刊》2012,(89):28-28
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应付考试,强调所谓的“统一认识”,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学生抄在本子上,最后落在考卷上。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老师成了教材和教案的奴隶,“死”的教案牵着“活”的教师和学生.这种教学造就的单一化、模式化、尖子化的人才显然不符合新时代的人才个性化、多样化、全民化的需求。上述问题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5.
怎样对待学生的指正●王宝强一位学生家长告诉笔者这样一件事:一天,他的儿子放学回家,非常委屈而气愤,说:“从今以后我再也不理××老师了。”经再三询问才知道,是由于孩子在课堂上指出该老师在黑板上写错了符号,当场遭到老师的训斥。教师指责他在班上最不听话、最...  相似文献   

6.

  课间,走进某办公室,巧遇一年轻老师正在训斥一个男生,大概是男生直接喊了老师的名字,还带了个脏字,老师觉得尊严受到了极大的冒犯,大声质问学生:“你在家也这样对你爸你妈说话的吗?!”学生低着头小声辩解:“老师,我不是故意的。”老师:“不是故意的更说明你没教养了,骂人都成习惯了啊?!”“今天你要是不道歉,明天就别来上学了!”  相似文献   

7.
刊中娱乐网     
美术课一位刚毕业执教的小学美术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问学生:“这是什么呀?”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是屁股。”女老师哭着去找校长,校长听后到教室训斥学生说:“你们越来越不像话了,为什么又把老师气哭了?”回头一看黑板,更恼了:“啊。你们还在黑板上画了个屁股。”绝句老师:请用“况且”一词造句。学生:过年了,村里的戏台搭了起来,只听见锣鼓“况且,况且”地敲了起来。抄袭成风小王在图书馆翻开一本作文书,想找些素材,却看到某篇文章前有这样一行字:本文被人已抄,请勿再使用,特此公告。小王颇感遗憾,随手在下…  相似文献   

8.
某中学出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 ,顿时 ,街谈巷议、群情鼎沸 ,有些教师更是义愤填膺。事情是这样的 :星期四早晨8点10分 ,韩老师像往常一样站在讲台上讲课。一个学生推门而入 ,老师瞪视一眼 ,继续上课。忽而发现该生在那里东张西望 ,嘴里还叽叽咕咕 ,老师把课本往讲台上一放 ,严肃地说 :“本来你就迟到了 ,我没批评你 ,现在你还得寸进尺了 ,不但不听讲 ,还在那儿乱说话。”“老师 ,我没有说话。”“我听见你说了 ,你还不承认?!”“我没说话。”“你说了!”“我没说!”“你给我出去!”“我不出去!”“我看你就是个混蛋!”老师的脸被气…  相似文献   

9.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主体性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而提倡学生质疑正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好方法 ,也是学生自能学习、创新学习的重要标志。下面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几点做法。一、创设情境 ,使学生“想问”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 ,对困惑既渴望质疑又害怕“出错”。思维活动总不能跳出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 ,否则就会被拉回来 ,严重者还会遭到教师的训斥。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知识 (哪怕是错误的 ) ,不敢向教师质疑 ,更不敢向…  相似文献   

10.
去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济南执教公开课后请同学们谈感受、提意见。一生说:“课上得轻松,老师讲得真好!”魏书生说:“我真的没讲什么呀,我是很懒的。”一生道:“老师‘懒’得出奇!”话音刚落,会场千余名教师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是啊,整节课下来,连平常教师写的板书都由学生“承包”了,老师不可谓不“懒”。魏书生惜话如金,只是适时引导、点拨,但学生的学习变得越来越生动、主动,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的学习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我们的传统教学往往忽视了学习的不…  相似文献   

11.
第一课时一、激发情趣,诱导学生写课题师:小朋友们好!真高兴,咱们今天在一起学习《钓鱼的启示》(人教版第七册)。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勇气,敢上黑板写课题,自愿者请闪亮登场,一展丰采!师:(看着孩子们一双双小手在黑板上自由舞蹈,那一个个“舞蹈造型”———课题,布满黑板)孩子们,你们不仅写出了课题,还写出了自己的勇敢、自信和美丽。设计理念:黑板的使用权,有时需要易主。此时,这块“黑土地”分给学生“劳心耕种”,一定会收获许多美丽的希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得以调动,乐于表现自我的欲望得以满足,顺利表达…  相似文献   

12.
自古至今,三尺讲台一直是教师们才华施展的阵地。是属于教师成长和表演的舞台。长此以往,学生就成了一群只会听老师讲话,只会看老师表演的观众了,成了一群被老师支配的木偶。《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建议”中又也重申“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凌丽蓉 《湖南教育》2005,(16):30-31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向学生热情地传递知识、价值观和各种行为要求时,学生不仅毫无兴趣,而且还出现厌学甚至直接反对的抗拒行为。遇到这种情况,师生之间往往会造成需求与目标之间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作为教师,心中常常感到不平衡,会对学生讲这样的话:“我都是为你好!”你们要听话!”你怎么这样对待学习?”有的甚至还粗鲁些:“你这笨蛋!”而学生的回应常常是:“老师真啰嗦!”老师真凶!”真没意思!”讨厌!”不想见到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当然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老师与学生缺乏应有的沟通。一项研究表…  相似文献   

14.
时常见有些老师,一旦学生出现了问题,他们首先想的就是拔出批评之剑:“你怎么总是这样?说你多少回就是不改!”其结果往往会被人挡回,弄得自己不好收场。丁老师是我大学时很要好的同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农村做了初中英语教师。前天他来访,好友重逢自是非常高兴,有说不完的话。谁知他一开口就说自己出了事,我吓了一跳,细问才知:那天上课,他走进教室,发现黑板左端约三分之一的地方写着数学题,是上一节数学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同学还没抄完,大声喊着“等一会,不要擦……”值日的学生站在黑板前,看到英语老师进了教室,他拿起…  相似文献   

15.
校园幽默     
_I巧辩啊 老师训斥班里的值日生说: “黑板那么脏,抹布是干的,地球仪上……” 说着他用手抹了一下: “全是灰。” “哦,老师,”值日生说,“你抹的地方恰好是撒哈拉大沙漠。”校园幽默  相似文献   

16.
同样做教师的朋友一日给我讲了两个故事 ,一个是关于夹子的故事 :某校学前班的学生下午上自习 ,教师在讲桌边改作业(学前班也有作业?值得庆幸的是此事发生在“减负”之前) ,小学生们叽叽喳喳 ,已有些坐不住了(盼望着下课 ,盼望着放学 ,盼望着有趣的童年) ,一位班干部上前告诉老师说某女生说话 ,老师顺手拿起一个小塑料夹子(如此顺手 ,似乎有些不正常) ,去夹住那女生的嘴 ,还训斥 :“看你还说!”回来继续改作业。放学铃响了 ,校广播通知全体教师开会 ,此老师当然不会缺席。可接下来的情形呢?这嘴上夹着夹子的女生 ,背着她的书包 ,带…  相似文献   

17.
职校学生当中有一部分人的初中学习生涯,是在教师、家长和同学的讽刺和训斥中度过的,长时间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从而使他们中不少人丢掉了自信,到职校学习后具体表现为学习上随便、生活上随意、纪律上随欲,完全成了弗洛伊德笔下按“快乐原则”行事的“本我”,被我们的...  相似文献   

18.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言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丰富学生的词(?),提高学生运用词的能力。在词(?)教学方面,我们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细致的讲解,明确的交代是保证学生用词恰当的重要方法。如我校两个五年级班,甲班的教师在讲解“趴”一词时,形象地说明了它的含义,又交代了它与“爬”的区别,学生都懂得了“趴”的姿势;乙班的教师没有清楚地讲明它的含义,学生就把“老师站在黑板跟前写字”说成“老师趴在黑板上写字”。甲班的教师在讲“刷刷地”一词时,明确地指出“刷刷地”是什么样的声音,因此学生能正确地了解这个词的含义;乙班的老师没有确切的指出它的意义,因此学生把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所发出的声音也写成“刷刷地”。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0月16日中午,中央一台播出的"老师,听我讲"是一期关于教学改革的节目,教室里四面都是黑板,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也在黑板上写。教室里参观的专家、教师络绎不绝,但学生们仍然讨论的讨论,书写的书写,不因参观者的进进出出而影响他们的学习。这是一所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的学校,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该校大胆改革,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把课堂还  相似文献   

20.
玩物·长智     
有个小学生上课玩“金铃子”,受到老师的制止。但这位老师并没像有的教师那样简单地训斥一顿,然后把“金铃子”踩死。她除了耐心地进行纪律教育外,课外还特意找来这个学生,和他讲有关“金铃子”的知识,并要求他以“金铃子”为题写一篇作文,作文写成后还在全班朗诵。被教育的学生高高兴兴地改正了缺点,而“金铃子”事件又引导更多的学生走向科学的大门。   我很赞赏这位老师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小学生上课“玩物”,既有碍于自己学习又影响课堂纪律,老师应该管教。但教育学生又必须体察学生的心理,要看到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