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冷水江市中心的红日路旁,矗立着一幢造型别致的建筑,白色的瓷砖墙上镶嵌着小巧的拱形窗户,圆圆的楼柱、蘑菇状的尖顶,使人们仿佛置身童话大师格林笔下《海的女儿》中的那座古城堡。这座散发出浓厚艺术气息的建筑是冷水江市红日小学的门楼,它的设计者是该校校长王勤。  相似文献   

2.
赵锋 《上海教育》2013,(36):18-21
在中国教育界,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如他的名字一般因富有传奇色彩而显得“稀贵”。他从一名语文教师起步。成为校长、局长、教育部官员,随后又辞去官员职务回到了学校当校长。通过6年多来“最为彻底的”学校变革,李希贵让十一学校成为“生长师生想法”的地方,师生们亲切地称他为“贵爷”,而他“希望给中国教育带来改变”。  相似文献   

3.
王勤 《湖南教育》2009,(1):43-44
一所学校的成长,首先是教师的成长。我所在的冷水江市红日实验小学作为一所县级小学,经过30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优秀学校。我在这所学校担任校长15年,15年来,我也成长为一名优秀校长。学校的成长、我的成长,与教师的成长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九个寒暑,其中担任校长十余年。他结合自己的办学实践,对校长工作发表了许多宝贵意见,很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见《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6页。以下只注明页数)这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5.
李守志的履历表中清晰地写着“教师”、“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白纸黑字,记载着他走过的人生历程,展示着他平凡而又辉煌的人生。1993年,李守志被调到肇东三中担任校长。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经过五年的治理,将一所薄弱学校变成了地区级规范化初中。当年肇东三中被评为市先进学校,李校长被评为市劳动模范。1998年,他被派到肇东铁东区去建一所只招收农村学生的高级中学———九中。当时学校只有一栋可容纳15个班级的教学楼,不但校舍不够用,而且没有教学设备。面对此情此景,李校长大胆提出“…  相似文献   

6.
在德江县枫香溪镇革命老区 ,谈到卢文高无人不晓 ,他是德江教育战线上一员出了名的老将。人们这样评价他 :“难得的好校长 ,难得的好教师。”由于办学思路清晰 ,管理出色 ,他多次被省、地、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1999年荣获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 ,2 0 0 0年被省评为“促贫”“义教”项目先进个人。走到哪里 ,哪里就有一所好学校1974年参加工作 ,从教二十多年 ,任了十七年的校长。人们说他是修学校的专家 ,走到哪里 ,哪里就会有一所漂亮的学校。当年张家湾小学校舍破烂 ,场地狭小 ,招不来学生 ,留不住老师。卢校长饱尝了“…  相似文献   

7.
教育上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他的校长。”校长对一所学校发展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新的形势下,校长如何管理好学校这个“家”,成为一名成功校长呢?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中国的教育奋斗了三十年。他的教育实践,堪称是校长的楷模,他对校长工作的精辟论述,值得今天的校长们认真学习。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九二六年夏,陶行知先生同东南大学乡村教育教授赵叔愚先生参观了“燕子矶国民学校”后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见解。为什么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呢?”陶先生是从校长的地位与作用上去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9.
胜利油田第十三中学,是一所十一年一贯制学校,共拥有72个教学班,校长李恩诗,53岁,身高1米85,典型的“山东大汉”,雅号“大老李”。他和这所“超级”学校一样,在胜利油田和山东省内,小有名气。李校长上任五年,是如何管理这所庞大学校的呢?他有“四招”: 一、严格推行制度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李校长认为,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没有严格的制度管理的学校,不会成为一所好的学校,必须通过政治思想工作和行政手段,使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成  相似文献   

10.
校长的风度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1]的确,校长的优秀程度,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高度。幸运的是,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简称“长小”)就有一位优秀的校长——周卫东先生。在我看来,他与“长”字十分有缘——教育科研,他专业特长;课堂教学,他博采众长;学校发展,他计议从长;教育学生,他语重心长;关爱教师,他情深意长;  相似文献   

11.
笑话四则     
尴尬的校长在德国,学校变得越来越大。所以许多校长认为,假如记住曾在他们学校读过书的孩子的名字是一种光荣。一次聚会上,一位校长认出了他一位从前的学生:“喔,您是勒威尔·米勒,1964年您读六年级,对吗?”“正是,校长先生。”这个年轻人说。“您看,我从不忘掉我的学生。”校长自豪地说,“那么,您现在在哪里工作呢?”年轻人的脸红了:“我现在是您学校的一名教师,校长先生。”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2月,戴春禄担起了哈尔滨机电工程学校校长的重任。他对这所哺育了他的母校心存无限的感激,所以,他将满腔的热情化成了工作的动力,带领全校教职工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学校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办学水平逐步提高,现已成为市属中专中惟一的一所国家级重点中专。戴春禄1974年进入哈尔滨机械工业学校(哈尔滨机电工程学校前身)学习,毕业留校后,他曾在组织科、团委、劳资科工作,并先后任学生科副科长、后勤副校长,直至走上校长的岗位。可以说,他是一位真正熟悉学校、懂教育、会管理的“平民校长”。任校长后,他…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暑假,在“上海市中小学千校校长大培训”现场,一头板寸、说话文绉绉的青年校长郑杰作了演讲,全面阐述他那“离经叛道”的治校方略和关于“职业校长”的奇思妙想。时至今日,这位年仅35岁的青年校长以及他在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里所做的大胆改革,仍在不同场合、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语气不断提起。  相似文献   

14.
齐鲁名校长人选、山东省兖州市第一中学杜金山校长,近年来推行“循环大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引发了全国教育界的强烈反响。他如何在5年左右时间里,把一所普通中学办成了全国知名品牌学校?他如何实现学校教育的嬗变,在典型的“县中”地基上建设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精神、新制度的现代学校?近日.陶继新先生应约与杜校长进行了一次网络对话,字里行间激荡着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5.
“校长王”,姓王名平、26岁出任一所以“穷得连买粉笔的钱都没有”而著称、以教师消极怠工而著名的乡中心小学的校长。3年未到,他竟以独到的“精神激励法”激活了教师的积极性,学校也通过了市级实验小学的评估,跻身于当地名校之列。3年任期刚满,他又被调至另外一所“兔子不拉屎”的学校。3年后,其“精神激励法”再创奇迹:昔日教师的“流放地”成了人才竞相流入的“深洼地”。“王校长”也变成了人们心中的“校长王”。为详探究竟,我对其进行了采访,现将其“秘诀”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动身到汉沽区体育场小学(人们习惯称之为“体小”)之前,我就听说这所学校有很多“第一”:全市第一家开信息课,第一家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部开信息课,第一家开家政课.此外,这所学校还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教学楼前有菜园,“学军”活动常规化,开学典礼上由武警战士升国旗,“三结合”教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校长侯宝乐,今年42岁,已经有了三年教导主任、六年副校长和六年半校长的经历,成长足迹遍及六所学校,如今的汉沽区体育场小学校长职务是他四年半以前竞聘来的.他获得过“关心下一代好校长”、“汉沽区名校长”等多个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在虹口教育系统,人们一提起市劳模孙稼麟就会由衷地说:“有了这样的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1985年以来,孙稼麟分别担任韶山中学、长白职校、统计职校、华东师大一附中四所学校的校长。无论担任哪一所学校的校长,他都能使这个学校大为改观。他把当时基础薄弱的韶山中学,管理戍合格率连续数年达100%的“上海市加强初中先进单位”;他把原来只有三个班级的长白职校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7个班级、1200多名学生的有较大影响的商业类职校,并被评估为上海市职业技术学校办学优良单位;他把  相似文献   

18.
葛云歌同志一九八三年上半年调来城西中学当校长以后,决心依靠全校教职工,尽快改变学校的后进面貌。果然,经过一年的努力,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较大的起色。笔者访问葛校长时,问他有什么治校门道,他感慨地说:“作为校长,一定要当内行,办实事!”“当内行,办实事”,多么朴实无华的话语,又是多么中肯的经验之谈! 葛云歌本人算不上是什么“教育行家”。他大  相似文献   

19.
跨越平凡     
1995年9月6日,辽宁省人民政府隆重表彰首轮评选产生的“三名”(名师、名校、名校长),大连市中山区桃园小学荣登“名校”之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云:“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题记。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姓王的校长,26岁就出任一所以“穷得连买粉笔的钱都没有”、以教师消极怠工而出名的乡中心小学的校长。上任不到3年,他竞以独到的精神激励法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学校也通过了市级实验小学的评估,跻身于当地名校之列。3年任期刚满,他又被调至另外一所“兔子都不拉屎”的学校。3年后,其精神激励法再创奇迹:昔日教师的“流放地”成了人才竞相流入的“绿洲”,王校长也变成了人们心中的“校长王”。为详探究竟,我与其进行了几次深谈,“校长王”对我讲了以下几个治校秘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