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地市党报是地市一级党委和政府的机关报,它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地区行政区域的沿革而诞生的,它为地方的繁荣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也曾有过曲折的岁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新闻体制的改革,尤其是省级媒体的扩张,地市报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做强做大地市报?我认为在当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和现行的体制下,地市报要“就地闹革命”,在打造“本土龙头”地位上下功夫。当  相似文献   

2.
地市报理论宣传的实践与思考张一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给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一连串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而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历史使命的地市报,也应当毫不迟疑地把加强理论宣传当作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现阶段,我认为地市报的理论宣传应从以...  相似文献   

3.
作为地市一级党报,如何更好地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广泛深入而又生动活泼地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实是摆在我们地市报编采人员面前的一项光荣而又重要的新课题。现联系我们安庆日报的实践,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坚持“扩版”与“增栏”相结合,以增辟新栏目为主。地市报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增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宣传分量。地市报真正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宣传分量还是在党的十四大以后,表现在报纸的扩版和新辟一些栏目上。报纸“扩版热”已经遍及全国,地市一级小报也不甘示弱。安庆日报过去曾是周六刊。自1993年元月1日起,扩大为周  相似文献   

4.
地市报作为地市党委的机关报,是所在地市的权威和主流媒体,是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同时,也是党和人民群众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充分发挥地市党报的优势,把新闻的触角伸向社区和居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引航领路,是新形势下地市党报改革和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好的一个课题。近两年来,《兰州日报》在着力把新闻的触角伸向社区的实践和探索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使报纸在社区居民中享有了较好的声誉。  相似文献   

5.
全国地市报纸由1985年140多家猛增到目前800多家.似雨后春笋般成长于报业之林。细究起来,大多地市报还属在计划经济体制格局下的地市党报,加上地域性的影响和业务指导受到局部的限制,其新闻宣传的人、财、设备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暴露出一些缺憾,使报业发展前景喜忧参半。从报业结构来看,地市报衔接“上下”,沟通“左右”,结合当地实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带有“乡土气息”的先进人物、先进经验和社会上各种为人瞩目的问题。这方面的作用,在我们这个幅员广大、情况复杂的大国中,是其他全国性甚至全省性报纸不…  相似文献   

6.
地市报作为所在地市党委的机关报,是所在地市的权威、主流媒体,是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也是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如何充分发挥地市党报的优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导航,是新形势下地市党报改革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好的问题。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池州日报》按照市委、市政府构建和谐池州的要求,在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报道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发挥面向当地的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舆论与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正在向我们招手。面对21世纪,地市报如何在报业规模上求得新发展,是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课题。 扩张的主要推力已由政策转为市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是全国地市报事业迅速发展的时期。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地市报300多家。许多地市报由于得益于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尤其得益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先后建起了高楼大厦,有的还成为千万元乃至亿元“富翁”,办公自动化、编辑电脑化、印刷彩色化等,已经成为一些地市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  相似文献   

8.
毛锋 《新闻知识》2004,(7):16-18
我国的地市报印刷厂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地市报社印刷现有的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需要,束缚了报社印刷厂的发展。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是我们地市报人关心、思考和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地市报印刷厂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地市报社印刷厂现有的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需要,束缚了报社印刷厂的发展。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是我们地市报人关心、思考和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提高报纸宣传质量,不论从地市报的目前状况看,还是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都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是因为:一、地市报的现有从业人员成份新,基础差;二、地市报的体制不完善,不定型,没有现成的规律和模式可循;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给地市报带来机遇和挑战,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四、中央前不久提出的要治理新闻出版业中的散、滥现象,地市报也应以此为工作的一个方针加强自身建设。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地市报有些共性的问题需要解决:一、要坚定正确的办报方向,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信息载体之一的报纸,迎来了大发展的极好机遇。大报出现扩版潮,小报千方百计缩短刊期。一些没有办报的县(市),也纷纷组织班子,申请办报。市场经济同时也将县市报推到激烈竞争的报业市场和新闻市场中。县市报面对的最激烈的对手首推地市报。地市报以其采编力量强,经济实力强,排版、印刷手段强,出版周期短,时效快赢得“上帝”先睹为快之心。这种优势,对邻近市区的县市报优为明显。拿本报来说,通州  相似文献   

12.
在残酷的报业市场竞争中,一些旧有体制所固有的弊端以及面临强手的市场竞争,地市报自身的缺陷显露无遗,地市报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地市报要勇敢地面对挑战,沉着冷静地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实现地市报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版,是各家报纸的“黄金地段”,都各有各的办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办好一版,办出各自的特色?江浙两省20家地市报的72位代表,4月底在江苏省盐城市召开的第五届一版业务研讨会上,交流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和可供借鉴的经验。现摘发几篇,供地市报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版,是各家报纸的“黄金地段”,都各有各的办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办好一版,办出各自的特色?江浙两省20家地市报的72位代表,4月底在江苏省盐城市召开的第五届一版业务研讨会上,交流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和可供借鉴的经验。现摘发几篇,供地市报同志们参考。——编者  相似文献   

15.
县市报作为一级党报,是县市党委的重要舆论工具,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担负着繁重的理论宣传任务。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全面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关键时期,广大干部群众在深入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他们要求在理论上给予正确的解答和指导,这就给地方党报的理论宣传  相似文献   

16.
建国50年来,中国地市报新闻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地市报纸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从1980年1月到1989年底短短十年时间,全国新发展地市党委机关报约120家,总数达到280多家,到目前全国地市报纸已发展到325家。回顾地市报所走过的50年历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地市报新闻事业发展有以下6个方面特色。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国地市报纸已经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报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它在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民意、引导舆论、传播信息、提供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如何在新闻改革的大潮中进一步办好地市报,塑造地市报的美好形象,以便更有效地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全体地市报工作者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正当此时,《新闻战线》杂志、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和雁北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北岳杯有奖征文活动,对促进地市报的改革,对提高地市报工作者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这次征文活动,可以使地市报工作者借此机会,结合自身的办报实践,总结经验,发表意见,交流情况,出谋划策,集思广义,把地市报纸办得更好。通过这次征文活动,可以激发地市报工作者学习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沿海、内地许多经济发达地区,正进行着告别纸和笔,实现采、编、传、印、发、管理、办公自动化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与之相比,地处偏远、信息不灵、经济落后的边陲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市报,存在着很大差距。在新世纪到来的关键时刻,如何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是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课题。一、边陲少数民族地区地市报的发展现状。目前,边陲少数民族地区地市报大多顺利完成告别“铅与火”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一些机关报除了担负党和政府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市报群工研究会第四次会议于8月16日至20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参加会议的69名代表分别来自全国16个省、自治区的48家地市(州)报社。 会议侧重研究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市报的群众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  相似文献   

20.
赵志科 《记者摇篮》2009,(11):37-37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地市报作为一级党报,应该重视言论的策划和写作,以增强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一般来说,地市报与省级以上党报比较,言论常常是个弱项。笔者认为,地市报县区版虽不如大报立足点高,视野广阔,权威性强,但是小报有小报的优势,小报具有反应速度快,灵活性高,针对性强的特点,可以从本地实际出发,多种言论体裁并用,有的放矢地指导当地工作。地市报县区版要加强言论引导作用大有文章可作,策划系列评论,以造成强大舆论声势,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以增强服务性,言论写作要注重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等,这样,地市报县区版的言论也可以搞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