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众传媒中女性形象的建构有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的传统文化象征反映了性别文化作用于社会生活以及性别制度作用于时代文化的一些典型特征,它们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中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大众传媒与新词语的关系入手,论述了大众传媒在新词产生过程中的标准作用、规范作用、传播作用和导向作用;同时分析了新词语产生的一般轨迹,并揭示出在大众传媒语境下新词所蕴含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大众传媒与新词语的关系入手,论述了大众传媒在新词产生过程中的标准作用、规范作用、传播作用和导向作用;同时分析了新词语产生的一般轨迹,并揭示出在大众传媒语境下新词所蕴含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都市女性身体审美与媒介塑造——一种身体人类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人类学认为,身体是生物的,对身体的处理却是文化的。身体作为一种话语符号和隐喻,是在历史、社会、文化中被建构起来的,研究身体除了研究其生理性的肉体与心理性的情感、意识外,还要研究身体生成所牵涉到的社会族群与历史文化等。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由大众传媒所建构的大众传媒文化正在不断地塑造着人们的身体审美。为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对都市女性身体审美观念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5.
电视剧传播对性别现代性的建构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传播、性别视角切入现代性问题将会促使人们更深层次地理解正视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女性所遭遇的性别困境和角色认同危机,以及性别现代性建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电视剧《中国式离婚》通过男女主人公婚姻的破裂,从性别角度反映了现代性话语中的有关自由与责任、平等与差异、理性与宽容、权利与义务、理解与信任等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6.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传媒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环境建构的新的世界图景,对我国的国家政治体系、政治价值观念、政治生活、个人参与和评价政治生活的方式和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随着西方多种文化对中国现有体制和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青年政治文化心理也正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一、大众传媒环境及其对青年政治文化心理的冲击1.摇摆的价值判断。传媒的普及及市场经济全球化而带来的文化传播,它在带给青年更多的知识、娱乐、趣味和高雅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性、毒、暴力等消…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别理论是女性主义的学术基础和理论核心。社会性别不同于先天存在的生物性别,而是后天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重因素的社会建构。本文着重从教育形态的视角,探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基本教育形态对社会性别形成的作用和影响,以及社会性别理论对于教育形态的导向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城市文化影像建构与传播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城市文化的影像建构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利用大众传媒,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提升齐齐哈尔城市文化传播与建构效果,进而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弗洛姆的异化理论为基础,以底层社会为视角,通过分析草根情结在底层社会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中的异化表象,考察媒介化社会视域下底层社会传播生态对草根情结异化的深刻影响,揭示出相互协调、良性互动的底层社会传播生态对于纾解阶层情绪、应对风险社会的重要性.文章认为社会转型时期结构断裂、功能落魄的底层社会传播生态成为草根情结异化的重要场域,这一生态中的大众传媒则起到了直接的催化作用.因此建构良好的底层社会传播生态成为规避草根情结异化的重要保证,而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理应在纾解草根负面情绪、草根理性启蒙、预警和报告社会风险上有更多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新媒体为主的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明显增强,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导向功能,既有积极的正面导向,也有消极的负面导向。限制和消除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导向的负面效应,必须纠正人们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强化政府的调控手段,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作用以及重建新的道德价值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建构论视野中的心理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构论认为心理现象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没有本体论的基础。它主张知识是建构的,是处于特定文化历史中的人们互动和协商的结果。社会建构论关注了文化的作用,对于消除心理学中的个体主义倾向有积极的意义,从认识论上讲,社会建构论主张从对文化的意义和更为实用的角度认识理论观点的作用,对于建设一个应用倾向的心理学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社会建构论的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的观点也受到严厉的批评。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媒作为传播先进性别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多种文化并存的环境中,应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捍卫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肩负起构建先进的性别平等文化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3.
一、报刊教学报刊作为大众传媒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对文化潮流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报刊也是人们接触社会的窗口,它报道新闻时事,反映动态的文化,这正是传统英语教材所不具备的,虽然教科书中也不乏一些材料堪称经典,但很多内容难免与时代脱节,有些语言使用陈旧。报刊教学恰恰能够弥补这一不足,报刊所使用的英语语言是真实的,鲜活的。其报道的题材包罗万象,反映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社会现状,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对体育的传播以及发展提供了方便高效的渠道,随着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它也越来越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力量进入到体育的内部世界,使得大众传播时代体育生活方式与模式有了新的变化。大众传媒对体育生活具有工具性作用和重要影响。在当今传媒高度发达的年代,大众应该保持审慎的态度对大众传媒中的元素进行合理的甄别;同时大众传媒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对体育文化进行正面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播媒介在技术的推动下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人们对于大众传媒已经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基于一种社会责任,大众传媒应当与人类一样要受到伦理道德的制约。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要遵循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要坚持真实、公正、自由、仁爱的原则,在实践过程中要真正体现这些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运用便利,是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来源之一,研究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维度引导大众传媒坚持正确方向发展,应当使传媒工作者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提升传媒工作者的媒介素养,积极创造良性的发展环境,使大众传媒在科学发展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于普通组织而言,组织文化是控制组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大众传媒组织而言,组织文化不仅仅是控制组织的重要因素,它植根于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之中,潜藏在大众传媒生产的文化产品之内,它是影响社会主流文化构建的关键因素。沙因的组织文化模型自提出以来即被管理界奉为经典,更是学界进行组织文化研究的有力工具。沙因的组织文化模型同样适用于大众传媒组织文化的研究,运用这一模型探讨大众传媒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功能是认识大众传媒组织文化实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金娜 《华章》2010,(30)
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认为社会冲突在对社会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安全阀作用等积极功效,可以促进社会的协调运行.当今世界的人们越来越多地受到大众传媒等信息产业的影响,调查性新闻报道是大众传媒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安全阀的表现形式之一,在社会的运行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安全阀作用,为人们提供了敌对情绪合理发泄的渠道.  相似文献   

19.
人们喜欢使用图像进行表达,这似乎出于一种天性,最早的文字就是一些简单的图画."商业插画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最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关注.商业插画艺术作为广告传播的一种形式是现代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离不开大众传媒这一传播载体,商业插画艺术的这一特点注定了它总是打着强烈的时代烙印和文化特征.分析商业插画艺术与流行文化的内在联系,对于引导人们欣赏插画或者创作出符合社会文化需要的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媒在性别方面存在性别歧视倾向,归结起来主要是由以下几点造成的:大众传媒女性工作者人数和地位局限;大众传媒组织和制度层面的男性主导;陈旧的性别文化影响;大众传媒的普遍商业化;大众传媒传播的男性价值观内化为"集体无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