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点诗句细解读 诗中第3—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由“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总领,抒写作者由化石产生的遐思,其中某些诗句含着很深的意蕴。  相似文献   

2.
激情的抑制和消退以及与此相关的高华绚丽的诗歌风格的消失是从唐诗转向宋诗的重要表征,而陆游诗中至死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前妻的沉痛追念,于国于家构成其诗歌情感最强烈的两翼,抒情方式有回归李白、杜甫的趋向,这对过于冷静、内敛的北宋诗风是一种反拨,在宋代诗歌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们一直认为,1949年共和国的诞生宣告了现代文学的终结,从而把本应归属现代文学的建国初“十七年”文学,硬生生地划归为当代文学。本文作者试图从文学和历史的关系、文学的延续性、现代文学的结构等方面说明建国初的“十七年”文学应回归现代文学,以保证其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人们一直认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宣告了现代学的终结,从而把本应归属现代学的建国初“十七年”学,硬生生地划归为当代学。本作试图从学和历史的关系、学的延续性、现代学的结构等方面,说明建国初的“十七年”学应回归现代学,以保证其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30年代大时代背景下,乡土写作的抒情性给当时文坛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乡土写作的抒情基调、诗化的语言写作和独特的文体表现。这种抒情性表达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30年代文学创作的模式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曹禺以其戏剧语言的抒情性构筑着他的剧作诗的大厦。在心理语言和抒情独白中渗透人物的所思所感,在意境的营造之中渲染抒情气氛,调动多重语言技法增强剧作的诗意之美是他戏剧语言抒情性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7.
论新时期文学观念的嬗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文学观念的变革不可能是一种单方面的简单的行动,它总是与多方面的复杂的文学实践活动紧密相伴随的。在开放的文学市场中,作家们创作的旗帜林立,经过聚合分离,形成不同的文学概念,它们正好从一个侧面描绘了我国文学的发展轨迹,从本质上体现着当代文学观念的嬗变。  相似文献   

8.
冯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在二十年代早期创作的几首叙事诗经历了八十多年的淘洗,至今仍不失为中国现代叙事诗的典范。这几首诗打破了传统叙事诗的形式,建立了一种新的叙事诗规范。从情节到人物,从题材到语言,诗人对传统叙事诗作了全面而大胆的突破和革新。尤其是在诗歌语言及形式上,诗人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与现代白话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文学价值观念始终徘徊在文学与政治、审美与实用的二元对立之中,或者说,20世纪的中国作家是在顺从政治的自觉中认识了文学,同时又是在掌握了文学的真理后去反思政治的。百年中国文学正是以这种充满着内在矛盾的运动方式,向世界展现着它现代化的奇特历程。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中国学正在实践着的变革已推进了学的深层面,并以一种彻底反叛的姿态,多元地思索着中国学“现代化”的命运。这一变革以“两个抛弃”、“两个觉醒”、“两个误差”为主要特征,有其推陈出新的一面,也有其不足和粗糙的一面,但最为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更好地反思并建构21世纪学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出现了一部分被后来研究者称为的“抒情小说”。这类型小说中的抒情性不是指一般小说广义上的抒情性,而是指小说具有“抒情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体现在文本中,打破了传统小说“故事化”的形态,颠覆了故事性小说的叙事模式,还使作家的思维方式和创作视角从对外在生活的关注、表现转化为了对内在心理欲求的倾诉与表达。它的出现发展,是与“五四”时期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人的发现”与“文的自觉”、作家的知识结构与创作心理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学”是一种靳的理论阐释体系,是对既有的中国现当代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这一靳的理论体系在阐释中国新学的性质、起点、分期、基本主题等要素系统时,与50年代中期以来形成的中国现当代学理论体系相比较,有许多建设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勰以兴情为检验中国抒情性作品的主要尺度,对《诗经》以至汉魏的文学传统进行了深入的审视,从而得出抒情性艺术退化的观念。这一判断契合艺术的发展脉络,具有普遍的美学意义。在工业化和商业逻辑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毛孔的现实境遇里,抒情性艺术已经走到了绝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当代学,在已经完结的20世纪的表现,给人以越来越多的思索,尤其是在世界学背景下,在诺贝尔学的感悟启迪中,我们似乎已经听到其中曾经的不和谐音调和触摸到它在本世纪初年就已经萌芽,本该以另一种崭新姿态,返近世界化学主流发展的另一种节律。但是,这种已然中断了许多年的学共同话语的状态,却实实在在地在21世纪引发了我们对之的检讨。  相似文献   

15.
田园牧歌式的乡土小说作为最具表现性的中国早期生态文学,其自然观既蕴涵传统伦理价值取向,又兼具后现代重建自由精神乌托邦的努力。凝结着现代乡愁色彩的伦理追求立足于人,朝向大地,寻找的是精神家园与现实人生的契合。废名、沈从文、艾芜、师陀、孙犁等人创造了独异的乡土小说世界,其伦理价值不仅在于呈现乡土生存维度,更重要的是在“原乡神话”背后,隐含着作家重建自然人性及伦理信念的执著。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的转型给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观念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这一变革也同样体现在文学创作上。本文从作者,作品,读者三个方面探讨文学的这一新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新时期文学,主要指“文革”结束后在中国文坛迅速兴起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对此三种文学,评论者很多。我认为,新时期文学不仅对新时期文学的发展繁荣产生了积极的深远影响,而且对中国当代社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新时期文学所产生的社会意义要比它的文学意义高得多。中国新时期文学诞生在十年动乱刚结束这一中国历史转折的重要时期。中国历史转折这一重大的历史背景,无疑赋予了新时期文学以重大的社会命题和沉重的历史使命,无疑也使得文学与历史、文学与社会、文学与…  相似文献   

18.
杜甫叙事诗的抒情性首先表现在抒情的平民角度上。因而他的诗歌比其他诗人更加质朴而有力量。这一平民角度和民间立场源自于他一生流离失所、颠沛流离的生活道路,让他能够和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杜甫叙事诗的抒情性还表现在广泛性上,包含爱国之情、亲情、友情等各个方面。这些真挚的感情构筑了一个理想的人伦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9.
张翼 《语文知识》2013,(1):19-21
目前当代文学的教学实践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当代文学的教学中适当加强地域文学的内容。这一改革方向符合当代文学的地域化发展趋势,突出了当代文学的自身特点,同时也为当代文学教学提供了难易适中的文本平台及鲜活生动的文化生态场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全面培养其人文素质。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地域文学引入当代文学教学实践还应把握适当的量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蒙在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人们远离政治,淡化政治的倾向,提出文学是特定的政治历史条件的产物;认为艺术常常为政治所用,艺术家有他特定的政治身份;艺术样式的不同,决定它与政治的关系不同,当然,这些都离不开生活这个最根本的基础。王蒙在强调文学的政治功能时,并没有否认文学的其他功能,认为文学还有游戏、娱乐等功能,这些观念上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王蒙思想历程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