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小说中出现过众多的少女形象,如《萧萧》中的萧萧、《三三》中的三三、《阿黑小史》中的阿黑、《边城》中的翠翠以及《长河》中的夭夭,这些可爱的少女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多彩的湘西少女图谱,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沈从文笔下所描写的那个边远神秘的湘西世界提供了鲜活的可感性。而这些少女在作家的笔下又无一不是天真可爱、纯洁美好的,仿佛都是作家眼中"美"和"爱"的化身。本文意在通过对这些少女形象的分析揭示出沈从文在她们身上所寄托的一种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在他湘西作品中对少女形象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翠翠、萧萧、三三,三位美丽的少女是其中的代表。三位少女懵懂的初恋中的细微感受展示了美好生活,但是结局却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并不是人为造成的,而是阴差阳错的命运安排。  相似文献   

3.
刘萍 《现代语文》2009,(7):95-96
沈从文的笔下诞生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塑造得最成功的当数翠翠、三三、萧萧等湘西少女形象,本文旨在“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映射下对三者的共同点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湘西作家沈从文笔下叠音词名字的少女,大都留给人以深刻印象。这些名字既朗朗上口,契合少女们的性格和命运,又见证了沈从文的情感路程和创作经历。这些叠音词不仅在文章中熠熠生辉,也给神秘的湘西大地增添了许多美丽。  相似文献   

5.
在沈从文打造的湘西世界中,女性一直是他最关注的,而其中的湘西少女形象更是沈从文极力塑造的。在这些少女身上体现着沈从文的美学追求,寄托着他的人生理想,本文试图通过对沈从文笔下湘西少女形象的分析,找到沈从文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对两性关系的个体感悟。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对其笔下湘西世界的描写可看作是乡土文学的一类,但又与同时期乡土作家的创作迥异.本文以<丈夫>和<萧萧>两篇小说为切入点来分析沈从文写作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从而可以确定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在现实的善的基础上创建的和谐牧歌.  相似文献   

7.
在沈从文塑造的一系列湘西女性形象中,既有纯真活泼的少女,又有饱经生活磨难的妓女,其人性的善良与纯朴总是闪烁着别样的光辉,她们寄托了沈从文独特的人性理想和生命诗学。湘西女性"美丽"与"哀愁"并存的人生,不仅融入了沈从文个人的情感经历和审美理想,而且是其内心孤独和不被人理解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少女形象通常有三个特点:一是外表带有自然特征;二是拥有独特的性灵之美;三是具有人性的素朴之美。这种湘西少女形象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的偏爱与尊崇,同时也蕴涵着沈从文对现代性负面影响的审美救赎,即通过审美改造人心,拯救社会。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富有独立意识和独特风格的作家,对于女性的探讨是其作品的主题之一。纵观沈从文的作品,在他的笔下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女性人物形象的解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湘西小说中的自然女性形象,包含美丽纯情的少女,如翠翠、三三等;身世凄苦的童养媳,如萧萧、三翠;沦落到生活底层的妓女,如《柏子》中的妓女、老七;勤劳踏实的寡妇,如黑猫等。另一类是城市小说中的都市女性形象,如:《绅士的太太》中的绅士太太们。两类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构建了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系列,在中国现代文学长廊上焕发出熠熠光彩。  相似文献   

10.
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活跃着众多鲜活的少女形象,如翠翠、三三、萧萧、夭夭、阿黑等,她们身上无不体现着自然人性的生命之美。沈从文在其作品中多角度书写了这些少女的真、善、美,在她们身上寄寓了他对"美在生命"、"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向往。  相似文献   

11.
修订中文版过剩适应量表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比较中国和日本中学生的过剩适应特征。将日文原版过剩适应问卷进行编译后,对中日1588名中学生(656名中国初中生、932名日本初中生)进行跨文化比较。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数据与测量模型拟合度较好;五个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在0.60~0.80之间;量表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另外,差异检验表明,在过剩适应特征上,日本低年级的中学生“自我抑制”和“自卑感”得分较高,而中国的中学生“努力达成他人期望”和“顾虑他人”得分更高。结论:中文版过剩适应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过剩适应存在文化差异,日本的中学生更容易自我压抑,自卑感更强,而中国的中学生更容易听从周围人的意见,对他人期望的屈从度更高。因此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学生过剩适应问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13.
兰陵笑笑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倾向充满了矛盾,因而使《金瓶梅》有万千之谜,本文探讨《金瓶梅》文本既反叛“存天理、灭人欲”又张扬“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悖反现象,论证作者主要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或许有助于解开《金瓶梅》之谜。  相似文献   

14.
萧萧是一个被命运随意捉弄的小人物,对自己命运的无法掌握使她以退让、顺应、认命的方式与命运妥协。对自己实际生存状况的茫然无知使她在对自己命运的旁观中,也旁观着他人的命运,正是这种漠然的旁观使相同的命运以代代相传的方式轮回不已。  相似文献   

15.
萧纲、萧绎的文学思想,过去经常受到指责,批评他们只重形式,忽视内容。本文通过萧统和萧纲、萧绎文学思想的比较,认为萧纲、萧绎的文学思想和萧统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他们都有文质并重的思想,只是由于时代文风的影响,萧纲、萧绎没有象萧统那样把文质并重的思想贯彻始终,而和萧统走上了不同的美学追求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丽”是萧纲、萧绎对文学形式的根本追求,两人不仅从理论上倡导,而且贯彻到各自的宫体诗赋创作实践中:韵律流丽和谐,对仗精工整饬,色彩香软华靡。二萧的宫体诗赋虽有内容狭窄的一面,但其香艳、绵软、流芙的文学形式美,确实能给人以美的感受,有其独特的美学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三侠五义》与《小五义》《续小五义》关系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玉昆生平经历及《三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内容的比较考察,可以看出文光楼书坊所刊《小五义》、《续小五义》系出自光绪四年曾在王府说书的一位民间艺人之手,与《三侠五义》并非同出一书,并非石玉昆所创,传自石玉昆之说当是书坊主出于牟利目的的假托  相似文献   

18.
萧乾并非如美国学者路易斯.罗宾逊所称是一位"反基督教的作家",相反,其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正是对基督教的理性沉思,这种理性的沉思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对基督教本质精髓和文化意义的肯定和赞扬,对各种以基督教名义而进行的罪恶行径的批判和痛斥。  相似文献   

19.
贵州藉教育家肖文灿先生的办学思想是: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圣地,教师应具有真才实学,办教育不能怀有杂念;他的数学教育、教学思想是: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并创立了“连环备课法”;他的治学精神是:学业精诚,知识浩若烟海;他认为师生关系是皮与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萧红小说浓郁的故乡情结、生命意识全面的展示与永恒的追求“叛家——离家——归家”人生阶段的三个方面,反映了其小说世界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悲剧美的艺术特色,透视出作家的故乡情、民族情。作家对故乡深切的眷恋与怀念。已超越时空界限,成为人们对人类精神家园永恒的追求与向往:作家对人生悲剧的探寻与彻悟,已打动无数不安于现状的人们,并激励其寻求更美好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