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他在继承意大利歌剧传统的基础上,从艺术创作的源泉与动力的革命性出发,构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取得了歌剧创作上的创造性的伟大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
罗西尼是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在18世纪末,意大利的正歌剧和喜歌剧进入衰落时期,是罗西尼在意大利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下复兴了意大利的歌剧艺术,他一生留下了大量的歌剧遗产,在歌剧领域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且恢复了19世纪意大利的歌剧艺术.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歌剧在巴罗克时期影响波及欧洲各国,成为欧洲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戏剧形式。而德国歌剧受意大利歌剧的强烈影响,在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确立了辉煌的德国民族歌剧传统。意大利歌剧和德国歌剧在题材、音乐和结构方面具有各自的艺术特点,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在意大利歌剧经历了持久的危机和社会政治最混乱的时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歌剧作家罗西尼,对意大利的歌剧进行大胆的改革,他在歌剧中加入爱国主义精神,为意大利的歌剧注入新的活力.他的风格影响了大批同时代以及后来的歌剧创作者.在浪漫主义歌剧的基础上,20世纪初期的意大利出现了真实主义歌剧.歌剧以简单的故事揭示了下层人物的思想,充分体现了歌剧的社会价值所在.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作家普契尼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优秀传统,并将真实主义歌剧发挥到了极致.塑造了大批歌剧舞台上闪闪发光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上半叶是正歌剧走向衰落,喜歌剧、大歌剧登上历史舞台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的演唱风格较前期有了明显转变。本文着重论述了以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第为代表的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的音乐风格,以及这种风格对美声唱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歌剧作曲家罗西尼(Gioacchillo Rossini)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复兴的奠基人,他给人类歌剧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但他又是一个具有传奇人生经历和多重性格的人物。本文就他的歌剧代表作品进行了分析,并就他后半生的40年中不再涉及歌剧创作领域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歌剧探究     
本文把1600年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歌剧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后期产生的历史渊源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古老的欧洲戏剧,戏剧与音乐的联姻及关于早期意大利歌剧发展的社会学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结语:歌剧的产生是意大利16世纪至17世纪文艺复兴中后期社会文化巨大变革背景下时代精神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16至18世纪的意大利是当时世界的艺术中心,也是歌剧的发源地。在这段时期内,歌剧艺术经历了无数次的改良与重生,终于在艺术家们的努力下,奠定了现今歌剧格式,更让歌剧成为了音乐史上永远的传承。歌剧诞生于16世纪的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它的出现不仅彰显了音乐创作的成熟,也推动了美声唱法的发展,更出现了无数优秀音乐家与流派如蒙特威尔第和拿波里派。本文将从16世纪的意大利开始,浅讲意大利歌剧的起源,发展及盛世的终焉,力图让读者能对音乐中心时期的意大利歌剧历史有一个基本的轮廓。  相似文献   

9.
歌剧《茶花女》是19世纪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歌剧的代表作,在世界歌剧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一部不朽的艺术作品。威尔第凭借着自己对音乐艺术的独特理解和精湛的音乐创作技法,除了在视听上给人们营造出所有伟大的艺术悲剧所必须要具有的"崇高"的审美感召力之外,更坚持把意大利歌剧的传统创作技法与时代音乐风格相结合,用歌剧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茶花女》的文本精旨。从该剧中女主人公的重要咏叹调的角度分析歌剧《茶花女》的悲剧性,以及作曲家独具匠心的音乐语言背后所蕴藏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威尔第根据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并创作的三幕歌剧《茶花女》在音乐史上堪称杰作。这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意大利古典歌剧,讲述了一位巴黎上流社会名媛悲情的一生。本文主要从歌剧的创作、薇奥列塔的部分唱段等方面来分析女主人公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在歌剧中的音乐表现,以便能够使这首作品的声乐演唱者和教学者更好、更准确的去把握歌唱中的人物心理状态和对作品的情感处理。  相似文献   

11.
19 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浪漫主义成为欧洲艺术的主流,爱情主题喷礴而出,歌剧和芭蕾舞剧先后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歌剧在意大利蓬勃发展起来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艺术家;而法国 仍是欧洲的艺术中心,芭蕾舞剧的发展不可阻挡,艺术家以其卓越的才能,征服了观众,而观众对艺 术家的崇拜也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威尔第是欧洲音乐史最伟大歌剧作家之一,他创作的二十六部歌剧将意大利歌剧逐渐推向世界歌剧艺术巅峰,逐渐成为了很多歌剧艺术家效仿以及尊崇的对象。为了能够深入的研究威尔第歌剧的艺术特征和其对意大利歌剧的共享。本文从不同的层面对威尔第歌剧的艺术特征展开了分析,并从剧情环境、声乐部分以及人物性格塑造等方面阐述了威尔第歌剧对于意大利歌剧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歌剧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集音乐、戏剧、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于一体,产生于16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从西方歌剧的传入到中国歌剧的发展在人类的历史上存在了4个多世纪,歌剧在中国的传播是快速的,中国歌剧本土化的发展却是漫长和曲折的。  相似文献   

14.
格鲁克是歌剧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是歌剧的改革者。在18世纪初,他对意大利正歌剧提出了改革。主张音乐要为戏剧服务,简化音乐及情节,摈弃传统的炫技要求,提倡自然淳朴的表现,并强调歌剧应有深刻的内容,追求戏剧的真实性,力求将歌剧的各种表现手段融会一体。由他创作的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就努力实现了这些改革主张,并获得了成功,在音乐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早在十七世纪,正当意大利歌剧迅猛发展之时,作为其近邻的法国,反应却非常冷漠。但是意大利众多音乐家对法国的不断造访,还是给这个执拗地坚持自己艺术风格的国度带来了深刻影响与无法抗拒的冲击。毫无疑问,是意大利歌剧首先敲开了法国的艺术之门,使其成为继意大利之后第二个发展并形成了具有强烈民族特色歌剧的国家。法国歌剧的形成,还主要得益于民族文化中芭蕾舞这一优秀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16.
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家,将19世纪意大利浪漫乐派歌剧艺术推向了顶峰。歌剧《游吟诗人》是威尔第三大浪漫主义歌剧之一,其中女主角阿苏切纳的咏叹调《火焰在燃烧》是女中音的经典曲目,被认为是威尔第歌剧中剧情最曲折复杂,情感冲突和矛盾最为强烈的一部。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是歌剧的故乡,它的歌剧发展史亦可称为意大利的音乐史。1600年,巴尔弟、里努契尼和培利合作创作了第一部歌剧,经过蒙特威尔弟、斯卡拉蒂、罗西尼、威尔弟以至普契尼等一代代优秀作曲家的创造、丰富、革新和发展,意大利歌剧艺术达到了辉煌的高峰,对欧洲各国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是一个极具个性化、风格化的时期,法国歌剧带有这一时期音乐的显著特征。本文就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歌剧的沿革、重要的作曲家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就浪漫主义音乐中文学与歌剧发展亲密而特殊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意大利歌剧在受到真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作曲家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广大市民阶层,用手中的笔反应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文章通过真实主义歌剧的产生背景、历史地位以及它的历史意义等方面简单的介绍意大利的真实主义歌剧。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是歌剧的故乡,它的歌剧发展史亦可称为意大利的音乐史。1600年,巴尔第、里努契尼和培利合作创作了第一部歌剧。经过蒙特威尔第、斯卡拉蒂、罗西尼、威尔第以及普契尼等一代代优秀作曲家的创造、丰富、革新和发展,意大利歌剧艺术达到了辉煌的高峰,对欧洲各国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