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先生”作为一种称谓,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指的对象不尽相同。“先生”的字面意思是“先”“生”两个语素意义的结合,即“始生子”。《诗·大雅·生民》: “诞称厥月,先生如达。”朱熹集传: “先生,首生也。”“先生”由其“首生”之义引申用来指父兄。《礼仪·有司》:“其先生之(?)(郑玄注:(?),俎也),折胁一。”郑玄注: “先生,谓父兄。”意思是有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古代也是受人敬重的职业。先秦时期,把教师称为“师傅”,可见人们对教师的敬重程度。如今在高等学府授予教师以“教授”、“讲师”、“助教”等职称,是根据所担任的教学工作和专业水平授予的,而这几种称谓在古代都有。“教授”原为学官称谓,自宋始,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对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称“讲师”,“助教”为国子监教师的称呼,协助国子博士传授儒学经学。“博士”之称源于战国,至唐宋时期,各专业学校更有“律学”、“算学”、“书学”博士之分。先秦至汉代有称教师为“师资”的。汉代还称…  相似文献   

3.
“同志”作为社会性的称呼语在从古到今的演变中,结构和意义都经历了很显著的变化。 (一)结构上的变化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同志”在古代曾作为两个单音词构成一个双音节动词性短语。例如: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学》2005年第6期上发表了马执斌先生的《树立新的历史教材观是当务之急》。文中,马先生对课程标准的由来,叶圣陶对“课程标准”的看法,以及正义原则的“永恒”性等进行了“顾名思义、循名责实”的阐发,并作为进一步推论的重要依据。“顾名思义”是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想”出来的,“循名责实”是以未知为前提,“求”出来的,两者本不是一个意思。笔者也借用这两个词汇,求证马先生的立论,与马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5.
基于北京语言大学研制的BCC语料库,通过其历时检索功能,探讨"先生"称谓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经历的起起落落并探究其深层社会原因。从"先生"称谓的语用嬗变可以看出,称谓和政治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古今“白字先生”趣闻颇多。明代,有一个富翁,用钱买了个县宫。一次坐堂问案,文书送上名单,原告叫郁工来,被告叫齐卞丢,证人叫新釜。县官一本正经握笔点着原告的名字,大声唤道:都上来(郁工来)!”因此三人一齐走上前。县官一看火了,吼道:“本县官只叫原告一人,为什么都上来?”文书在旁暗笑,不好直说念错了,只得说:“老爷,原告名字叫‘郁工来’,不叫‘都上来’。”县官感到无趣,于是点着被告的名字大叫:“齐下去(齐卞丢)!”结果三人面面相觑,一齐退下堂去。县官不禁大怒:“本县官叫被告,为何全退下堂去?”文书只得又插言道:“被告名字叫‘齐卞…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恰当使用,必须同时考虑语法、修辞等因素。"先生"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尤其需要考虑修辞、习惯等。谨提出三点以供讨论:1)在现代汉语中称谓古昔先贤时不宜用"姓名+先生"的格式,称呼他们另有习惯;2)在现代汉语中,可以将"先生"用为男士的专称,不宜提倡不加性别区分地用以称呼女性;3)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先生"不宜一律译为英语中的"Mister",两个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意义并不对等。  相似文献   

8.
“先生小姐”闪登场,欢欢喜喜来亮相。词语辨析学得好,英语称谓不能忘。首先登场的是Mr,听听他怎样说 Boys and giris,我是Mr,汉语里人们叫我“先生”,是Mister的缩写形式。有时人们把我写成“Mr.”,但实际上是一回事。我用于单个儿的男子姓或姓名前,如Mr Green(格林先生),Mr Smith(史密斯先生);我也可以与职务连用,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的词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多见。“先生”作为现在比较通用的一个称谓词语,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交际之中,它经历了历史发展的诸多阶段,备了多且褒贬不一的义项,它在感情色彩上表现出的无论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义,都有它的发展渊源,从“先”和“生”两字的意义结合而来,他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0.
公言 《成才之路》2011,(2):100-I0017
"先生"的称谓,大约已经使用了将近三千年。闲来翻阅古籍,得知关于"先生"最早的记载见诸于孔子的《论语》。"先生"一词,后来用法虽多有变化,但含义大都与年长、有识、有德、博学之人有关。君欲知道"先生"之本意及其演变,且听余作"先生"解,以飨诸位。一日年长者为先生。  相似文献   

11.
王开扬:王均先生,现在有这么一个说法,就是:“二简”是“造反派”搞的,是极“左”路线的产物。您怎么评价这个说法?  相似文献   

12.
晚近有一股风,对被尊敬的女性,不称“女士”而称“先生”。例如:“宋庆龄先生”。据说,这是表示对女性的尊重。这股风极其不妥,理由如下:一混淆性别。不知底细的人,可能认为宋庆龄是男人。  相似文献   

13.
海静 《教书育人》2005,(9):60-60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日:“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相似文献   

14.
王祖哲 《中学教育》2005,(10):51-51
2000年我在澳大利亚教汉语。我在街上走路的时候,一个流浪汉过来跟我要烟抽,说:“天气不错,能不能给支烟,Sir(先生)?”我在饭店里吃饭,服务员当然叫我是Sir或Mr。在学校里,澳大利亚同事和学生都叫我是Mr Wang(王先生)。澳大利亚的老师竟然称呼他们的学生是Ladies或Gentlemen,翻译为汉语,也是“女士”或“先生”。等我回国,不一样了:我在学院,年长的喊我“小王”,同辈的直呼其名,特别会来事儿的同辈也叫我“王老师”。原来是这样:你光有男身,还不足以被呼为“先生”。在那里,称为“先生”的没几位,虽然那里的男人很多。  相似文献   

15.
“小姐”这一称谓,不少人误以为是从西方国家传人我国的,把它视为“舶来品”。其实它是地道的“中国货”,我国自古就有这一称呼。  相似文献   

16.
“清风两袖”和“两袖清风”都是对为官清廉的赞语。“两袖清风”最早见于元代没有争议。如《辞源》此条举例,一是元陈基《夷白斋稿》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不过这是作“迎风潇洒的姿态”用;二是元魏初《送杨季海》诗:“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这就是作“居官廉洁,囊空如洗”解。但对“清风两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词典》对“打发”的释义义项不全,本文补充了若干义项。  相似文献   

18.
19.
有这么一副叠词佳联:“书生书生问先生,先生先生;步快步快追马快,马快马快。”意思是学生读书有疑问,忙去问老师,殊不知老师亦生疏;徒步的捕快速度快,去追赶骑马的捕快,但骑马的捕快的马更快。  相似文献   

20.
龙飞 《教师博览》2005,(2):43-43
“新月派”是我国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流派。它为什么叫“新月”?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其命名原来竟是天津化名人、南开大学教授张彭春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