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感悟641:您是否经常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呢?比如,孩子正在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叫孩子喝水、吃水果或者拿什么东西,甚至就是叫过来看一一眼等等,这不仅不利于发展孩子的专注力,还可能“使得儿童认为自己的活动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蒙台梭利语)其实,孩子聚精会神做事情远比大人的事情重要,不可随意打扰。  相似文献   

2.
从兴趣入手。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要是他有兴趣做的事情他就一定能够专心做下去。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挖掘他的兴趣点。对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家长要多陪他一起阅读、游戏,逐渐帮助他寻找兴趣点。不要随意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当孩子正专心做某一件事情时,你千万不要去打扰他,除非是非做不可的事情。如果不得不让孩子停下来,可以先给他一段准备时间,而且要说明停止当前活动的理由。如果孩子经常被打断活动的话,他对什么事情都不会有很浓厚的兴趣,也不可能把一件事情做到底。让孩子养成做完一件事情后再做另一件事情的习惯。孩子的…  相似文献   

3.
“小康,来一下!”“干什么?”“把今天做的事情告诉妈妈。”“好的。”象往常一样,我爱人又把宝贝儿子叫到跟前,叫他回忆一天所做的主要事情。记忆与感知不同,感知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的事物的反映,而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记忆力,然而记忆力却不是天生的。我们这样经常要孩子回忆他一天的主要事情,也是培养孩子记忆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常听身边的同事们抱怨,说自己的孩子做事情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作为一名小学生的父亲,我对此也深有同感。特别是每天早晨,我和妻子心急火燎地赶着上班,叫孩子起床成了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一遍一遍地喊,孩子还是不回应,好不容易连推带搡地把孩子弄醒了,等他睁开眼睛穿衣服  相似文献   

5.
一只苍蝇将死,成人看到了,成人认为它正垂死挣扎,孩子也看到了,孩子说它在跳街舞。很明显,这里的区别,不在于"苍蝇在做什么",而在于"你看到苍蝇在做什么"或者说"你如何诠释苍蝇正在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大卫是我的隔壁邻居,有一天他正在教他7岁的孩子凯利怎样使用瓦斯驱动的割草机割草。当他正教他如何在尽头将割草机掉头时,他的妻子叫他去问事情。当大卫转身回答问题时,凯利把割草机推到  相似文献   

7.
言论     
《红领巾》2014,(9):3-3
"‘点赞'也是有正能量的。某些时候,‘点赞'也是出于一刹那的惺惺相惜、片刻的审美共鸣,或者发自肺腑的利他心。"——知名网络写手宋石男"做你没做过的事情叫成长,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股神"巴菲特  相似文献   

8.
又到暑假了,很多家长想借此机会给孩子补课吧,应该怎样做?请读——孩子成绩差了,做家长和老师的常常忙着为他们补课,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对有些孩子来说,任凭老师怎样叫他天天留下来,面对面地“呕心沥血”,任凭家长怎样软硬兼拖,苦口婆心,实际收效还是那么微小,这是为什么?难道这些孩子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吗?不是的。真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是一件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不能抱"错了就推倒重来"的态度,其后果孩子承担不起。但愿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我们能更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即将做什么以及如何才能做好。  相似文献   

10.
33leiyiming55@tom.com问:我的孩子6岁多,除了妈妈和奶奶外,平时几乎不和别人说话,连自己一个人去买东西都不敢。不管叫他做什么事情,他都说"不",如叫他吃饭,他就说"不吃",叫他睡觉,他就说"不睡"。请问,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引导才能使他有所改变?答:除了天生的脾气秉性外,孩子的行为表现还受到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如果孩子属于那种特别退缩、不能与陌生人接  相似文献   

11.
王金战 《教育》2015,(1):17
在高考期间,家长都希望关键时期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更多地为孩子做些事情。可方式、方法不同,效果也会大不相同。家长究竟做些什么才能有效帮助孩子呢?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尽量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让家成为考生最稳定的支持基地。孩子考上理想大学深造自然是幸事,但即使失利也不能认定全盘皆输,现在孩子求学道路有了更多的选择。所以,家长要从内心认识到高考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要为当下这件事负责。家长和孩子最好通过协商,明确哪些事情是孩子自己要做的,哪些事情是父母要做的,哪  相似文献   

12.
爱上科学     
丁丁 《父母必读》2012,(11):119-119
这段时间,孩子会做一些让父母感觉头疼的事情:把大包的盐放到了脸盆里,把刚买的昂贵玩具拆个七零八落,把家里的酱油、醋勾兑在一起……别生气,其实他正在进行最初的科学探索!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渴望获得事情的真相,看问题也比小年龄的孩子要深刻。面对孩子宝贵的对科学的兴趣,如何能保护他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他的认识、拓展他的知识呢?  相似文献   

13.
正在开学初期,我发现同龄的孩子中,有的动手能力很强,有的却要别人的帮忙。在穿脱衣服、扣扣子和叠衣服上更是能够看出孩子之间的差异。对于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幼儿,我在和其父母的谈话中了解到,孩子在家父母把所有的事情都包办到了,怕孩子自己做得不好。  相似文献   

14.
潘蕴 《黑河教育》2012,(3):10-10
幼儿时期养成的自理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可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逐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经常做。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少奇同志说:“对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么叫管呢?不好好学习,品德不好要管;什么叫放呢?吃苦耐劳的事情,都要放心让孩子去做。这样可能孩子要跌些跤,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们受到锻炼,更好地成长起来。”在这方面,我们是有体会的。起初,我们因管理不到位,孩子不到3岁时便形成了娇骄、玩顽的脾性。如:尿湿了裤子,我们打他的屁股,他却说我们大人不给他  相似文献   

16.
暑假孩子有宽裕的时间,是父母主动和孩子一起经历事情,增进亲子情感的好时机。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没什么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也玩不到一块。其实,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非常多,比如可以在家里一起分享阅读、看电视、做家务,可以一起做运动和游戏,可以一起参加社交活动,可以一起养植花草鱼鸟,可以一起购物。  相似文献   

17.
《家教指南》2007,(5):32-33
对于1~4岁的孩子,一般家长都会以孩子太小为由凡事包办代替。其实,只要是孩子能够做、应该做、做起来安全的事情,父母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做决定。哪些是幼儿有能力决定的事情呢?  相似文献   

18.
1.使用肯定的建议和指示要优于否定的建议和指示 肯定建议是直接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来代替不可以做什么。如果一个孩子已经做或者将要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那么,孩子需要得到更好的建议,我们通过指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我们所期望的行为上来给孩子以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一、使孩子信任你。要想让孩子信任自己,首先,必须同孩子建立和谐的关系,经常给孩子讲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坦率真诚,不能有半点虚假。一旦答应了孩子做某件事,必须想方设法做到。说过不能做的事情,也一定要坚持不做,这样,你才可  相似文献   

20.
熊如珍 《学子》2003,(6):35-35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聪明,头脑也很灵活,但工作业绩平平,究其原因会发现,他们依赖性强,缺乏责任感。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独立个性、增强他的责任感,讨他的成长十分有益。从家庭教育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个性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中应明确哪些事情是应该由父母来做的,哪些事情可由父母帮助孩子做,又有哪些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做。对应当由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