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人文教育就是以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固有属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明确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之一,然其基本要义在<语文课程标准>和众多专家的"解读"中,却始终未能清楚解释.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当今流行的权威辞书对"人文"二字的释义有误;二是我国语文教育界对当代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人文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与"科学(工具)"相对的"人文"一词,只能是指"人类社会中一切以人为中心、主体的,能体现人的本性的各种文化现象",而不是如<辞海>所解释的"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文章在澄清以上失误之后,着重对"人文性"及其相关术语作出简要而规范的解释,并以课文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它是决定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我们只有认清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科学阐述,解决了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性质问题上存在的文与道、思想性与工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之争。事实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颁布施行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语文课程的作用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一门具有人际交往与交流功能的语言,更有助于学生人文底蕴的培养,形成多元文化视角和跨文化思维能力。蒙古族学生的汉语文教学工作十分重要,而要提高蒙古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成效,需从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人手。  相似文献   

5.
贾平 《现代语文》2009,(12):158-159
语文新课标明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教学和学习自然应围绕这二者进行。同样评价考核也应围绕这两者进行。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阐述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界定,向我们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必须协调发展,不能只注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文化"一词,在讨论语文和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的时候,"课程标准"有着非常明确贩的文化视野,它是在文化这个宏观的层面上认识语文和语文课程的.以往关于语文课程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论争,这种论争发生在语文课程的内部,事实上,工具性也好,人文性也好,很难以一方否定另一方.<语文课程标准>跳出语文看语文,把语文作为一个整体置放于文化的语境中,从文化这个更高的层面上看,工具性与人文性都是语文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融合,统一实现语文课程的文化功能,无法截然地分割开来,这样,"课程标准"实际上解消了那个没有结果的论争.语文教师要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学习和实践"课程标准",应该有非常自觉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8.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语文教学往往偏重于工具性,淡化甚至回避其人文性,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叶圣陶指出:"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不是目的,比如锯子、刨子、凿子等."显然,叶圣陶更注重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他认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教师与学生双向体验生命运动的过程.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也是人文性的应有定义.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它是决定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我们只有认清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科学阐述,解决了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性质问题上存在的文与道、思想性与工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之争.事实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必须弄清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分开来说就是人与文化,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了我们常说的社会性、思想性、情感性等含义。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传统的语文课解读,追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人文性"纳入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并强调语文课程人文性即文化性,是语文课程价值和意义最终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为语文课程实施的核心内容。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文化信息语文课程标准充满着文化信息,是文化内涵丰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李莉 《现代语文》2011,(10):89-9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强调的是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等内容。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有益于发挥语文的审美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情操陶冶、人格完善和悟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思想性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属性,恰恰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对接点,并完全融入二者之中。面对今天的语文新课改,作者认为语文教育要做到培育学生文化知识与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的这些话语,相信每位语文教师都不陌生。  相似文献   

18.
周莺歌 《新疆教育》2012,(13):223-223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晤丈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践性特点;“人艾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先突出人文性,而后加强工具性,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才是晤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说明语言文字不但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而且是传承人类社会文化与文明的工具。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思想之一,是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特点之一。它指出,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应该重视语文对学生思想的熏陶、感染。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小学语文悲剧作品教学中的人文性渗透,谈几点体会及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