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世界大赛分析我国田径运动实力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世锦赛和奥运会田径比赛分析可知,我国田径运动水平与世界田径运动水平差距较大,我国田径运动整体水平较低.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际观察法与数理统计法,由世界大赛出发对我国田径运动实力状况与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田径运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为我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近七届奥运会和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我国田径运动水平的变化,发现改革开放30年我国田径运动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发展问题是制约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从项目特性本质认识变化、训练理念、特色训练理论、训练设计、训练保障、训练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对30年来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研究,发掘出我国取得的宝贵经验,揭示出存在问题,为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从世界田径赛事中国队的表现谈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比较法,对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田径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名次和历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所取得的成绩和项目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我国目前田径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今后几年我国田径运动的努力方向,以期对我国田径运动在世界体坛的落后局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田径运动在历届奥运会上进入前八名的成绩、我国田径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情况以及我国田径运动在历届奥运会上参赛人数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试图从中寻找出我国田径运动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为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田径运动在我国是一项深受大众喜欢的体育运动.在我国发展时间较长,拥有较多的实践经验.而且在中国奥运历史上有着较为深远的发展进程.当然田径运动每一个辉煌的历史成绩,都离不开田径运动员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体能训练.科学有效的体能训练产生的积极影响在运动员身体以及事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其终身受益.本文就田径运动中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视角:田径运动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蒋国勤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4):391-392,390
通过对田径文化概念的界定,针对田径运动的特点,探讨了田径运动的体育文化价值,从而为我国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基层业余田径运动训练初级选材被选群体和12~16岁奥运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业余体校)在训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基层业余田径运动选材进行了研究.首次提出了田径运动专类选材的概念,根据我国基层业余田径运动的训练特点,构建了基于专类的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初级选材后的试训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在复选中引入"核心竞技能力"和"典型指标"概念,简化了复选指标体系,从操作层面上使复选更加符合基层业余训练选材工作的实际.  相似文献   

8.
我国田径运动职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田径运动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阐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和国际竞技体育的商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是促使我国田径运动职业化的必然。提出业余体育、专业体育和职业体育并存是“奥运争光计划”和我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我国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提出田径运动职业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田径,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要想使我国体育运动立于强国之林.必先振兴田径运动。应该看到,我国田径运动的成绩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田径运动落后的原因何在?怎样才能寻到发展田径运动的金钥匙?这是体育界有志之士及广大体育爱好者苦思冥想的问题。为促进我国田径运动尽早腾飞,我们特地编发一组有关田径的稿件,供读者们参考。中国奥委会主席钟师统同志为振兴田径运动亲笔题词,值此深表感谢。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和数理统计法等,阐述了第15届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各国奖牌分布情况以及世界田径运动竞技格局的变化趋势,揭示了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裸体竞技是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文化特色,是古希腊人区别于异域蛮人、彰显身份认同的关键所在。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原典史料出发,基于身体哲学视角,对希腊城邦时代的裸体竞技进行了文化解构。研究认为,裸体竞技的兴起及衰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裸体竞技的文化建构表现在:运动场馆作为古希腊城邦独特的公共空间,萌育与形塑了希腊人的体育传统;宗教、政治、军事作为古希腊社会的权力载体,建构与塑造了希腊人的身体行为;健康、美等作为城邦内自然个体的向往追求,推动与促发了希腊人的主体觉醒;邦外排斥与邦内歧视作为竞赛参与的隔离方式,催生与造就了裸体竞技的排外属性。同时,古希腊城邦时代的裸体竞技存在社会驯化与本体弱化,观念超前与范围自限,公民民主与外部隔离,参与平等与内部歧视等诸多时代局限。结合裸体竞技的局限性与特定社会现实,得出了身体观念的内化是体育永恒的主题,平等理念的深化与参赛歧视的规制,审美观念的异化与个体体态的表现,文化情境的固化与个体竞赛的参与,运动项目的文化与竞赛项目的选取等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职工体质调研报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92年11月经国家体委批准成立调研组,历时近3年,完成《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研究工作。样本来自21个行业分布于东、西、南、北、中22个省市的64个大型企事业单位。合格样本112530人(男62346人,女50184人)。其中,18岁到40岁66804人,41岁到59岁(女到54岁)45726人。调研的内容与指标分为询问项目6项,测试指标有20项。通过调研,了解了我国职工的体育锻炼年龄与人数的变化情况;影响我国职工体育锻炼的因素;我国职工的患病情况及中国职工的身体形态、机能与身体素质的现状和某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14.
从体育本体论视域对身体素养、体育素养、健康素养的内涵及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身体、技能、行为是构成体育本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是人的第一存在,是体育的第一本体,身体是技能与行为的寄宿,技能与行为是身体的延展。身体素养来自于身体活动,具备身、心、行、知的统一性;体育素养即体育学科素养,生成于体育教育活动,包涵知识、技能与能力三要素;健康素养生成于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四个关键要素。身体、体育与健康素养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始终存在着从属、关联、辩证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支撑,协同构成大的体育本体。  相似文献   

15.
入籍运动员平等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权利并平等承担相应义务,但基于入籍运动员在身份、职业、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需要对其入籍到退役全阶段权利义务进行特别规定。在入籍阶段,其面临入籍条件与参赛资格的双重制约,需要满足入籍国国籍法及相关国际体育组织的规章制度;在职业发展阶段,其也面临公平竞争与人格利益方面的权利保障与义务履行问题;在退役阶段,其劳动者法律地位与社会保障也需特别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16.
目前,体育特色小镇定位重叠度高、有产品无产业的问题层出不穷,亟待解决文化内涵凋敝与产业逻辑缺位的桎梏。基于体育特色小镇的现实困境,首先,通过回溯特色小镇的历史印记,加强文化承继与产业逻辑的高度耦合与深度作用,认为体育特色小镇应与文化相契合,与产业相呼应,体育特色小镇培育必须回归中国的文脉传承,强调文化自觉与认同,遵循产业链演化规律,增强产业链联动效应。其次,依据产业链纵向蔓连、横向延展与交织协同3个阶段的空间形态、节点关系、投入成本与风险管理的变化,剖析产业链演化阶段与区域的特征,明确体育特色小镇产业培育的重点。最后,提出体育特色小镇文化源与产业链耦合的本质与路径,探讨在文化内源性要素指引下,体育特色小镇产业链空间演化的价值增值过程,从而发挥小镇的承继功能、代谢功能、整合功能与嵌套功能,实现体育特色小镇的生命力。研究认为,在区域条件均较薄弱的区域,应加强政府的扶持与引导,以文化认同为纽带,深耕产业链节;在区域条件一强一弱的区域,促进要素资源流动互补,预防产业链关联能力不足的隐患;在区域条件均良好的区域,以“体育+X”与“X+体育”的联结布局,创新网络嵌入机制,拓宽物理空间、文化空间与心理空间,实现小镇与城市的共享、互融与共生。  相似文献   

17.
推进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我国体育事业一贯的价值追求,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时代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差异化、不均衡,与公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这种矛盾体现在: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制度差异化,公共财政投入二元化,资源配置非均等化。应完善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建构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城乡公共体育资源一体化供给与配置,不断缩小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之间的发展差距,让城乡居民更加公平地分享体育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论的主体哲学理论,分析主体性的哲学内涵,以及人的主体地位与体育存在的关系。体育主体性,是人主体性生成的一部分,是人本质实现的表现形式。人在合规律合目的的体育活动中,自觉感受生命力量、身体活力和运动位移,所带来的生命存在感与主动欲求,体育是人的类存在的主体象征。在体育主体性的理论奠基中,分析体育主体原则、主体素质和主体诉求的思想内涵。并进一步考察体育主体的内在性、外在性、能动性、受动性、参与性和观赏性的思维品性,希望在人本质的意义生成中,建立起体育与人主体性的哲学关怀。  相似文献   

19.
从融合与创新双视角,对英国拉夫堡大学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的"三大融合"与"四大创新"经验进行剖析,以期为中国休闲体育人才培养及发展提供启示及借鉴。"三大融合"包含理念融合、制度融合和资源融合;"四大创新"囊括科研创新、智库创新、模式创新和引领创新。借鉴英国拉夫堡大学的"三大融合"与"四大创新",我国休闲体育在专业建设中需转变理念、优化制度、融合资源,从而实现科研智库、齐头并进,模式多元、引领社会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分析框架下,将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带入现代性的构建和反思之中,就足球运动在一百多年的历史里如何与国家、市场和社会发生联系进行了探讨,从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倒逼下的启蒙,到建国后反映国家意志,成为国家政权建设的一部分,从引入市场机制后开启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先河,到现如今社会治理模式和机制的全新尝试,国家、市场与社会三个系统相继出场、相互影响、逐步磨合,其过程很好地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国家治理的特征和演变。在当前背景之下,于中国足球实践场域内打造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形成界限清晰、良性互动的足球共同体尤为紧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