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在十几年前,配乐诗歌散文节目在各类专业广播频率当中都是很火的广播节目类型,特别吸引中青年知识群体听众。曾几何时,广播文学节目有些衰落了,可能因为网络资源的低成本共享,可能因为经济大潮对于中青年知识群体头脑的洗礼。虽然很多的听众离开了广播文学,并  相似文献   

2.
与广播结缘已经很久了,我作为一名广播新闻工作者,出于对广播的热爱,平时对热线电话节目关注较多,我觉得很多的广播节目因为有了热线而显得更有“味”了。与其他的媒体相比,广播的热线电话节目以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成百上千听众的热情参与。近年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各市电台纷纷开办“广播热线”节目。这种听众即时参与。广播即时回应的互动。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听众的心理需求,较好地解决了广播节目的贴近性、主动性和可听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地广播电台纷纷推出直播板块节目,实现传播与听众的双向交流,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我们放松对节目的整体策划与运作管理,好事没有办好也会大煞风景。目前,有些广播电台直播板块节目出现的调侃、闲聊倾向,就明显降低了节目的文化品位,背离了听众的审美需求,造成了广播资源的严重浪费,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四点。一、有的广播电台面对直播热,缺乏冷静的思考,忘了自己办节目的现有能力,盲目上直播节目,有的还以全天直播自居。出于这种盲目性,在设计直播板块节目时,只好找来几张兄弟电台…  相似文献   

5.
曾几何时,由听众点播歌曲开始,热线电话在广播电台的节目中初试锋芒,时隔不久,热线电话已在广播中热气腾腾地发展起来了。现在广播节目中的热线电话可谓内容品类纷繁,形式多样,成为吸引听众参与广播的一个极富生命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我国广播中的节目管理和播出工作的机构,是在—九五四年建立起来的。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方的人民广播电台相继成立了节目部或播出部。为什么要有节目部或播出部呢?我们先从广播宣传工作的特点来看。广播宣传工作的特点是:通过声音和听众联系,传播迅速、及时,而且影响广泛;广播和广播节目受时间的限制,任何一个听众都不可能听完一个电台的全部节目,在同一时间内不可能同时听两种以上的节目;广播的声音瞬息即逝,错过节目时间就很难再听到;广播节目的稿件虽然审定,还  相似文献   

7.
种丽华 《视听界》2002,(3):65-66
广播的主持人节目,以其内容和形式的特点看,有别于其它广播节目,一般是选取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话题,由主持人贯穿节目、邀请嘉宾或开通热线吸引听众参与节目的一种交流形式。这种交流是由双方共同完成的,其中嘉宾的谈话内容是节目的主体,主要是在传递信息,展现  相似文献   

8.
孟伟 《新闻记者》2012,(3):72-77
广播节目吸引受众的核心在于:如何营造特殊的更富有吸引力的独特语境,满足听众从其他媒介中无法获取的潜在需要。为此,广播工作者需要营造"节目语境",有效辐射、引导听众,并达成与听众的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9.
王小朋 《青年记者》2012,(32):49-50
广播音乐节目一直是广播节目中最受听众喜爱的节目类型之一。音乐节目除具娱乐作用外,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职责——引导、教育听众,提高听众的审美情趣。这就要求广播音乐节目的主持人适应这种需求,努力制作出优质的广播音乐节目。节目创优是一项系统工程,创优的节目虽然来源于日常播出的节目,但又高于日常节目,对日常节目具有示范作用。音乐对主题表达的能动参与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由语言、音乐、音响三部分构成。语言表意,音乐表情,音响表真。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广播音乐节目最富想象性,靠想象感受听觉形象之真、之幻、之美。  相似文献   

10.
听众是广播的主人。广播如果失去了听众,也就失去了广播的意义。因此,广播节目主持人必须要成为听众的知心朋友,把自己放在与听众平等的位置上,热情地为他们服务。《古槐树下》是河南经济广播电台惟一的农村节目,几年来,由于心系农民,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好评,一直保持较高的收听率。我作为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在实践中有不少体会。  相似文献   

11.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一年来和听众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广泛地吸引听众参与到它的各个节目里,构成了它总体风格中的一大特色。如何评价珠江电台为开创这种局面所作的努力?如何认识听众“参与”广播的积极性和重要意义?如何理解听众“参与”在广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为听众“参与”创造和提供条件?也成了广播理论探讨的课题。本文拟就此谈一些个人看法,以就教于老师和明友们。  相似文献   

12.
广播主持人节目是指在广播工作中,主持人参与采编等节目生产过程,并以个人身份,代表节目向听众传达节目信息,与听众直接或间接交流的开放性、综合性节目。主持人节目形式体现了大众传播交流、协商、互动的优势,密切了广播媒体与听众的联系,深受听众欢迎并广泛运用于广播节目当中,成为广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任汪澎 《新闻爱好者》2011,(12):116-116
广播主持人节目是指在广播工作中,主持人参与采编等节目生产过程,并以个人身份,代表节目向听众传达节目信息,与听众直接或间接交流的开放性、综合性节目。主持人节目形式体现了大众传播交流、协商、互动的优势,密切了广播媒体与听众的联系,深受听众欢迎并广泛运用于广播节目当中。成为广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郑伟 《视听界》2011,(6):107-108
一.广播谈话节目受欢迎的因素 1.主持人的魅力广播谈话节目受欢迎最关键的因素是主持人的个性,他们能与听众建立一种关系或是与听众构成一种亲密的联系。2.参与的力量广播谈话节目受欢迎的因素还有听众的参与和感情投人。电视观众通常只是被动地注视着屏幕,而广播听众喜欢参与进来,并与其他人的参与产生共鸣。电视谈话节目主要是由现场观众和嘉宾起作用,而广播谈话节目会吸引许多听众打进电话。  相似文献   

15.
纵观广播发展史,社会的需求推动着广播节目的更新和广播技术的发展。从我接触广播工作开始,短短十几年,广播就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发展。第一次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各级电台由录播节目发展到部分直播和全时段直播,使广播信息传播速度再上一个台阶。1989年收音机脱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人们期待快速的新闻报道和及时的消息传递,而电台直播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听众参与节目。从听众点歌到股票点评,人们参与热情随90年代中期股市发展而高涨。几乎所有的  相似文献   

16.
纵观广播发展史,社会的需求推动着广播节目的更新和广播技术的发展。从我接触广播工作开始,短短十几年,广播就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发展。第一次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各级电台由录播节目发展到部分直播和全时段直播,使广播信息传播速度再上一个台阶。1989年收音机脱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人们期待快速的新闻报道和及时的消息传递,而电台直播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听众参与节目。从听众点歌到股票点评,人们参与热情随90年代中期股市发展而高涨。几乎所有的  相似文献   

17.
“广播节目要创新”,虽然老生常谈,但形势发展时时向我们提出新的要求,特别对于大都市翼下的小郊县电台,这既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个新课题。如何创新?这不仅仅是调整一下节目设置,改革一下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更为重要的是认识观念上的创新,广播节目必须与受众的心理需求相合拍。 我们电台过去10多年来实行每天8小时分段播出的节目时间表。1993年开出调频广播后,考虑到人员、机器等因素,仍然是“一套节目(有线、调频)两条线,8个小时分4块。”老腔老调总摆脱不了有线广播的感觉。目前上海市空中电波之战日趋激烈,新闻媒体的竞争如火如荼。如果我们故步自封,自甘落后,那么就会失去听众。广播一旦失去听众,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农村广播的受众——农民结构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就拿我们的奉贤县来说,目前已有10多万农  相似文献   

18.
刘莹  崔惠芳 《今传媒》2012,(10):93-94
媒介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广播节目如何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节目设置是提高竞争力的基础,节目设置要遵循轻松快乐、简短精炼、实用性、趣味性的原则,才能满足听众需求。改变节目品质是提高节目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要打造有风格、有深度、有力度、有广度的节目。创新节目形式是提高竞争力的不竭动力。广播节目只有在节目设置、节目品质、节目形式创新上多下功夫,做有竞争力的节目,才能吸引更多的听众,赢得听众信任,广播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高岩 《中国广播》2006,(12):40-42
一个广播节目如果没有好的节奏感,就很难有较强的可听性,自然也就不可能是一个好节目。从这个意义上说,节奏是广播节目的重要形式要素,而一个节目的风格和节奏有很大的关系。任何广播作品,包括新闻、访谈、专题、文艺……都有如何把握节奏的问题,但是对于像《万里长歌》这样每期将近两小时的大型直播节目来说,节奏的问题似乎尤为重要。这种重要性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时间较长,如果缺乏节奏上的变化,就很难留住听众;二是变换节奏的手段要讲究艺术。因此,从启动之初《万里长歌》的策划者们就一直把节奏放在了与  相似文献   

20.
直播热线使得听众有机会成为广播主体的一部分,可参与性,双向交流成为当今广播的时尚。然而在这种繁盛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如果组织不精心,准备不充分,这种电话交流很容易流于肤浅与雷同。如今越来越多的主持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反映节目收听效果的不仅是热线电话的数量,还必须关注热线电话的质量。笔者以为,组织适当的主持人采访,对于提高热线参与的质量,作用不可小视。首先,主持人采访可以使交流更具指向性。虽然主持人组织话题都具有一定目的性,但如果抛出的话题不足以吸引听众,时间的限制又使思考不深入,实际操作时往往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