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能自觉控制自己不做不该做的事,又能自觉支配自己去做应该做的事,这种善于控制自我行为的意志品质叫做自制力.自制力是意志的抑制功能.有自制力的人能够克服自己欲望和情绪的干扰,迫使自己执行已经采取的、具有充分根据的决定,或者坚决制止某些行动.青少年缺乏自制力不仅会直接影响个性发展,也会影响学业、生活的成败.……  相似文献   

2.
《小读者》2008,(12)
自制能力是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善于控制自己情绪和约束自己言行的一种能力。对一个人来说,自制力好像一辆汽车的制动系统。如果一辆汽车光有发动机,而没有方向盘和刹车的调节,汽车就会失  相似文献   

3.
自制力是人的一种意志品质,它是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并能有效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自制力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善于迫使自己执行采取的决定;二是善于抑制与自己的动机和意愿相违背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自制力是指能够控制自己、支配自己的行动。并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的能力。他表现为既善于促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去做的任务.又善于抑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幼儿这方面的能力较差,他们常常难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常常会有越轨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集体活动时插嘴、做不住、抢同伴的玩具、做事丢三落四等等。这些不良的表现不仅会影响幼儿的集体生活,还严重地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怎样提高幼儿的自制力,使幼儿健康发展呢?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制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个人能控制及调节自己的行为、坚持不懈地实现目标的能力。幼儿期是自制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幼儿自制力,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舞动治疗作为艺术治疗的一种形式,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章旨在探讨舞动治疗对幼儿自制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舞动治疗在幼儿自制力培养中的具体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6.
诸晓 《现代语文》2005,(4):15-15
什么是自制力呢?就是一个人自己控制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能力。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思想的,因而可以按照一定的目的,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动。  相似文献   

7.
心理自测     
心理自测你是一个完全消除了误区、一个以内心控制(而不是外界控制)的精神世界生活的人吗?根据下面二十五个问题,你可以衡量自己选择幸福和实现抱负的能力。尽可能客观地回答这些问题,以此来评价和估量你自己,你现在的生活。肯定的答复表明你有自制力,能够积极做出...  相似文献   

8.
技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陈增礼刘举华所谓自我教育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自觉心”和“自制力”。“自觉心”即个体主动向自身提出任务,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学习迁移;“自制力”是自我调试、自我控制及磨炼意志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它是一个人成长...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学习、生活和事业的动力,而恶劣的情绪则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坏影响,如果长时间维持恶劣情绪,甚至会导致身体心理疾病。因而及时调节情绪,把自己的情绪升华到有利于自己和他人、有利于社会的高度,是明智的选择。一位哲学家说过:“不善于驾驭自己情绪的人总会有所失。”人的情绪和其它一切心理过程一样,是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和控制的,这决定了人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驾驭自己的情绪呢?  相似文献   

10.
肖梅 《家庭教育》2002,(11):14-15
江阴读者韩莉问:儿子总是管不住自己,上课插嘴,骚扰同学。在家看电视没完没了,作业草草了事。老师说他没有自制力。我该怎样教育他? 生活中,人们会碰到许多诱惑,自制力弱的人往往不知不觉陷入其中;自制力强的人却能控制自己做出有利于自己和符合社会需要的行动。而通过环境创设和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是可以增强的。本期,我们来分享成功父母的经验吧。  相似文献   

11.
景爱萍 《甘肃教育》2011,(13):80-80
耐性是自制力的一种表现,即说话做事不急躁、不厌烦,能持之以恒的性格。这种自制力往往能使人在艰难困苦面前表现出坚韧不拔和自觉自制的精神,从而使个人具有一种震撼的精神力量,因此,培养幼儿的这一性格特征对幼儿的成长及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如果不及早开始培养孩子的耐性,孩子长大后可能要承受“恶果”,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孩子会变得霸道,容易被自己的情绪左右,稍不如意就觉得无法忍受,不能够冷静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不能承受挫折,以至于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等。因此,是否有耐性,是决定一个人人生和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青少年面对的不仅是都市繁华的一面,在身心和体魄上也面临着来自社会生活的考验,能否最佳地调节自我心理,关系到青少年能否以最佳的姿态活跃在社会生活大舞台上。一、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人最大的敌人是自我,人最难的就是超越自我。一个青年要完善自我,就要知道自己具备何种人格.由于人格具有倾向性、层次性,要了解自我,可以借助目前一些较为成熟的人格测量最表,比如国际上流行的艾森克人格量表等;二、正确认识别人人是社会的人,存在一个社会生活定位问题。有了定位感,就能够正确…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托丽斯·米凯尔博士调查了1000位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发现他们有几项共同特点:热爱自己的工作,生活态度积极,充满自信;能够从不愉快的经历中发现自己的力量;有决断力和自制力,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并选择最快捷的路线达到目标;正直诚实,坚持不懈,直至成功;敢于冒险,  相似文献   

14.
1、举重运动员竞技状态及情绪状态分析。 1.1比赛情绪饱满,精力充沛,积极性状态。 首先是要有充足的心理能量: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能量控制在高能量积极状态时,就会产生心理促进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运动员,能够产生准确的预测、果断的决定,就会动员自己的一切力量去完成动作,使运动水平发挥到最佳效果。其次是发挥自己强大的自制力。自制力强的运动员,比赛前能善于控制不合理的冲动和诱惑。比赛目的明确,  相似文献   

15.
在人的一生中,中学生时期是身体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一个阶段,其中自我意识是心理变化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自我意识,是儿童在一定年龄中所产生的对主体的自我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是关于人我关系的认识,如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等。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识到自己同别人的关系,意识到自己当时所处的情境并体验着当时的情感;能给自己下达各种各样的指令以调适自己的行为;能扮演适合自己的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并保持与之相适应的行为举止,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愈来愈受到广人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元认知学习理沦认为:人能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人能够意识到不同的学习方式、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当前的学习方式方法,能监控自己的心理活动;人能够从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所产生的后果中获取反馈信息,进一步评价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人能够依据是否有助于达成学习目标来调节自己所采用的学习行为方式.以便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据此,  相似文献   

17.
一、青少年情商素质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EQ),代表了一个人的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情商主要反映个体认知、理解、运用、表达、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以及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情感关系的能力。情商形成于婴幼儿时期,成型于青少年阶段,它主要是在后天的人际互动中培养起来的。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其学习和发展任务非常重要。但是,青少年由于面临着生理、  相似文献   

18.
主动性和自制力是健康人格的核心,也是两颗最重要的"种子",青少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两颗"种子"都发达的人,这就要培养他们做事具有主动性和自我控制的好习惯。何谓主动性和自制力?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像上海这个地方,接触了很多西方教育的思想,特别想让孩子自由、快乐、幸福地成长,不要给孩子那么多的  相似文献   

19.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进餐情况很是让人头疼:有的幼儿不会自己吃,坐在那儿等人喂;有的幼儿挑食,吃到自己不爱吃的食物便做呕吐状;有的坐在位置上东看西瞧;还有的则把整口饭含在嘴里,慢慢地吸吮……所有这些都是幼儿未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表现。不良的进餐习惯一是对孩子的健康有危害。如边吃边玩,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期下去会引起消化不良等肠胃不适;边吃边说话,常常会遇到呛食的现象,严重的会发生呼吸困难等。二是会影响到幼儿在园集体生活的顺利开展。如吃得慢,影响教师组织其他活动,影响到下一环节的开展。三是不良…  相似文献   

20.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句话让我想到爸爸常对我说的三个字:自制力。在你爸爸妈妈将要出门时,你会怎么想?在他们走出门外时,你会怎么做?我会不顾一切地抓起手机就玩,直到觉得写作业的时间不够了才松手。正因为如此,我有好几次都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爸爸对我说过许多次,要有自制力,控制住自己不要碰那些电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