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  相似文献   

2.
正这个夏天,又一届学生毕业了。蓦然回首,时光飞逝,每个人心中都涌动着留恋与不舍。周国平在《教育的七条箴言》里写道:"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多年的教育工作对我而言,就是一条借由现实磨砺而不断省察的心灵之路。如何"唤醒"学生的自我成长,成了我经常思考的问题。生活里,常见父母为子女拍照留念,留下珍贵的成长记录,父母的丝丝爱心蕴含在这些照片中。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也常常品味着这种为人父母的心情。在与学生相伴的日子里,仿佛有一份特殊的亲情贯穿其间,教会我用欣赏、发现、包容的眼光看待学生,亲近他们,用相机记录他们的点滴。毕业典礼上,我作为教师代表发言,说道:"三年来,我的相机拍下了许多关于你们的照片,军训、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目的就是生长,除此以外别无目的。那么,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生长什么呢?从经验中生长新知,从互动中生长学力,从回顾中生长素养,从感悟中生长品行,都是数学课堂应有的价值。数学课堂有了生长的力量,也就有了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的目的就是生长,除此以外别无目的。这一观点强调,教育要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生长。新课程呼唤充满生长力的数学课堂,即数学课堂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和提高能力的过程,教师能否帮助学生实现这样一个生长的过程,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长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浮躁与功利——论大学生学习意义的反思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躁与功利充斥教育空间,映射着学习意义的扭曲与异化。"太实用终究无大用"的教育辩证法迫使我们审视现状,追思学习的本真要义。对大学生个体而言,学习意义在于其能满足自身对真知的欲求及自我提升与自我超越的需要。抛开唯功利的尺度思想,用开阔深邃的视阈建构合理的学习意义,有助于那颗浮躁不安的功利之心净化、润泽、升华。  相似文献   

7.
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依据自己的经验哲学观、心理观和社会观,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课程观,对20世纪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杜威课程观的理论基础杜威的课程观是其实用主义教育观的突出表现,具体而言,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之外,没有别的目的。”在他看来,教育是一个自然过程,儿童和成人都在生长,只是生长的方式不同而已。因此教育无需用成人的标准来框定儿童,儿童的生长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观点     
正家庭教育应倡导"超功利"周孝正在《中国教育报》2014年6月3日上撰文指出,当下很多家长都向孩子灌输一种所谓的成功教育观念,为了这一目标,不惜扼杀孩子的兴趣,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其实,让孩子快乐地长大,长大后能有一技之长,能过上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这就是一种成功。作为家长,应该实行这种"超功利"的家  相似文献   

9.
用无功利美或审美界定艺术并不符合艺术发展实际,也是对康德"审美无功利"思想的误读、误用。审美无功利主要集中在审美主体的态度上,侧重自然美,并非艺术美。康德曾较为明确地指出了艺术美属于"依附的美",并非"自由美",并且认为"依附的美"才是"美的理想"且高于"自由美"。康德对"美的艺术"说明和划分及其对无功利审美原则的应用,只是一种类比和尝试,并非成熟的艺术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一、生命是唯一的 现代教育界喜欢用"生命教育"来应对教育的异化,即教育变成智性的获取和社会功利的手段与工具,而生命教育就是回归教育的原点,即教育不仅是手段与工具,也是目的,也就是通过教育实现人的意义与价值,通过教育使人由一个野蛮的人变成文明、有教养的人,通过教育让生命的张力得以发挥,从而获得人生的最高追求,即对幸福的索求,而教育对生命的忽视已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相似文献   

11.
自有"艺术"这个概念诞生以来,艺术自律与社会功利这两个问题总是纠缠在一起的.艺术的社会功利一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或者说艺术的社会功利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一方面,艺术可以通过表现和反映社会道德、政治生活直接作用于社会,以此来达到社会功利目的;而另一方面,则是艺术通过间接手段来影响社会达到社会功利目的,这就是强调艺术的自律、为艺术而艺术,通过改变人们的审美习惯而形成的社会影响,从而影响和改变大众的审美倾向以及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2.
一、无功利色彩的教育才是健康的教育
  如今有不少中小学流行扣分的惩罚和夺得流动红旗式的奖励,其实这都是我们教育学生的手段,但它绝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因为这种教育的手段还有缺陷:学生之所以按照教师的要求争先恐后地去做,更多的是为了不被惩罚或获得某种奖励,也就是带有功利色彩。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传统教育目的观的影响,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变得日益明显.改变这种观念的途径就是重新认识并界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通过教育"以人为本"来实现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革新,由单纯注重知识转向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素质和能力的复合型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请别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否,这关系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的成败."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学术界呈百家争鸣的状态,而其中历经时间最长、争论最多的也就是对语文教育功能的探讨了。什么原因呢?因为语文教学是我们的母语教育,这就决定了其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且这种功能和价值具有多层的复合性。学术界对此的争论主要就是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孰轻孰重的问题。这种争论由来已久,上至古代有"文"与"道"之争,下至现代有"功利本位"与"人文本位"之争,其实后人之争,也就是历史上文道之争的延续。"功利本位"与"人文本位"的概念是四川省教育学会研究员纪大海先生根据论争者的意见提出的,其实也就是到底重工具性还是重人文性。纪先生认为,不论是功利本位论还是人文本位论,论者们都从各自审视问题的角度出发来认识语文教育的功能,各有其理,自成体系。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就是他们都属于单功能论者,尽管他们都承认语文教育的多种功能,但他们往往又要在这种功能中起一个核心或基本功能。纪先生的观念是,语文教育绝不是单功能,而是复合功能,也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整合。笔者颇认同纪先生的观点,下面笔者将从语文教学中的一、环——作文教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据笔者的观察、了解和分析,现代中学生作文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需要懂的人来办。"懂"已属不易,平心静气地"行"则更难。生长在泉州这座传承与创新并存的历史名城,郑文伟局长的思想也深刻地打上了勤勉务实和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印记。这位低调的学者型教育管理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畅谈教育、历史和人文,质朴中不乏智慧的语言为我们打开了泉州教育的一扇门,入其中,方觉是桃花流水,别有一番天地。  相似文献   

17.
贾玉超 《教育学报》2012,8(6):52-60
教育中存在的"国家主义问题"是不同国家遭遇功利教育的共同根源,要克服功利教育就需要一种明确支持合理分配教育权威以及确定国家干预教育的合理限度的民主教育理论。杜威的民主教育理论批判性地分析了教育中的"国家主义问题",但他并未为教育权威的分配提供具体见解;努斯鲍姆声称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是,功利教育必须向民主教育转型,但遗憾的是,她并未在学理上分析这一转型的涵义、机制以及可能性;古特曼的审议民主教育理论使得教育权威在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和家庭等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成为可能,并且支持就教育公共事务相关的道德分歧以公民审议的方式达成各方都可接受的公平条款和原则,从而避免教育中过度的国家主义问题。但是,他(她)们的理论都没有彻底解决"国家主义教育之合理事实"与"作为目的的教育之光辉理想"之间的矛盾,而只能在两者之间取得某种平衡。  相似文献   

18.
教育:跨越功利主义复归人性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在高扬功利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走向功利的极端.功利性膨胀的另一面是关怀人性的萎缩.在此"胀"彼"缩"之间,教育衍生了它自身发展的诸多困惑与危机.寻本求源,这些问题的消解之法最终还要在教育的"曾经状态"中寻找,即从"关怀人性"出发构建教育.正是基于这一逻辑起点,本文所倡导的人性教育在目的观、课程观和方法观上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保存和发展了人性的教育追求.  相似文献   

19.
顾准 《文教资料》2012,(22):87-89
审美是一种移情,它体现为人之为人的精神愉悦的或是灵魂净化的,可能达到思想的启悟,体现为灵魂的终极关怀。正由于无功利无厉害,没有实际目的,拒绝物欲,审美才是精神的高蹈,然而审美的"无功利",却是以"有功利"为历史与心理前导的。原古巫术的目的与功利意识,为原始审美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实际功用形式和原始文化态度,为原始审美意识发展提供土壤;审美和日常生活联系,呈现由功利向非功利的过度和转化。审美在功利性转化为非功利性的过程感受精神的愉悦。  相似文献   

20.
秦林芳 《文教资料》2007,11(36):21-23
晚年丁玲复出后,追求政治功利往往成为其创作的出发点;而她对政治功利的追求又往往诉诸道德视角,从而以道德诉求的方式表现出对政治功利的关注。从其对《杜晚香》作为政治"亮相"之作的权衡、该作发表过程的周折到发表后的诠释,都可以看出丁玲对作品之外的政治效应的追求。为了这一效应,丁玲经过反复掂量,选择了"永远正确"的题材和主题,并以陈旧的道德视角表现出落后的道德观念。政治功利与道德诉求这二者的聚合是晚年丁玲创作的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