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这样一段:“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进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侯,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么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我在分析这段的词语时采用了比较法。第一步,让学生找出用得好的动词,如“沾”、“涂”、“衔”、“扣”、“掰”。第二步,用比较的方法体会这些词语的准确性和使用这些动词所表达  相似文献   

2.
直观解词,就是运用直观方式解释抽象的词语,使学生既易于理解和记忆,又利于发展观察、思维能力。一、实物解词这种方式就是利用实物来表现词义。如讲《美丽的树叶》中的“半红半绿”时,一位教师把课前采集的一片红杏叶,一片绿杏叶和一片绿中带红的杏叶举起来,问学生:“看看,哪片是半红半绿的呢?”学生立刻答对了。教师又问:“那么,‘半红半绿’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在我印象中,中学时代的作文比较偏重于纪实描述。其实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不但表现于能够及时捕捉到生活中的“闪光点”,具有一定的描绘表述能力,而且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想象创作能力。我甚至感到后者更为重要。比如发生在去年年底的印度洋地区的海啸,我可以出这么个题目:“遭遇海啸”,大家不防设身处地,发挥想象,寻觅不同的视角,写出一些富有特色的文章来。——出题者语  相似文献   

4.
5.
解词造句     
上课了.老师检查上节课的课后练习情况,发现一位男生用“以身殉职”造句造的是:  相似文献   

6.
解词小议     
有一次,我发现学生語文試卷中的詞解几乎每一条都带有“本課”两字。如千鈞一发——鈞,三十斤。一根头发上負担千钧的重量。本課比喻万分危急。(着重点是我加的,下同) 吼声——猛兽叫的声音。本課指江水奔騰的声音。与陣地共存亡——本課形容孟泰保卫国家財物的决心。我不知道試卷中出现的“本  相似文献   

7.
解词一招鲜     
本人曾经就词语解释写过两篇豆腐干,一篇《有感于你知道什么意思吗?》刊发于《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9期,另一篇《三眼一板——画出来的精彩》发表于《教学月刊》2008年第3期。今天再写解词一招鲜,源于发现词语解释还有许多东西可以挖掘,值得探索!一、读出来  相似文献   

8.
每篇课文都会出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而这些词语也往往成为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思想内涵的绊脚石。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背诵一些抽象的词语解释条文,或机械地解释词义,往往使学生一知半解;或机械地人云亦云.并不能真正懂得词语的意思,更不能领悟到这些词语在文中所起的表达作用。下面,笔者就以几则名师的解词教学片段谈谈他们的解词艺术。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渠道。如何恰如其分的利用现代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是电化教学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11.
“诗歌 ,是从生活的泥沙中淘洗出来的灿烂的金子 ,是从生活的丛林里突然发现的奇异的花 ,是从百花之精华里酝酿出的蜜。”(何其芳语 )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 ,品味诗歌的意境。怎样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把诗歌教出“诗情画意”来呢 ?实践证明 ,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电教媒体 ,常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1 借助电教媒体 ,渲染意境 ,酝酿学习情感  诗歌是诗人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情感写照 ,因此诗歌教学要“知人论世” ,由“境”入“情” ,从介绍诗作的时代背景、写诗缘由、具体内容出发 ,生动地渲染课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我为了解决自然教学中的难题 ,借助电教媒体在自然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其效果比较显著。1 借助摄像机做自然实验1 1 户外观察 ,操作实验针对教学内容需将学生带到室外观察 ,自己动手操作实验 ,如象教学《用茎繁殖植物》、《保持水土》等内容 ,其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自己动手 ,亲自观察、操作 ,可是实际情况不允许 ,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以教学《用茎繁殖植物》一课为例 ,拿桃树枝条做嫁接实验 ,每位学生至少要两根桃树枝条 ,三百多学生 ,就需要六百余根桃树枝条。如果把几种嫁接的形式都做的话 ,需要的材料就更多了。显…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从生活的泥沙中淘洗出来的灿烂的金子,是从生活的丛林里突然发现的奇异的花,是从百花之精华里酝酿出的蜜."(何其芳语)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品味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为了解决自然教学中的难题,借助电教媒体在自然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其效果比较显著. 1 借助摄像机做自然实验 1.1 户外观察,操作实验  相似文献   

15.
《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教学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当时人们的悲痛心情,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学生对周总理生活的时代和他们的光辉业绩缺乏了解,要让他们与作者特别是当时人们的感情产生共鸣,以情悟文,是相当困难的。我在教学中借助电教媒体,突破了重难点。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在学生预习全文,查抄了生字新词以后,我简介了当时的背景,周总理的光辉业绩。接着用饱含热泪的范读,形成了一种深沉哀痛的气氛,为全文定下  相似文献   

16.
解词方法谈     
汉语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其词汇之丰富浩如沧海。如何理解、掌握和解释这么多的词语呢?单凭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解词规律和方法是很必要的。从我多年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以下解词方法。1.直接叙述法:就是从词语的自身反映的功用、性质和状态诸方面直接描述其意义。例如: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相似文献   

17.
解词三议     
《现代汉语词典》具有严肃性和一定的权威性,给读者以很大教益。我在使用它的过程中,同时也曾发现一些不足之处,这里举出来,如果能起到一点“白壁去瑕”或“锦上添花”的作用,那是我所希望的。 (一)“赋闲”《现代汉语词典》注云:“晋朝潘岳辞官家居,作《闲居赋》,后来因称没有职业在家闲着为赋闲”。这个概念的外延太大,好象所有没有职业的人都可称“赋闲”。我读过的书少,还没见过一个把从未参加过工作的人闲在家里称做“赋闲”的例子,古今都未见这种例子。原来,“赋闲”虽有“没有职业在家闲着”的意思,但在使用的范围上却还有一个天然的限制,即“曾经有过职业的”。这个限制是由出典所带来的——潘岳是作过官(有过职业)以后又才在家闲着的。这种从官场中退出后的“闲居”,才叫“赋闲。”另查(《辞源》,云:“潘岳有《闲居赋》。今称人失职无事曰赋闲”。这就准确得多。这个“失  相似文献   

18.
解词四法     
词语教学应着眼提高学生的用词能力,引导他们仔细揣摩作者如何准确用词来写人记事、表达感情和突现中心。教学对可采取以下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解词三法     
解词三法○姚明成(江苏省淮安市城东乡文教办)词语解释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好,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1.描述法。描述事物状态,说明性质、指示、方位等。如:跳:两脚离地跃起;虎彪彪:高大威武的样子。2.分解法。词中的字意需要先单独解释后要学生合成。如:亡·羊补...  相似文献   

20.
要重视解词     
提高学生掌握词语的能力,主要包括解释词语和运用词语两个方面,这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基础环节。往年高考只考运用词语,没考解释词语。今年不仅考了解词,而且占分较多。这对于今后在语体文教学中重视解词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