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流浪远方     
王璐 《同学少年》2008,(1):37-37
我到远方流浪,在难解的古文明语言中徜徉,寻找比远方还远的故乡;我到远方流浪,在尼罗河旁的石碑前静静欣赏,追寻金字塔上闪起的第一缕阳光;我到远方流浪,在弥漫着黄沙的天空下仰望,任凭养育基督的太阳压在自己的肩上;我到远方流浪,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歌唱,记录汉谟拉比法典上被刻下的永恒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行走是一种姿态,行走更是一份心情。可以日行千里,走马观花;亦可以四顾茫然,怀古抚今。“读万誊书,行万里路”。古今中外,关于行走的书不胜枚举。文化寻根,历险,旅游攻略,介绍知识……都是有关行走不容回避的主题。在漫步中追索,洞悉那段流逝的历史,缅怀无从捕捉的辉煌;在旅途中,寻找从前,也寻找自己。行走在路上,行走在笔尖,用墨水涂下一抹完满。  相似文献   

3.
流浪     
  相似文献   

4.
流浪远方     
行走是一种姿态,行走更是一份心情。可以日行千里,走马观花;亦可以四顾茫然,怀古抚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今中外,关于行走的书不胜枚举。文化寻根,历险,旅游攻略,介绍知识……都是有关行走不容回避的主题。在漫步中追索,洞悉那段流逝的历史,缅怀无从捕捉的辉煌;在旅途中,寻找从前,也寻找自己。行走在路上,行走在笔尖,用墨水涂下一抹完满。  相似文献   

5.
诗意地流浪     
流浪,一定是没有目的地的,所以比起旅行,我想流浪这个词更适合我想要的出走。背上崭新的背包,锁上熟悉的门,微笑着告诉自己:这将是一次快乐的游荡!每到一个地方,不去查找什么名胜或古迹,就一个人游走,能遇见什么就享受什幺——和陌生人交换一个相互理解的眼神,驻足倾听街角的流浪艺术家手里的小提琴,被某条街道上的面包香气牵着鼻子走来填饱肚子。去乘坐每个城市的摩天轮,俯瞰着搜寻我要找的东西;去乘坐每个城市的旋转本马,从每个角度偷窥周围的一切,随意钻到一家咖啡馆坐到想离开为止。为一切让我眼睛多停留一秒的风景拍照,为每个让我  相似文献   

6.
庞云芳 《现代语文》2009,(7):128-130
流浪是人类历史上最原始的行为之一。这种行为在文学中备受青睐,成为文学史上重要的母题。在流浪者跋涉的脚步中,不仅背负着时代的烙印,而且最为令人惊叹的是那一步一步中丈量出来的强烈的追寻精神。穆旦的诗歌中始终饱含着一种对精神流浪的执着。这种执着使人震撼,在现实生存与个人精神的双重困惑下,又受“哈姆雷特情结”东移的影响,穆旦选择了精神流浪,以追寻生命继续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8.
9.
在苏北那个拥有200多名教师的学区里,几十年来,还没有人出走他乡去谋职,我却在不经意间填补了这个空白。好好的旱涝保收的职业不珍惜,为什么想到出走呢?说实话,我的出走跟金钱没有直接关系,只是想趁着年轻到外面走走瞧瞧,不甘愿在那个昏昏沉沉的小镇消磨时日。还有一篇文章给我的冲击也很大,那就是留美作家刘墉的散文《因为年轻,所以流浪》。一个醒目的题目完全抵得上数吨炸药的威力,一颗渴望飞翔的心顺势便登上了九重天。  相似文献   

10.
流浪与流浪文学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荷马开始历经数千年写作界的深情关注到了20世纪,劳身心之苦的经验感受和见多识广的知识阅历作为流浪的外在表现形态正渐渐被人们遗忘,但千年写作文化积淀的“流浪意识”并没有在写作者身上消失,而是以更多更复杂的形态表现了出来一是物理空间位移的游历行为依然普遍存在,习惯上称为“行万里路”;二是行为个体在无目的漂泊中,一种与个体或群体存在处境和精神处境相分离的生存形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身份——意识,笔者管它叫“精神流浪”;三是群体或种族在“失根”状态下,因被同化及精神本源的失却而凝积为一种隐蔽的社会无意识状态,我称之为“种族流浪”;四是一种逃避方式,本质上即是远离主流文化中心自我放逐至边缘处境,理论界定义为“流亡”。本文就此四方面的代表作家及文本试作简略举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文学的流浪主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浪是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流浪学”的出现与现代人的生命体验息息相关。1980年代中国大陆,人类潜在的流浪情结逐渐被唤起。作家开始关注流浪怀着希望和惆怅的路上状态,追逐他们精神演变踪迹,以及他们的人生观和生命形态。知青群体的城乡徘徊、青春流浪的都市表达和为寻找精神家园的化流浪构成了新时期学中的三种流浪类型,共同表达了被释放的人性状态。  相似文献   

12.
流浪     
李欢 《高中生》2011,(4):57-57
烈日炎炎,太阳似个火球在不停地灼烧着。它肆意着、张狂着,仿佛要把一切都给熔化掉。青灰色的柏油路面变得软乎乎的,散发着令人厌恶的气味。  相似文献   

13.
14.
渴望流浪     
3月17日晴孩提时,我那小小的心曾充满了躁动,我时常跑出家门,看看白云停留在了哪个地方,寻找鸟儿飞过的踪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作为写作现象的“流浪”,大体有三方面的内涵:一是指游历行为本身,另一种表达叫“行万里路”,二是指一种失“根”后的习理状态,对于写作来说可称之为“流浪意识”;三是指一种逃避方式,本质上即是、自我放逐”,远离主流化中心,走向生活边缘,也正是这些内涵将诗悬置于现实生活之上,使诗人游离于常态人生之外,流浪成为诗与诗人最具特征的外在形式,诗人因流浪而获得一种特殊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赋予作品以苦难和勇毅双重品格,诗人在黑暗中摸索,坚定而执着,最终凝聚为永恒的诗魂,这就是诗和诗人的神圣力量。  相似文献   

16.
流浪心情     
沈裔 《师道》2006,(1):55-55
我是一个不小心就让心情流浪的人。一杯温热的茶,一点幽幽的音乐,一本稍微有点看头的书,一缕柔和的阳光,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满足,一种幸福。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辗转于地铁、高架桥,穿梭于各种肤色的人群中,慢慢地流浪的感觉漫溢过新鲜。开始学会了自问自答,在面对或者背对寂寞的时候。在前行的路上,一次又一次穿梭于一个个挥洒写意的林阴道,享受着流浪带给我的涂鸦式的快乐……生活原本喧嚣、浮躁,简单、豁然的生活是人生的理想境界。而生活跟理想之间又总有着无法逾越的流离,于是乎,精心营造的只是一份心情,一种状态。有时很难给自己的思绪…  相似文献   

17.
18.
运用社会历史学、文化学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观点和方法,归纳梳理流浪女性形象在现代文学各时期的具体呈现形态,即新文化思想萌发期的苦闷求索,大革命后的理想幻灭,四十年代的继续挣扎和寻觅,从而认识关于女性意识的张扬与压抑、社会(家庭)角色的他律与自认等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9.
卢悦 《阳光搜索》2005,(9):44-46
如果是个三好生是不是就一定要好好学习,才算是不辜负老师,如果是个好孩子是不是就一定要完成父母的心愿,才算是不辜负期望?如果是个青年才俊是不是就一定要成为栋梁之材,才算是不辜负社会?如果是个海外学子是不是一定要学成归来。才算是不辜负国家?  相似文献   

20.
流浪未成年人所具有的独特心理特征在认知发展、行为表现及社会交往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有着明显不同。流浪未成年人受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自控能力弱、经常性地自我否定、不信任他人等情况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及社会发展。流浪未成年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政府加快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倡导社会工作机构从专业的角度介入该群体问题的解决,不断化解其中的社会矛盾。结合流浪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现状、特征及形成原因,从外展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总结梳理解决方案,为社会工作介入流浪未成年人服务的研究提供方向与思路,加强社会大众对该群体的重视,帮助流浪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