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搞清社会主义本质的原因不有简单地理解为教条主义地对待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十分明确的,没有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原因,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特征的论述当成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指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在对人类社会前途命运进行理论把握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勾勒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图景,而且提出了诸多关于“对社会主义的信心”的经典论断.这些经典论断为深刻理解“对...  相似文献   

3.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在批判和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思想的科学设想是自由人联合体;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的重要特征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辩证和谐关系;第四,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实现的重要条件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举辩证批判的利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根本改造和批判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不彻底性,吸取了其中的“合理内核”和“基本内核”,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本质特点加以革命的改造,坚定了革命辩证法的信念马克思坚持理论原则、重视历史遗产的价值、注重于挖掘前人精神财富的独创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主义理想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和发展趋势作科学分析基础上对未来美好社会的预见和设想,是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应有的规定性所作的理论论证。社会主义现实是指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的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近年来,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人们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打破了过去我们曾经对社会主义特征的某些僵化的理解,排除了社会主义不正确的附加,这对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用社会主义现实否定社会主义理想的思想倾向,其特点是用社会主义现实与理想间的差异来否定社会主义理想,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某些设想没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变成现实,以此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是空想。现实社会主义真的已推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证明他们的设想是空想吗?弄清这个问题是有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马克思、恩格斯曾断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如何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却没有展开论述;列宁对文化建设的论述较多,但没有明确提出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化建设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既做过重大贡献,又  相似文献   

7.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如果说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计划经济,那末,反过来说,没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也无从设想。是不是坚持实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能否存在和发展的重大原则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预见到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的问题。1844年,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这本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第一部经济学的著作中就明确指出,在未来的新社会制度下,  相似文献   

8.
一、唯物史观基本原则和“商赋人权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必然把社会主义与人权相统一1.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及其方法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其中包括关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和法权上层建筑的奥秘深藏于有关经济事实之中的论断,关于研究上层建筑必须以它所对应的经济基础为根本依据的论断,等等,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在科学性上高明于持“天赋人权”论的启蒙学者的地方,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够真正解开“人权”之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著名论断,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第一章中必须重点讲授的问题。特别是当前在学生中对这一论断存在的问题较多,他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暂时挫折不理解,从而怀疑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因此,重点讲授和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著名论断,是非常必要的。下面谈谈我个人在讲授中的体会。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著名论断,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和文明是不可分的,是须臾离不开的。这个问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虽然有过这样的思想,但还没有明确地提出来, 恩格斯在1847年写的《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曾提出,要造就“全新的人”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来,党中央一再强调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人们从事生产斗争和阶段斗争的实践活动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科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记载和总结。因此,历史教学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度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过去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材征概括的论述仅仅限于经济方面,因此是不全面的。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强调了崭新的社会意识、高度的精神文明。在邓小平同志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采取有力措施,真正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3.
倪德刚在《马克思主义既不能被“泛化”,也不能被“简化”》(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7年第11期)一文中指出:无论是泛化还是简化都向人们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f4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我们认为,如果不承认马克思的“两大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学说就不能成其为马克思主义。如果不承认、不突出这两个东西,马克思主义就与以往的社会主义学说没有质的区别。不承认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学说体系,就不能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全面、深刻,学说体系完整、严密。马克思主义不是垃圾桶,把不…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之后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基本上沿着两条路线发展 :一条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美学研究路线 ,另一条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派路线 ,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对这两条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路线和方向进行考察研究 ,是很有学术意义和学理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恩主义哲学和整个马克思主义一样,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一百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空前地发展了和丰富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世界观方面的翻天复地的大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独特贡献李会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恩格斯在同马克思创立、坚持和发展这一科学理论的过程中,作出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马克思曾经称赞恩格斯是“现代社会主义最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践性、合规律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根本的和基本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构建和发展其理论体系的关键所在;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是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实际上主要是通过人们对其方法的运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价值观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之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核,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马克思价值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对于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克服多样性的价值观念带来的负面效应,维护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反对和抵制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侵蚀,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座丰碑中的一块基石。马克思、恩格斯从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角度,即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特征方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做了科学描述,首次从质这个层面揭示了社会主义。他们的科学描述奠定了后来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指南。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流传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商品生产的观点,这已成定论。人们正是持这种认识看待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评价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商品生产。在我国已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多种版本的观点,基本上都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在国外,也类似。针对这种情况,有人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商品生产的观点“已得到全世界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