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三者间的重构目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所授课程内容的特性、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教学手段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有机的融合为一体,设计出适应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复合教学结构的构建思路。本文以高校数据库及应用课程教学为例,分析其特点并着重介绍如何基于三维一体复合教学结构重构教学系统中的要素关系。  相似文献   

2.
姜林 《体育教学》2008,(2):17-18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度出现很多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简单地从个体需要出发谈主体地位构建与主体地位,忽略了教学因素(教师、教材、学生)的联动效应,使教学无法体现体育课程特有的性质,教学内容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由此,我们不得不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所倡导的开放式体育课程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揭示了开放式体育课程是一种崭新的思维理念,使体育教学从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时间与空间、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体现主体参与过程的开放性。旨在为普通高校实施开放式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推理等方法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逻辑起点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体育课程与教学应该有从自身属性出发的逻辑起点。体育课程与教学是为了满足人与社会需要,传播体育文化的工具。"满足人与社会需要"体现了体育课程与教学具有的教育属概念的性质,"传播体育文化"使体育课程与教学具有了区别于其他课程与教学的种概念性质。因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教育价值是体育课程与教学的逻辑起点,并认为理想的体育教育价值应该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下,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首先要明白工匠精神是从业者体现出的职业精神,它是从业者道德修养、思想品质、行为能力的体现,是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其次要明白体育课程对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立足于新时代,把握其基本内涵,充分利用体育课程的实践性,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始终坚持渗透工匠精神的教育教学,广大中职体育工作者仍需探索新的理念和教育方法,更好地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体院体育系田径课程的特点,课程的结构与教学“纲要”,教学系统的构成与工作流程等问题的讨论与分析,指出了现行体院田径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依据现代教学论与课程论的系统,整体观与最优化理论对体院田径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与方法做了重点的陈述,提出了“精选课程内容、优化教学人员的结构、稳定教师教学任务与学术研究方向,按照身体素质教学→动作技能教学→发展专项能力教学”的三级教学模式,重建体院田径课程的整体教学方案,对体院体育系的田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校培养合格的机电专业毕业生,《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是必学课程,通过该课程是否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利弊对比,总结出要达到该课程的大纲要求,掌握机电专业相关理论和技能要求,只能进行“一体化”教学,体现了“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对比实验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得出: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注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体现课程优越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学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上海体育学院学生对武术专项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认知,并根据新时期课程改革理念,提出武术专项课程改革策略:教学设计以目标为起点;学习内容设计体现武术的多元价值功能;教学策略应注重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教学过程体现以认知、情感和集体为主线的发展规律;教学评价注重过程化、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一、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体育课结构类型 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新体育课程的需求,对课的结构进行大胆创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结构模式,而不必拘泥于某种一成不变的课程结构模式。因此又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结构,归纳起米大致有三种:第一种就是三部分的结构形式,在三个部分内,各自划分为若干个小部分,主要体现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之前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理念进行分析,认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一种超越,体现了一种回归的理念:回归“人本”、回归健康、回归生活;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体育课程的持续性改革与发展应在构建教学双方的新型关系、注重师生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更体现“特色化”、“时代性”和“文化性”等特征,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与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相适应的课程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12.
庞德豪 《体育师友》2011,34(2):22-23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中运用策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与人文关怀的整合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必须具有人文性;课堂教学是实施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审视了我国体育教学人文性的迷失,并提出体育教学与人文关怀整合的体育课程教学观。  相似文献   

14.
课程意识包含着教师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和资源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反映,支配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方式。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越来越要求作为具体操作者的一线体育教师,要用对体育课程的全新认识,将体育课程的全新理念,去指导教学行为,达到课程标准,体现课程应有的价值。一、什么是体育课程意识体育课程意识是体育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是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体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反映。它包括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本质、体育课程结构与功能、体育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论述了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下,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思想和观念的变革,指出了体育教学迎合新教学理念的改革措施。加强自身学习,使教师知识结构从单一结构向复合结构转变,可以转换角色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导"的真实价值;唤起学生参与意识,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从而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多样化的、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重复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中职机电技术应用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和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技能的分析,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几个方面研究本专业特点的教学标准。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认为目前“应试体育”为主的统一教学模式,完全偏离了我国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航线。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的体育课程设置模式,从教育观念、教学体系、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结构等方面论述了这种模式。  相似文献   

18.
泸州医学院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中,围绕"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的指导思想,对我院体育教学课程结构进行了大胆改革,对课程设置、内容结构等加以调整,并通过教学实验研究表明:新课程结构下的体育教学成效显著,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能切实保障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1体育教师合作教学的意义《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来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构建多样化、选择性的课程结构。2003年4月正式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在我国课程发展史上首次利用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来构建高中课程体育系和结构,使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模块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20.
法律类职业院校的《社区矫正》课程教学设计暴露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社区矫正》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能力培养的规律为主线,体现能力本位的教学设计观念.法律类职业院校要做好《社区矫正》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从政策、经济、资源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