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世界》(96—2)发表了《作曲家“宁愿”被侵权》一文,作者邱星仗义执言,列举了音乐侵权的事例,谴责了侵权者的行径,读后不禁拊掌称快。特别是作者叙及被侵权诸位作曲家的态度时,更令我欣然获悉在我们“被侵权一族”中,与我共识者竟是如此众多,遂大喜自己并不孤立!我确实说过:“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经常被侵权。”自我检查,也已认识到此语不当,实有违《著作权法》。幸亏读者诸君都能理解我,知我并无意声援侵盗者流。一不卖书,二不经销音像制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本刊先后刊发了几篇有关音乐著作权话题的文章,从不同角度谈及了音乐家(词曲作家)在著作权方面啼笑皆非的尴尬与无奈。邱星在《作曲家“宁愿”被侵权》中谈到:“对于作曲家们来说,经济和社会效益不能两全的情况下,他们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与教育家,黄虎威教授的作品、论著等成果众所周知,研究其器乐作品、艺术歌曲、专著的文章数量众多,而其有关少年儿童的作品却往往被人们忽略。《我和小树来比赛》、《我爱雪莲花》、《我驾飞船上蓝天》三首少儿歌曲作为附录被作者收录在《黄虎威艺术歌曲选集》上,在其发表的论文《要重视儿童歌曲的创作》中,也着重介绍了这三首曲子的创作经历。本文从结构安排、旋律特色、形象塑造、和声织体等角度对三首少儿歌曲进行分析,以探寻黄虎威在少儿歌曲创作中体现出的艺术特色与创作观念。  相似文献   

4.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年级:二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爱雪莲花》(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音乐课本第四册第八课《新疆好》)教材分析:《我爱雪莲花》是一首根据新疆哈萨克民族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2/4拍,曲调清新优美、明快活泼。  相似文献   

5.
关注大陆流行乐坛的人,从《黄孩子》,开始结识一位名叫何训田的作曲家,知道他的音乐与以往所有听过的流行音乐完全不同。那是一种生命中渴望已久、令人感动得想哭的声音。有人评价:何训田第一次为大陆的流行音乐注入了文化,完全属于中国的文化.他以挑战著称在《黄孩子》之前,何训田是和瞿小松、谭盾等作曲家的名字连在一起的。他们令世人对中国音乐刮目相看.何训田创立了 RD 作曲法,即任意律和对应律作曲法,成为中国第一位用自己的理论体系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他把所有的声音作为音乐的元素,并且自己动手制作乐器。他极具挑战性的音乐作品,如交响乐《平仄》、《感应》、室内乐《天籁》、《幻听》等,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广播和介绍。一些世界著名的演奏团体为他的作品在欧美作世界首演.因他对音乐创作整体变革的追求和贡献,美国“国际新音乐作曲家比赛1989——90”委员会授予他唯一的“杰出音乐成就奖”.俄罗  相似文献   

6.
2017年,在众多娱乐节目中,由湖南卫视打造的《歌手》吸引了观众的眼球,除了音乐上带来的视听盛宴,节目中张杰、迪玛希翻唱而导致的侵权事件引起热议,激起了大众对于音乐版权保护的讨论。可以说近几来年,选手翻唱侵权事件是屡见不鲜,从之前的《两只蝴蝶》引发的侵权纠纷到李代沫翻唱《我的歌声里》被原唱者状告法庭,再到如今的《歌手》。翻唱者侵犯了哪些权利,歌曲原创者的权利该如何保护,现有的法律又该如何来判定这些侵权责任,相关部门又该如何管理侵权问题、规范版权保护,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探究的问题。相较于欧美国家对于音乐版权十分看重,现阶段我国关于音乐著作权的保护方面仍存在漏洞,所以注重音乐版权的保护,也是提高大众对音乐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意识,从而更好的维护著作人的权利和促进音乐产业市场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刚 《考试周刊》2009,(48):45-47
艺术歌曲是作曲家根据诗人、文学家的杰出诗篇而创作的音乐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歌曲的伴奏从古代的《史记》中记载到中国近代的音乐作品,从西方的中世纪世俗音乐到浪漫派的接触作曲家的优秀艺术歌曲.一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及演奏中的整合能力.一直是困扰钢琴演奏者自我完善的一个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作品《被沉没的教堂》的详细解析,在音乐风格的整合以及演奏处理方面做了较深入的论述。文章还论及了音乐分析与钢琴演奏的“二度创作”及其相互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艺术的语言。王旭青的《言说的艺术:音乐叙事理论导论》一书将音乐艺术的叙事模式和叙事特色作为切入点,跳出了传统音乐审美模式的藩篱,使人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审美境界。作曲家凭借一定的音乐语言,通过设定的乐器和规定性的演奏模式,在听众的头脑中建构出虚拟的时空。音乐语言具备抒情、描绘和叙事等多项功能。从某种意义层面而言,作曲家是以“叙事”的方式使听众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新《纲要》中指出:“向幼儿适当地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认识民族文化的优秀和丰富,从而培养幼儿爱家乡、爱民族、爱国家的美好情感。”中华民族的民间音乐是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从目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来看,我们所开展的音乐内容单一,对幼儿各方面能力培养也很有限。而形式各异、体裁纷呈的民间音乐作品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在民间音乐的尝试和探索中,我依据音乐教育的目标和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1.
谭盾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他创作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他的音乐作品屡次获得国内外奖项,他的成功与"中国元素"离不开,也正是这一点让我对谭盾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听《地图》,看"音乐",谈点感受。  相似文献   

12.
斯特拉文斯基是美籍俄国的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和钢琴家。他早期创作了三部芭蕾舞剧音乐:《火鸟》、《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本文通过对斯特拉文斯基早期创作的三部芭蕾舞音乐特点的分析,来研究他在这一时期音乐作品的革新性以及同时代的人对他音乐创作方面的看法和态度。在对这三部作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来探讨芭蕾舞剧音乐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王奇 《成才之路》2010,(36):5-5
"‘新潮音乐’,这是一个难于作出科学界定的、所指对象相当广泛、比较混合、没有确切内涵与外延的音乐术语。"按时代划分,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音乐作品和作曲家都被称之为传统音乐。而80年代后,在世界文化趋于多元化发展的重大变革环境下,中国的一批作曲家在时代的呼唤中,采用现代作曲技法和表现方式,创作出新风格、新体栽的音乐作品,被称之为新潮音乐。  相似文献   

14.
徐沛东,作曲家,1954年生,辽宁大连人。1979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85年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任作曲、指挥。 曾创作大量的舞蹈、舞剧音乐及歌剧、交响音乐作品和大量的影视音乐、民歌及通俗歌曲,曾被评为“全国十大作曲家”之一。1996年获“中国歌坛辉煌二十年作曲成就奖”。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杰出的中青年优秀专家的光荣称号。 他创作的《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儿十六圆》、《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被评为当代青年最喜爱的歌;《亚洲雄风》被评为亚运歌曲最受欢迎、最佳广播歌曲第一名;电视连续剧《辘轳、女人和井》的音乐被评  相似文献   

15.
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历史发展到高峰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出现了众多的优秀作曲家,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音乐大师。他们的作品流芳百世,至今被人称颂。其中海顿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早期作曲家代表.莫扎特被誉为“音乐神童”,是中期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而贝多芬被称为“乐圣”,是古典主义音乐晚期的代表人物。所以说这三位大师代表着古典主义音乐发展的三个时期,我们对他们的音乐作品创作风格的了解,也是对整个古典主义音乐的完整了解。  相似文献   

16.
德彪西(Debussy,1862-1918)是十九世纪后期——二十世纪初期,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约在一九○○年以后,德彪西的印象主义构思方式及其表现手法日臻成熟。此后,大体上来讲,他的音乐作品是“描写”多于“抒情”的。较之古典及现代派作曲家的作品来讲,德彪西的印象主义式的“描写”是独具一格的。他的“写”着力在“意”(主观感受)而不在“形”。为果说《版画》还有,“临摹”的性质,还比较侧重于外在(具象)的描绘,《意象集》则侧重于主观感受(抽象)的表述。有的是恬静、柔和的朦胧  相似文献   

17.
<正>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在俄罗斯音乐文化艺术领域内,他的音乐风格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许多未来的音乐家;其主要代表音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三部钢琴协奏曲、六部交响曲、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会序曲《1812》、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等。一、我眼中的柴可夫斯基  相似文献   

18.
约翰·凯奇是美国先锋派著名实验音乐作曲家,是"机遇"(chance)音乐的代表性人物,中国《易经》对他的音乐创作有一定的影响力。本文以约翰·凯奇偶然音乐作品《变化的音乐》的创作思想为切入点,浅窥中国《易经》对约翰·凯奇偶然音乐创作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爱这土地》是中国著名作曲家陆在易根据艾青的抒情诗改编而成的艺术歌曲,这首艺术歌曲是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我爱这土地》是一首抒情女高音独唱声乐作品,在演唱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扎实的歌唱技巧基础来实现音乐形象,也需要艺术想象和情感的处理来更好的演绎作品。  相似文献   

20.
“人民性”是艺术的最高追求,冼星海和施光南是近代音乐史上仅有的两位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作曲家,他们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创作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音乐作品的“人民性”表现出一定差异。冼星海生活在抗战时代,他的作品的“人民性”主要体现为“救国救亡,反抗侵略”;施光南是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位作曲家,浓浓的“乡国之爱”成为其作品“人民性”的核心主题。冼星海与施光南音乐作品“人民性”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他们都牢牢把握时代主题,把滚烫、赤诚的爱国热情融入音乐创作,把民族音乐的灵魂贯穿于创作生涯,奏响时代的最强音符。文章试通过比较冼星海和施光南音乐创作的“人民性”,探索他们成为“人民音乐家”的原因,力图为现代中国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提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