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是大学生党员聚集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可靠接班人的摇篮.针对高校在党员发展、培养、考察、信念教育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必须加强学生党员基本理论素养和理想信念教育,健全基层党建组织系统,提高党员教育和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国建立了医护防线、社会防线和精神防线三条"防线",其中举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构筑的牢固精神防线是贯穿其中且是我们能够抗疫取胜的根本保障,疫情防控过程中展现的举国同心的精神力量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高度契合,抗疫过程中的鲜活案例能够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提供现实素材。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主体,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要使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充分发挥制度优越性,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坚定其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神圣使命就是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坚定大学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文章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怎样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校必须推动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大学生,推进十八大精神"三进",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培育当代大学生,使学生全面、深刻领会十八大的精神实质,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精神进高校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教师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充分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高校政治课的重要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高校政治课的路径,当代青年学生必须以新时代思想为指导,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6.
理想信念体现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一直是我党关注的重点.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发展历程,对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进行总结与反思,有利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也有利于规划现在、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进"工作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当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三进"的时代背景、内在要求、价值内涵、实践策略等方面值得认真剖析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进"工作,对于引领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结晶,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可以使广大青年大学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有助于加强其理想信念教育、培养理论素养、提升政治鉴别能力,从而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想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本课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应进一步丰富化、教育形式应进一步多样化、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三方面进行了论述,深入探讨了理想信念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育进行探讨,为高校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进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可以将全社会成员的诉求凝聚起来,使全体人民保持理想信念的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是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政治意识形态层面表现为坚定共同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在政治价值观层面表现为正确的政治价值判断及政治预期;在政治心理层面表现为向上的政治认同和理性的政治宽容。现阶段应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引导主流意识形态、整合政治文化建设主体力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2.
理想信念是人们最基本的思想观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当代大学生是否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以崇高的理想信念构筑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使其担当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对于应对各种挑战,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本指导思想,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内在灵魂,精神旗帜和思想武器。必须坚持以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统驭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世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夯实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信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中华各族人民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实证视域的农民精神富裕解析——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农民精神富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方向性、主体性、现代性和真实性四个衡量指标来看,当前河南省农民精神富裕取得了成效: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对精神富裕具有内在的强烈自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种现代意识逐渐形成,对各种精神资源的拥有和享受真正源于内心的体验。同时农民精神富裕还客观存在一些偏差,如理想信念弱化虚化和功利化,思想道德和伦理准则失范,精神贫困和富裕的"贫困"并存,精神文化消费结构层次较低,精神富裕的现代性方面还存在很大完善空间等。对于农民精神富裕的进一步提升,当前应进行激发机制、供给机制、矫正机制和保障机制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和发展轨迹的印证。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铸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红色文化一直伴随着中国革命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通过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可以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远大理想,进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尤其要重在理想建设。培养有理想的人,其哲学根据在于:有理想是人作为人的本质特征。个人理想不能脱离社会集体的支持。它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取决于是否反映和符合现实必然性。共同理想也不否定个人理想。现阶段中国的共同理想是“决议”所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有:竞争与协作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等等。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处理好的三对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动力,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与兼容并包、继承与创新、先进性与广泛性这三对关系。  相似文献   

18.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硕士研究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学历人才,是否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成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拟从分析硕士研究生理想信念的现状,进而探讨其对成长的重要性,并提出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社会所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精神风尚、道德准则等构成的价值认同体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促进其理论素质提高、理想信仰的坚守、道德素养和精神风尚提升,需要深入探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经历了前后相继的三个发展阶段。邓小平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逐步形成。江泽民提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成熟。胡锦涛提出的"和谐文化观",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