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夫·托尔斯泰是享誉世界的俄罗斯伟大作家,他的不朽之作流芳百世,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关于托尔斯泰的生平传记和回忆录前前后后曾出版多部,而世界上第一部托尔斯泰传记的作者是托翁生前好友,俄罗斯著名作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H.N.比留科夫(1860-1931)。1860年11月4日,H.N.比留科夫出生在位于科斯特罗马的世袭庄园。比留科夫是一个古老的家族,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5世纪。其祖父谢尔盖·伊万诺维奇·比留科夫曾任少将,参加过1812年抗法卫国战争,在著名的波罗金诺战役中身负重伤,被授予二级圣安娜勋章。其父伊万·谢尔盖耶维奇·比留科夫…  相似文献   

2.
1933年,伊凡·亚历克赛耶维奇·布宁成为俄罗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家,他擅长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写得也很出色。他的作品以描写帝俄时代贵族庄园的衰败,农村艰困的生活而广为人知。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冬苹果》、《兄弟》、《旧金山来的绅士》,中篇小说《乡村》、《苏霍多尔》等。1870年10月,布宁诞生于俄罗斯南部沃罗涅什的贵族家庭。作为一位知名作家,特别是193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不仅在他侨居的西方,而且在前苏联他都是名闻遐迩的顶级人物,但是他鲜为人知的私生活,却坎坷、浪漫而颇有传奇色彩。布宁15岁时狂热地爱上了…  相似文献   

3.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作家。他一生中曾经与中国及中国文化发生一定的联系,他在这方面的某些看法和态度,由于受到他世界观的影响,因而不免片面和失之消极。但,他仍然是希望更进一步了解中国和热切向往中国的。东方文化曾长时间吸引着托尔斯泰的注意力。1870年,他患着宗教苦闷时,就开始寻觅浏览东方宗教方面的书籍。不久,他搜集完成了《圣贤思想集》,其中包括着《圣经》、佛、中国的老子的言论。在亚洲各国中,托尔斯泰感到在思想上与他最  相似文献   

4.
一年与一生     
瓦连京·费多罗维奇·布尔加科走是列夫·托尔斯泰一生中最后一位秘书。布尔加科夫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他为俄罗斯和苏联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是布尔加科夫的女儿达·瓦·萝玛柳克关于父亲的回忆。  相似文献   

5.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坛上一座无可争议的高峰。他的作品全世界耳熟能详,他的名字也早巳被铸成一个难以企及的精神坐标。他作为享誉世界的文学泰斗之一,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代表着俄罗斯文学的宽度。透过他的文学作品探究他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到了一个深受思想危机折磨,直至临终前还在执著践行自己人生理想的托尔斯泰。  相似文献   

6.
莫斯科区扎戈尔斯克的玩具博物馆组织了一次称为“布拉蒂诺50年”展览会,其中包括190件展品,这些展品都是博物馆为庆祝阿列克谢·托尔斯泰的小说《小金钥匙》诞生50周年举办的竞赛,由国内各地和国外的个人及集体制作的。展品包括绘画和代表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玩偶,所用的材料有木头的、布的、纸板的、线的,等等。“布拉蒂诺50年”展览会获得极大成功,并非偶然。布拉蒂诺,这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是个欢快的木制男孩,长着个长长的鼻子,他在苏联是最受儿童欢迎的文学人物之一。50年前,阿列克谢·托尔斯泰根据卡  相似文献   

7.
伊万·屠格涅夫、保利娜·维亚尔多和玛丽亚·马利布朗友人协会在巴黎出版过一份名为《手册》的科技年刊。其中一期,刊登了一幅从未发表过的列夫·托尔斯泰的画像。画像由法国著名歌唱家保利娜·维亚尔多绘制,但未加任何评注。保利娜·维亚尔多同屠格涅夫是知己朋友。1857年3月,列夫·托尔斯泰同屠格涅夫在巴登巴登共同度过了一段时光,两位作家一起出席了保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1989年为穆索尔斯基年。音乐界庆祝他诞辰150周年。当代著名作曲家格奥尔吉·斯维里多夫说:“穆索尔斯基同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陀思妥耶夫斯基、伦勃朗一样,正走进具有良心的文明世界。”莫斯科大剧院恢复上演《霍万希那》。在克里姆林宫庄严的广场上,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把俄罗斯作为祖国历史的一部分再现给大家。1989年3月,在普斯科夫地区卡列沃村竖起作曲家的纪念碑。穆索尔斯基出生在那里,他非常喜爱那为他展现了绵延原野美妙景色的高山。  相似文献   

9.
詹姆斯·巴里爵士以其儿童文学名著《彼得·潘》而闻名于世。他的剧本《亲爱的布鲁特斯》和《妇人皆知》由英国广播公司在1987年6月和7月份的世界节目中播出。巴里1860年出生于苏格兰的基里谬尔,是弟兄姐妹10个中的一个,其中有好几个在未成年时夭折。巴里的父亲是个织工,他家境贫穷。尽管如此,巴里的母亲仍坚持认为巴里应该去学校读  相似文献   

10.
9月9日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诞辰。他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遗产,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每一点微小的了解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著名的文艺工作者谢缅·布克钦成功地发现了托尔斯泰的一位通信人,她现在居住在莫斯科?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文学名著《堂·吉诃德》,于1605年1月16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正式出版发行,并迅速成为当时最畅销的图书。400年来,《堂·吉诃德》在世界各国,以各种文字翻译印行了一千三百多版,其译本之多,仅次于《圣经》,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它的作者塞万提斯却鲜为人知,人们甚至弄不清他的出生日期,而他的传奇般的经历,更让人觉得好奇,急欲探究一番,今将一个真实的塞万提斯作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苦难的身世塞万提斯的全名是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1547年出生于马德里附近的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镇。确切的出生日期已不可考,有…  相似文献   

12.
几天之后,托尔斯泰在他最热烈的崇拜者钢琴家和作曲家亚历山大·戈尔靳魏依泽尔的陪同下光临奥列依斯。不知为什么托尔斯泰十分喜欢满头乱蓬蓬黑发的戈尔靳魏依泽尔,他曾多次来雅斯纳雅·波良纳作客,到加斯普拉已经是第二次了。托尔斯泰随意用俄语改变他的姓氏,有时叫他“灵巧的指头”,这会儿又特意把他拉到高尔基这儿来,好夸耀一下他高明的、有魅力的演奏。  相似文献   

13.
一个受尽歧视的孤儿,他长着一头黑色的头发,戴着眼镜,每年都到霍格瓦兹魔法和巫术学校学习。之后,他便有了一边串充满幻想的奇遇。这个男孩就是英国童话故事作家罗林笔下的《哈里·波物》系列故事的主人公哈里·波特。《哈里·波特》一出版便受到读者们的欢迎,其中不仅有孩子,还有许多成年人。哈里系列的第一部1997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发行后,随即风行世界,至今这套系列的前三部已经被翻译成31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售出了3000多万册。最近哈里系列的第四部《哈里·波特与魔幻炎杯》的出版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再次刮…  相似文献   

14.
合成性的长篇小说《全家》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令人感兴趣的文学实验的成果之一。威廉·迪安·豪威尔斯是这个“实验”的发起人。他想邀集12位著名的美国作家合著一部小说,每人写一章,每一章写一个人物。豪威尔斯当时是美国文坛上的领袖人物和著名的编辑,也是大多数美国重要作家的向导和朋友。他觉得他有把握邀集另外11位著名作家与他一起来写这本书。1906年春,他把这一计划告诉给很有才能的哈泼兄弟出版公司创办的《哈泼斯市场》杂志编辑伊丽莎白·乔丹。后者欣然响应并答应负责这项编辑工作。她向豪威尔斯提供了一份需要约请的撰稿者名单,其中包括亨利·詹姆斯。小说的每一章将在《市场》杂志上以连载的形  相似文献   

15.
1972年的冬天,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已经几乎完全崩溃了,此前的几个年头,他和父亲的几乎所有作品都被永远地封存在克里姆林宫苏联文化部那幽深冷漠的档案库中,从《安德烈·卢布耶夫》到《镜子》,一切体现人性美好和俄罗斯古典风情的尝试都被认定是反动和教条的,于是,他想到了波兰作家斯坦尼斯劳·莱姆(StanislawLam)的经典科幻小说《索拉里斯》,1972年,他当时的心情仿佛正是坠入了索拉里斯海洋,他想:或许文化部不会对一部科幻片吹毛求疵……但事实是他错了,塔可夫斯基从《索拉里斯》的审片会上得不到任何该片能通过电检的信号,如同电影中的宿…  相似文献   

16.
列夫·托尔斯泰十余载的创作生涯,为世人留下卷帙浩繁的文学遗产九十余卷。他以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为世界文坛增添了一位顶级文豪。此外,他还为后人留下不少优秀的中短篇小说、戏剧、政论等。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而相对鲜为人知的是托尔斯泰十分关心民众的教育,在图拉开办农民学校,为农民和孩子们写了几部语文方面的教科书,其材料都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民间创作,经托尔斯泰加工改写后写成的这些教科书成了俄罗斯人民喜爱的童话寓言作品。  相似文献   

17.
许多国家有规模的博物馆都以藏有马克·夏加尔的画作而自豪。他的彩色玻璃镶嵌画装饰着联合国大厦、法国兰斯大教堂,他的缪斯、人头马、跳舞的女人在巴黎歌剧院天花板上翩翩起舞,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墙壁由于其壁画《音乐之源》而成了珍贵的艺术物。这位蜚声世界画坛的艺术家在相关献里被归属为法国画家或俄罗斯画家,而其作品之声誉却远远越出了法俄国界,广为世人称道。夏加尔究竟是法国画家,还是俄罗斯画家,其风格怪异的作品表述了什么内涵而广受欢迎?值此画家诞生120周年之际,笔根据俄罗斯艺术理论家亚历山大·卡缅斯基的章《永不忘却……》和有关资料编写成下,读从中或能作出恰当的结论。[编按]  相似文献   

18.
1804年5月20日,斯摩棱斯克省的新斯帕斯科耶村子里,一只夜莺特别嘹亮的歌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就在这朝霞满天的时刻,贵族伊凡·尼古拉耶维奇·格林卡的家里生下一个婴儿——他就是未来的伟大作曲家米哈依尔·伊凡诺维奇·格林卡。格林卡的父亲的领地很象普希金在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描写的拉林家的庄园: 老爷的府邸幽深而清静, 府邸的前方是金色的田野, 开遍鲜花的草地色彩斑斓, 疏疏落落的村子依稀可见, 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牧放, 同拉林家的庄园一样,一个绿荫如盖的大花园和宅邸相连。  相似文献   

19.
在俄罗斯文学丛林中,列夫托尔斯泰是一株参天大树。这株大树之所以如此主干粗壮,枝叶繁茂,是因为其不仅仅植根于俄罗斯肥沃、广袤的大地,他还从辽阔的世界云空广泛吸纳了大量丰沛的其它文化养分,这是他能够向人类奉献巨大文学财富的重要资源。在这些精神养分中,有一脉来自中国,来自中国的伟大哲人——孔子。  相似文献   

20.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泰斗之一、被誉为“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并因其戏剧创作的成就而荣获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尤金·奥尼尔,一生阅历丰富,交游甚广。他和同时代的许多名人,尤其是文化艺术界的名人都有过交往。在和众多名人的关系中,最具戏剧性的是他与美国名记者约翰·里德和与英国电影巨星查理·卓别林之间的恩怨。约翰·里德(1887~1920)是美国诗人、政论家、记者。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赴欧洲担任战地记者。1917年在俄国目睹十月革命爆发,写成长篇报告文学《震撼世界的十日》,最早向全世界全面介绍了十月革命的来龙去脉,列宁亲自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