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击学生"是"打工经济"时代诞生的一个新的学生群体.因为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他们跟随着父母,辗转于天南地北的不同学校.他们的学习环境不稳定,每换一所新的学校,就形成一次心理波动.  相似文献   

2.
昭艳 《少年文摘》2013,(1):84-85
想着许诺日记本上的简单密码,想着班主任平日对我的夸奖,想着许诺不经意的莞尔一笑,我终于明白了他们的用心良苦。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好孩子,至少在我16岁之前。那年,我被进城打工的父母带到了城里。我知道父母的意思——他们不想也不希望唯一的儿子就这么在乡下学校荒废了前途,因为他们相信城里的教学水平和师资,更  相似文献   

3.
燕子姐姐: 我觉得生活很没意思。我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他们都 不管我了,都出去打工了,就让爷爷奶奶带我。看到别的 同学假日都有父母带着去玩,我又羡慕又难过。我不想念 书了,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都很孤独。我也想出去 打工,你说我到哪儿打工好呢?你能帮我联系一个做工的 地方吗? 湖北阳新县东春乡学诗小学 陈兴  相似文献   

4.
马雷军 《中国德育》2012,(16):60-60
问:我是一个寄宿制学校的校长,好多学生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了,他们很想让孩子在学校找到家的温暖,请问我们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5.
像我这个年龄的女同学,每天纠结的事情应该只有三件:钱不够花、又长胖了、成绩不好。一说到成绩,我就欲哭无泪,从小到大我的成绩一直都不好。同龄的小伙伴早就辍学外出打工了,而我的父母把我从这个学校拉扯到男一个学校。他们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让我顺利度过了12年的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6.
我很幸运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他们在我记事之前就已经在外打工了,几年才回来一次,可待不几天就又走了.每当我看见别人家的父母手牵着自己的孩子,一路说笑,一路旁若无人地漫步时,我总在想,为什么我的父母不能和我这样呢?  相似文献   

7.
《今日中学生》2009,(7):50-53
在别人眼里.我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永远只能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特别是我上了初中,父母外出打工,虽然远隔千里,但是他们也无微不至地遥控着我。在学校.也总是有老师把我管着。我知道父母的希望,我想努力学习,但是下课看见同学们去玩,我就会不由自主地跟在同学身后往外跑。我管不住自己,可是也不愿意成天有一双眼睛盯着我,那会让我很不自在。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可分为"代管留守儿童"和"隔代管留守儿童"两类.这些孩子由于缺少父母关爱和教育缺失,产生了困惑、孤独、焦虑、淡漠、自卑、失望等心理.此外,有的外出打工的父母,为了减轻家里老人的负担,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就读,一些在校寄宿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对集体生活不适应,又增加一重心理压力,对他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对这些孩子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便成了学校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一提到"留守学生",大家都知道他们缺少爱,所以要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但是我总羡慕那些留守学生,因为他们非常自由,没有父母管束干涉他们的生活,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也常常幻想着父母长年外出打工,这样,我就可以有自己的空间,也能自由.妈妈说: "不久,我们真的要外出打工,你以后要听外婆的话."  相似文献   

10.
王雅冰 《教育文汇》2013,(14):23-23
我曾在对口支教学校执教六年级思品课。这个班只有21名学生。开学不久,我就发现了这些学生身上的诸多缺点,尤其是没有感恩心。他们多来自农民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祖父母往往对他们疏于管教,加之农村的文化环境也不尽如人意,我们的老师在教育中方法可能不当,才导致这些孩子出现了这些毛病。  相似文献   

11.
我所在的工作单位是赫章县最为边远的村级小学,大部分儿童的家长外出打工,留下来照顾孩子的只有年老的爷爷奶奶。即使有少部分父母在家,他们大都是在家务农,年轻时缺少读书教育,因而他们忽视了孩子的教育,任其孩子发展,把孩子的教育都放在了学校的教育上。然而每一个孩子们不都是渴望父母的关爱,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流呢。在家,甚至在学校,他们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针对种种情况,作为长期在农村一线小学任教的的我们,不得不重视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这一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我执  沈建国 《高中生》2012,(19):10-11
昨天有个同学跑来找我,说他在学校里遭受别人太多的白眼,问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因为人们总是喜欢用各种条条框框来划分人群,所以我被划分在"外来务工子女"这一块,昨天跑来找我的那个同学也是。我的家乡有我可以上的高中,它们当然不能够跟大城市的相比,但也是正规的公办中学。然而,父母还是坚持把我带在身边。他们始终觉得一家人就是要生活在一起才像一家人。留守孩子的问题总是接二连三地被报道,母亲有时候会唏嘘:他们就像是被抛弃的孩子。我相信有很多外出打工时执意要把孩子带在身边的人,他们都是负责任的、热爱家庭、热爱孩子的父母。我们应该庆幸,父母在那么高强度的工作当中和辗转艰难的生活压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处山区,经济落后再加上农村多余劳动力,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其子女就成为"留守生","留守生"在学校已成为"社会现象"。部分外出打工父母的教育观念淡漠和社会不良风气,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对学习无所谓,这些孩子认为学习不重要,将来也能出去打工照样能挣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因为我校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好,每个学期开学初,都会有二三十个学生转入我校。转入的这些学生,我们称之为转学插班生。他们转学插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父母进城打工不得不从农村转来,有的是因为父母不再外出打工而不得不从外地转回来,还有的是因为不适应原来的学校或班级想换个环境。这些学生插入到不同的班  相似文献   

15.
陈燕 《下一代》2014,(3):24-24
正我们的学校座落在伏羲山的脚下,这是一所村小,只有7位教师,80多个孩子。我的孩子们,他们出生在穷山僻壤,贫瘠的土地养育了他们。他们的生存环境很差,但是他们善良至纯,他们也渴望美好的生活,渴望丰富多彩的童年。父母每天忙于生计,有的离开家,去遥远的地方打工,他们只能在梦里跟父母相聚。学校里,他们只有所谓的主课老师,没有音乐、美术老师。他们的童年缺失了嘹亮的歌声和描绘美丽幻想的  相似文献   

16.
程墨  郭凯 《教师》2014,(25):48-48
正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程墨实习生郭凯)"爸爸、妈妈没有忘记你!"近日,12岁留守少年孙飞通过视频与外出打工的父母"重逢"时,忍不住流下了泪水。"看到爸爸、妈妈我好激动,我一定会好好读书,以后让他们不用这么辛苦地外出打工!"孙飞说。让这些许久都没有见到父母的留守儿童,通过屏幕与亲人"见面",是"圆梦蒲公英——五峰少年游江城"公益夏  相似文献   

17.
在浙江省,因爸爸妈妈出门做生意或打工而留守在家的孩子已达26.3万人,这些孩子因此而多了一个名字——"留守儿童"。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温情,但在学校和社会的关爱下,他们重获欢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正>农村初中学生大部分属于留守的青少年,父母亲双双外出打工或经商赚钱,他们在父母那里只能得到物质的满足。农村初中学生还具有基础差、见识少、厌学等特点,甚至有部分学生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认为只要学会算算数就行了,所以他们来学校的目的不明确,自制力较差,整天虚度光阴,不认真学习。教育家乌申  相似文献   

19.
距离     
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叫"距离"的词,它可以让你拥有一种因它而产生的美好和进步。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的我,为了让自己多一些独立生活的能力,步入高中后选择了寄宿。之前在家的时候,我与父母发生摩擦在所难免:要么是他们认为我这里不对那里不好,要么是我认为他们的教育方法不适合我。头一次在学校寄宿度过一周的  相似文献   

20.
程周 《教育文汇》2012,(11):6-6
他在上岩教学点11年,教师、班主任、校长一肩挑,同时任三个年级七八门课,而且教得像模像样,各科成绩与全镇其他学校不相上下。过去,不少村民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山外的学校。几年后,他们又纷纷将孩子们接回来,连一些随打工父母在外省读书的孩子也回来了。2008年,镇中心校准备将他调到离家近一点的学校,村民们得知后联名写了挽留书,并按下红手印,硬是把他留了下来。他说:"这里的村民对我实在太好了,太看重老师了,我怎么舍得离开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