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类研发的运动干预方案对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小学生脑执行功能改善的有效性,进而为促进小学生脑执行功能健康发展提供可选择的精准运动干预方案。方法:依据运动干预改善小学生脑执行功能发展的多路径理论,针对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小学生脑执行功能发育特征,分别开发"趣味游戏+花样跳绳+花样跑步"(针对语困小学生)、"合作游戏+武术操+花样踢毽"(针对数困小学生)、"篮球"(针对双困小学生)运动干预方案,采用2(组别:实验组、对照组)×2(类型:学困小学生、普通小学生)×2(时间:前测、后测)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实验组实施10周的运动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育课内容,实验前、后采用脑执行功能测量工具全面评价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和普通小学生的脑执行功能。结果:(1)从脑执行功能发育特征上看:语困小学生的刷新功能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抑制、转换功能与普通小学生无显著性差异;数困小学生的抑制功能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刷新、转换功能与普通小学生无显著差异;双困小学生的抑制功能、刷新功能和转换功能水平均低于普通小学生,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2)从运动干预方案的有效性上看:"趣味游戏+花样跳绳+花样跑步"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语文学习困难和普通小学生的刷新功能;"合作游戏+武术操+花样踢毽"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数学学习困难和普通小学生的抑制功能;"篮球"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双困和普通小学生的抑制、刷新和转换功能。(3)从脑执行功能的改善效果上看:"趣味游戏+花样跳绳+花样跑步"方案对语文学习困难小学生刷新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合作游戏+武术操+花样踢毽"方案对数学学习困难小学生抑制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篮球"方案对双困小学生抑制、刷新和转换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结论:(1)语文学习困难小学生刷新功能发育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小学生抑制功能发育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双困小学生抑制、刷新、转换功能发育水平均低于普通小学生。(2)分类开发的运动干预方案能够针对性的、有效的改善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小学生的脑执行功能,且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实验探讨短时中等强度不同类型运动对小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作用,为运动促进小学生执行功能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研究对象与方法:选取四年级小学生160名,将学生随机分为短时中等强度不同类型运动组和对照组,其中有氧运动干预组40人,阻力运动干预组40人,灵敏运动干预组40人,对照组40人,采用E-primel.l系统测量被试实验前期-后期执行功能的抑制、刷新和转换三个子功能的变化。结果:(1)短时中等强度不同类型运动对执行功能整体的影响存在差异;(2)不同类型的运动对小学生执行功能的抑制功能存在显著性差异;(3)短时中等强度不同类型运动对小学生的刷新功能影响存在差异(4)短时中等强度不同类型运动对小学生的转换功能影响存在差异。结论:(1)短时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执行功能,对小学生执行功能起选择性的积极影响;(2)运动类型是运动对小学生执行功能起积极作用的影响因素;(3)短时中等强度不同类型运动对执行功能整体及其各个子功能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有氧运动相较于灵敏运动和阻力运动更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执行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湖北体育科技》2019,(6):514-518
目的对高二学生实施10周的五体球运动干预,探讨五体球运动对高中生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32名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7人(男生12人,女生5人),对照组15人(男生10人,女生5人),实验组进行10周中等强度五体球运动干预,对照组按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常规的体育教学。实验前后对所有被试的执行功能进行测量。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发现,五体球运动干预对高中生的整体执行功能以及刷新、转换功能具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五体球运动可以促进高中生执行功能的发展,对高中生刷新功能、转换功能的提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锻炼强度不高、锻炼密度不足、活动内容不合理等问题,依据中、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大课间活动组合的功能及作用,建立了6套运动健身干预方案,研究各套运动健身方案与提高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功效之间的关系。以吉林省体育特色校1 200名中、小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10周的运动健身干预方案教学实验。结果表明,6套干预方案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均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只有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强度和频率,增强活动内容的趣味性,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才能使中、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2 463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确定了5套运动干预方案,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实施10周的运动干预,结果发现,5套运动干预方案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揭示了不同运动方案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特点,为学校针对性、高效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选择的有效运动方案。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如何促进儿童执行功能发展,已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旨在探讨不同强度短时篮球运球训练对小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 为选用适宜体育运动改善小学生执行功能提供试验证据。方法:以扬州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篮球运球强度分为小强度组、中等强 度组、大强度组和对照组,使用Flanker任务、1-back任务、More-odd shifting任务全面评价1次30 min篮球运球训练干预试验前后小学生执行功能的 抑制、刷新和转换3个子功能的变化。结果:1次30 min不同强度篮球运球训练对小学生执行功能的效果不同。抑制功能:中等强度组>大强度组、 小强度组>对照组;刷新功能:中等强度组、大强度组>小强度组、对照组;转换功能:中等强度组>大强度组、对照组、小强度组。结论:1次30 min不同 强度篮球运球训练对小学生执行功能均有积极影响,但效果存在差异,中等强度篮球运球训练对小学生执行功能改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并诱发心血管事件,相对于传统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对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及时发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并干预措施对于早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控制CVD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动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干预方式,可以改善早期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进而降低CVD的发生率,在维护心血管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科学》2016,(6):94-101
目的:探讨11周运动干预对聋哑儿童执行控制及其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影响,并揭示运动干预影响聋哑儿童执行控制的神经机制,为阐明体育运动与聋哑儿童执行控制关系提供新的科学证据。方法:分别在扬州和泰州特殊教育学校筛查选取聋哑儿童共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行11周以中等强度、每周4次、每次30min的组合方案(花样跳绳+武术操+花样跑步)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干预,对照组在相同实验周期参加常规体育活动。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技术评价运动干预前、后聋哑儿童执行控制网络功能连接的改变;使用2-back任务测量运动干预前、后聋哑儿童执行控制的变化。结果:(1)11周运动干预能改善聋哑儿童执行控制行为表现;(2)11周运动干预使得聋哑儿童执行控制网络功能连接发生变化,右侧额下回与右侧小脑、右侧额下回与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额下回与左侧颞下回的功能连接显著减弱,左侧丘脑与左侧小脑的功能连接显著增强;(3)11周运动干预所致右侧额下回与右侧小脑功能连接减弱与执行控制行为表现改善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体育运动可改善聋哑儿童执行控制,其神经机制涉及右侧额下回与右侧小脑的功能连接减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运动疗法,探究运动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老年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观察运动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鞍山市长大医院康复科30例发病4-12周的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前后疗效对照,采用FMA运动功能量表和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评定,比较老年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均有显著提高,达到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目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号称“百慕大三角”、“特殊儿童之王”的自闭症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的病变所引起的综合症,集人际关系隔离、语言困难及行为障碍等于一身。对有关自闭症干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存在很多不足,试图通过实验对体育干预的效果进行检验。实验研究的设计:采用单因素组间多基线设计,将筛选好的8名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自变量:体育干预(体育游戏主要指动作模仿、感觉统合训练、按摩、远足旅行与一定量专项练习等);因变量:幼儿自闭症发展程度。结果表明,体育干预可以作为现行自闭症幼儿早期干预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了解苗鼓运动干预对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参考,同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传统体育传承。方法随机抽取吉首大学普通专业女大学生30名,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15人。除了体育课外,干预组进行65min/次、3次/周、共12周的苗鼓运动,对照组不进行额外运动。干预前后分别测试两组学生身体成分、心肺功能、柔韧性以及肌力等。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结果(1)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的FAT%由28.34%下降到23.43%,肌肉量由32.93kg增加到36.65kg,同时左右臂、躯干、左右腿肌肉量均显著增加(P<0.05);肺活量、最大摄氧量显著增加,安静时心率下降(P<0.05);上肢肩部、腰腹部柔韧性显著增加,下肢左右竖叉、横叉距离地面的距离减少(P<0.05);核心肌力由65.80s明显上升到92.93s,左右手握力、背力也均有所增加(P<0.05)。(2)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FAT%显著降低,安静时心率显著降低(P<0.05),而肌肉量、左右臂、躯干、左右腿肌肉量、肺活量和最大摄氧量则显著增加(P<0.05),上肢、腰腹、下肢左右竖叉、横叉对比均显著性提升(P<0.05);握力、背力、核心肌力显著性增强(P<0.05)。结论12周苗鼓运动可以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成分,提高心肺功能,增强柔韧性及肌力、肌耐力,对健康体适能有促进作用,苗鼓运动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锻炼与健身方式。  相似文献   

13.
师院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健身运动锻炼,制定以发展人体柔韧、耐力、力量、灵敏、速度、增重及全面素质为主要内容的7类(每类甲乙两套)共14套健身运动处方,并在大学课外活动中进行处方锻炼实验,探讨各类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制定的各类健身运动处方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大学生的心血管及肺功能,增进健康,而且不同的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身体素质、身体形态、机能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剖析大学生手机成瘾综合征症状,探究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综合征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1100名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与手机成瘾量表测试;通过将270名大学生手机成瘾者分成8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开展持续8周的运动干预实验;运用数理统计与分析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大学生手机成瘾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科学》2016,(6):110-116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初中生执行功能与学业成绩的影响,并采用路径分析方法探讨执行功能在体育锻炼与学业成绩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按照方便取样的原则选取扬州市某中学初二年级5个教学班共25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4个实验班和1个对照班,进行不同时间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的干预,实验干预持续8周。实验前后对所有被试的执行功能和学业成绩进行测量,执行功能测量采用E-prime系统在计算机上完成,学业成绩采用被试实验前后的两次期末考试的学业成绩。结果:(1)不同时间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初中生执行功能整体、抑制功能和转换功能具有显著影响,对刷新功能没有显著影响;(2)在45min体育锻炼中累积27±1.35min中等运动强度的初中生,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学业成绩均有提高且效果最好,但不同时间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初中生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学业成绩影响没有显著差异;(3)在45min体育锻炼中累积22.5±1.35min、27±1.35min中等运动强度的学生,执行功能的转换功能对学业成绩的间接效应具有显著性。结论:(1)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的累积时间达到20min以上对初中生抑制功能和转换功能的效益最为显著;(2)持续8周、每周3次、每次累积持续25min左右的中等运动强度体育锻炼对初中生学业成绩具有积极影响;(3)体育锻炼主要通过执行功能的转换功能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湖北体育科技》2015,(9):805-807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总结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干预的研究现状,针对不同心理疾病采用了不同的体育运动方式,对大学生常见的抑郁、急躁、易怒、强迫症状可以进行有氧体育运动,而对出现的焦虑、孤独、胆怯、运用群体性运动;其它神经衰弱、紧张自负、恐慌则采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总之,合理的运动可以有效的减少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